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p>
少年望向陈蘅,这女子生得清丽,就是肤色微黑,可脖子以下白如雪,他听弟弟妹妹说,今儿家里来客人了,莫非就是她。</p>
陈蘅轻声道:“杜鹃,取礼物。”</p>
杜鹃捧过一个布包。</p>
陈蘅道:“出门匆忙,备了几身衣料,送给老先生做几身新裳。”</p>
这么大的包袱?</p>
二十九妻眼睛微闪,怕是好几块衣料了。</p>
陈蘅见他家日子不穷,屋中也拾掇得干净。</p>
当即带了玉二十七祖孙回县城。</p>
二十九妻道:“郡主远道而来,用过午食再走。”</p>
“趁着离晌午还早,早些回去。二位,告辞!”她点了一下头,“老先生,请!”</p>
既然此人能地下水道的设计有奇思,便是其间的高人。</p>
他能更好地将地下水排出城中,却又不让城中地下太过干燥,这就是本事。</p>
真正的高人藏在民间,亦在山野,慕容慬此话不虚。</p>
玉二十九夫妇与三个孩子目送着他们离去。</p>
最小的小娘子只得十来岁,是几个孩子里最小的,仰头问道:“阿耶,曾祖当官了吗?”</p>
“是啊,你曾祖当官了。”</p>
十二三岁的小郎嘟着嘴,“曾祖偏心,喜欢长兄,不喜我。”</p>
玉二十九看着妻子。</p>
妻子温顺地垂眸。</p>
大娘子道:“阿耶,曾祖这几年越发偏疼长兄,也不怪二弟心下不平。”</p>
“二郎,你的书若念得比大郎好,为父自是疼你。可你连祖传的技艺也不如大郎好,你让我说什么?”玉二十九很是不快,“下次,你再教唆二郎说这等话,我自找岳父说话,你可是大郎的亲姨母,你都不能视他如己出,外人如何看?”</p>
他一转身,拂袖而去。</p>
玉二娘子忙道:“阿耶,我会用石头雕小狗了,长姐说,小狗很漂亮,我取来给阿耶看。”</p>
原来,玉二十九的结发之妻,乃是邻村花家的大娘子,当年一场大病没了,留下玉三十这个孩子。玉二十七与花家长辈一商量,就让其妹花三娘子做了填房。</p>
花三娘子过门后,生了两女两子,只幼子病夭,膝下还有两女一子。</p>
有了自己的儿子,心思多了,即便是胞姐的骨血,也要分个亲疏出来。</p>
偏玉三十又最得玉二十七疼爱,处处捧着,更是将祖传的技艺手把手地教给他,这越发引得花三娘不满,觉得祖父偏心得厉害。</p>
她的三个孩子是最小的,农忙时节得下地干活,可玉三十只需在家读书、练手艺就可。</p>
玉大娘子见父亲气恼,轻斥道:“你说错话,累得阿娘被骂,下次可别乱说,你若读书好,心思又巧,曾祖怎会不传你技艺?”</p>
玉二郎咬了咬唇,恼道:“有什么了不起,这村里不会玉雕手艺的人多了,不也是好好儿地活着。”</p>
玉二娘子啐骂道:“没志气,他们能与我们家比。我们家才是玉氏的嫡房长孙,这镂雕、浮雕、阴阳双雕的技艺岂是旁人能学的。”</p>
玉二郎一扭头跑了。</p>
不学又如何?可阿娘与姐妹们都让他学。</p>
他最讨厌捧石头雕花样了,雕了那么多,又换不来吃,换不来穿,有什么用?</p>
陈蘅扶了玉二十七上牛车,自己亦与他并排坐在上面,继续说起县城的建造事。</p>
玉三十、杜鹃、韩姬跟着牛车而行。</p>
这一老一少,一问一答,倒是聊得颇得投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