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展开,字,算不得好字,这诗倒有几分可读性。</p>
莫老夫人道:“献女儿女婿的贺礼罢!”</p>
陈蘅带着荣国府侍女、侍从,有的代表着莫氏夫妇,有的代表陈蕴、陈葳,而她则代表自己。</p>
陈安献的五百年老山参,莫氏的佛经与一双亲手做的鞋,陈蕴的贺寿诗,陈葳预备的玉山,陈蘅送上的则是一幅百寿图。</p>
因是装裱好,被侍女缓缓展开,一个偌大的寿字周围,环饶着字体不同、写法各异的寿字,或行书、或小簪、或碑体,字体不同,却都如一株株的兰草兰花,有的初生,有的成长,有的盛放,姿态各异,似在阳光下成长,又似在雨露中摇曳,每一个寿字竟似活了一般。</p>
莫静之惊道:“寿字竟有这么多种写法,有这么多的字体,我以为兰书是一种书,却不想是一种兰花风骨?”</p>
陈蘅道:“兰书,是一种书,而这幅百寿图,是兰风,中央最大的寿字就是兰书兰风。”</p>
周围的众人早已是议论纷纷,这样的书法,足可以光耀古今,风格独特,写法独特,兰之神,兰之骨,兰的韵味,真真令人回味悠长。</p>
莫十一郎在那儿摩拳擦掌。</p>
“十一兄又控制不住了,这可是祖母的寿礼。你抢不得,上头可有蘅表妹的印鉴。”</p>
一位名儒走出人群,揖手道:“老太公、老夫人,能否让我等一饱眼福,共同欣赏揣摩一番。”</p>
莫老夫人很高兴,没有比自己的后人出息更让人欣慰。</p>
老太公道:“来人,将百寿图挂到墙上,供各位贵客鉴赏,将子孙们的字画都挂上吧。”</p>
莫恒之爱字画,他看到了那图,似着魔一般走到墙前,周围聚着江南的名仕、士子,个个摇头晃脑。</p>
“寿字有九十九种写法,其间自创了二十七种。”</p>
“据我所知,寿字只得七十二种。”</p>
能自创,就了不得,自创了书体能被人接纳,就更了不得。</p>
“这上头有两种我们前所未见的书体。”</p>
“是柳书,都城冯娥所创。”</p>
莫静之站在人群,不看三叔、四叔献礼,径直走了过来。</p>
有人想了一阵,没听说都城一带有个姓冯的世家,“冯娥是谁?”</p>
莫静之指着其间的柳书“寿”字,“这就是柳书,形如柳叶,骨如柳枝之韧。冯娥是我蘅表妹的闺中好友,此女并非士族,而是商贾之女,兰心慧质,行事磊落,是都城王氏书画会的成员。”</p>
世人一听是商贾女,不免有些惋惜,只占说是书画会成员,又多了几分好感。</p>
此女虽是商贾出身,能有此才华,定然有不不俗之处。</p>
莫恒之讷讷地问道:“这就是兰书?”</p>
“蘅表妹自创兰书,空灵孤傲,清雅婉丽,小字如兰花朵朵,大字如兰草一株、兰花一枝,让人回味悠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