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声长叹,萧望舒将人扶起,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交代。
“罢了,你且顾好自己。”
有风吹来,门框吱呀做响,天暗沉沉得紧压得人喘不过气,城中一片死寂,不知何时一片晶莹剔透的雪花划过天际,便刹不住闸似得,洋洋洒洒的遮盖了人的踪迹,有几只乌黑的鸦从远处飞来,停在县衙的房檐上唱着嘶哑的曲调,不知在叙说哪年的故事。
屋内烧着炭火,萧望舒俯身于案前处理着县衙内的公文。
“报!”
门外忽然传来侍卫慌乱的声音,下秒便见一个人跌跌撞撞地闯进屋里,还没等那人走到近前,却被屋内不知何时突然出现的暗用刀拦住了去路。
那人着实被吓了一跳,缓了下神看见刀刃,连忙跪下。
循声抬头,萧望舒眉毛都没皱一下,挥手让暗退下,只淡淡问道:
“何事?”
“回老爷的话!总兵大人派百夫长陶河安来传话,说城外五里有敌人来犯,请老爷前往城门共商抵御之策!”
那人跪在地上,头扎的极底。
深吸一口气,将毛笔放于案前,从案后走出,萧望舒沉声道:
“带路。”
那人连忙起,引着他往府外走去,还没到门口,边间府外已备好了马车,陶河安正焦急的来回踱步,见他来忙迎上来,嘴上还在交代着现在的情况。
“他们已在城外驻扎营地,估计要不了几个时辰就会打过来,李大人派往敌营的信使还未归来,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人数不下五万。另外黎城那边儿大人也传了消,可等朝廷的命令下来,怕是还要几日。”
大概了解了现在的情况萧望舒看了眼身后紧跟着的暗,暗便像是接受到什么命令利落的唤来了几只白鸽,将早就备好的纸塞入信鸽腿中放飞。
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陶河安紧跟着萧望舒进了马车。
作者有话说:
----------------------
第34章 兵临城下
灰色的天空压的人喘不过气,犹如绒毛般大小的雪花砸向大地,冰冷的空气吸入肺腑,带着铁锈般的寒意。
城门楼上,萧望舒同新上任的总兵李大人并肩而立,面色凝重地望着不远处已升起滚滚浓烟的敌营。
“报——!信使已归,前来求见!”
一位士兵疾驰而来,凛冽的寒风将他的声音刮得有些失真。
“快!带上来!”
那李大人嘴上催促。
很快,一名风尘仆仆,或许是因为这大雪而面色惨白嘴唇发紫的信使被带了上来。
“情况如何,那些南蜀蛮子怎么说?”
信使甚至来不及行礼,就被李总兵急声打断。
却没想到,那信使听到问话,便扑通一声结实跪下,声音带着颤道:
“总,总兵大人!那夷人首领说两国交好,如今南蜀有难中山自当相助 ……中山,中山需纳贡粮食千石。白银万两,另……另珠宝二十箱,美人数位 ,助南蜀度过寒冬。”
“王八犊子!放他爹的狗屁!欺人太甚!这他大爷的就是明抢!”
爆了句粗口,陶河安怒目圆睁,脸憋的通红,乌黑的胡子随着嘴巴上下抖动。
不只是他,李总兵也气的不轻,但他知道轻重,并未直接表现出来,反而压着怒气,看向了始终保持沉默的萧望舒。
“大人,您看这可如何是好?!”
“念月,城中粮草几何?城中百姓可安置妥当?”
没回李总兵的话,萧望舒转而问起了先一步赶来念月,不同于陶河安,念月了解的情况更为细致,她条理清晰,缓缓道:
“若省着些,军粮尚可支撑两月有余。至于百姓,自发现城外异动,便张贴了告示,城内戒严,只许出不许进,半个时辰前便封了城门,如今还留在城内的百姓,由陶姑娘带人去挨家挨户核查人口,组织青壮年、女眷组成了护卫队。”
“嗯,不错,”
点点头表示赞赏,萧望舒这才转过头对着李总兵开口道:
“先上报朝廷,只是他们来势汹汹,求助是假,想要开战是真,我们未必等得到陛下旨意,还是要早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