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
卫觊,荀彧等人作揖恭拜。
“羊卿。”
刘牧抬眸问道:“武州,你们户部什么定论?”
“迁民补钱。”
羊衜斟酌道:“臣等皆以为,武州要筑城,更要驻军;规划十郡之后,便可迁徙百姓,由他们经营牧场,然后由人负责统购,或就地建设纺织工坊,皮裘工坊等等,籍此来聚集百姓,如此只需要二十年,或四十年,便可将整个武州化为繁盛之地!”
“先提章程。”
刘牧敲打着扶手,问道:“刨除营造司原本的技艺之外,从专利法推行以后,可有人在洛阳府衙登记造册?”
“有。”
卫觊苦笑道:“只是不尽如人意。”
“慢慢来。”
“推行工商,非是一朝一夕之事。”
刘牧淡淡道:“大汉朝报,分设天工年刊,从工部挑选技艺,以及创造之人进行刊发,切记不要泄密,只需要讲述创造之人的生平,更要书写其技艺能为大汉,能为百姓带来什么益处。”
“诺。”
刘洪起身作揖道。
“陛下。”
蔡邕进言道:“臣窃以为当别于朝报,在天工年刊上刊印图景,让人可以认出是何人能称为大匠。”
“难。”
刘洪蹙眉道:“刊印是难题。”
蔡邕淡笑道:“试试桐油墨,或者其他墨,亦可定下彩墨,分层次而印刷,来保证色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