('\t曹操首次北伐失利,也促进了刘备在北方的威望。
原本顾虑刘备不能立足北方的世家豪强们,也纷纷派遣使者向刘备示好。
对于世家豪强而言,其实谁当皇帝并不重要,是汉或其他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跟着谁才能保住祖辈积累的家业。
对于示好的世家豪强,刘备也逐一安抚,但刘备也深知世家豪强兼并土地隐匿人口的危害,故而在安抚的同时也没忘记震慑。
如今战乱频频,民生本就艰难。
若还要容许世家豪强趁机兼并土地隐匿人口,即便今后扫灭了群雄,刘备也无法真正的匡扶汉室,反而还可能在推行诸项政策时或被阻扰或被曲解。
故而,刘备采纳了诸葛亮“乱世当用重典”的提议,趁着击退曹操的大胜之威,延续光武以来的度田令。
度田自光武之后,就成了常制,每年都要进行,各县邑道要于每年“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
“秋冬集课”即为: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
“上计”又称为“算人”或“案比”,按汉法,常以八月算人,算人即检查户口年纪、身体状况,防止诈老诈小,算人的同时也会清查土地。
原本这是个一项可以稳定时局的国策,但因世家豪强的壮大以及官吏腐败加剧,度田令也在诸县成了摆设,以至于到了王朝末期依旧出现了黄巾起义。
趁着乱世诸势力重新洗牌,也正是再复度田令的时机。
至于世家豪强的反抗,诸葛亮也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