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改造儒家,独尊儒家(2 / 2)

【这些封到土地的人,构成了封建王朝的首批士族门阀。】

【他们大量的兼併土地,逃避税收,导致国家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国库空虚,国力衰退。】

【特別是在汉武帝时期,外部面临匈奴的侵扰,內部则有诸侯的隱患,整个帝国显得外强中乾。】

......

“嗯?”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不是挺好的吗,大秦的军队就是因此被称为虎狼之师。”

“如今的汉朝也因此武德充沛。”

刘邦喃喃自语,陷入一阵恍惚中。

汉承秦制,他没想到他的一些政策,给后代留下了这么多隱患。

身旁的吕雉轻轻出声。

“陛下,不必多虑。”

“如今大汉局势未稳,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还是可行之策。”

“只是,这封赏內容,还需再次商榷。税收问题,也需斟酌。”

“等局势稳定之后,重新制度政策即可。”

刘邦“嗯”了一声,同意吕雉说的话。

......

【在这种背景下,董仲舒提出了“限田制”,旨在遏制士族的扩张。】

【然而,无论是对抗士族、討伐匈奴还是清理诸侯,先决条件都是皇帝必须掌握绝对的权力。】

【归根结底,提倡“集权制”的法家才能帮皇帝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汉朝的建立初衷在於推翻崇尚法家的暴秦,这两者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面对这样的困境,汉朝选择了对儒家进行改造,並最终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

嬴政眯起了眼。

“外儒內法吗?”

汉朝也知道法家才能帮皇帝解决实际问题,可是为了避免走秦二世亡国的路,搞出来披著儒家皮的法家。

先秦的法制本是比较薄弱的,自商鞅提出“法治”后,秦朝的法制才开始逐步完善。

商鞅强调了人性本恶,因此主张通过法律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从而引导人们步入善良与有序的社会生活。

而儒家则认为人性本善,要施以“仁政”。

这两种理论就是对立的。

嬴政对此饶有兴趣,他也想看看汉朝能將儒家改造成什么样。

当然,他也意识到秦朝的律法比较严苛,他也在寻求解决之法。

......

【董仲舒对儒家的改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第一个是大一统的理念,出自儒家的《公羊春秋》,这为“外儒內法”的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个是天人感应的观念,它源於阴阳家的思想,这就通过神话皇权和孔子,进一步论证了帝王统治的合法性。】

【第三个是三纲五常的伦理体系,制定了一套“君为成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等级秩序。】

【除此之外,董仲舒还融合了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部分思想。】

【例如,他借鑑了道家对“有”与“无”的理解,进一步阐释了君臣之间的关係。同时,他也主张建立完善的律法制度。】

【可以说,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已经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產生了明显的偏离。】

最新小说: 华娱2001:叫我导演! 水滸开局在阳穀县当都头 我在修仙界趋吉避凶 人皇天帝 接管地府后,我成了诡异头子 修仙从吞金补阳法开始 从婴儿开始肝成道君 潜修十五年,开局一品绝巅! 中医:直播看病观众都慌了 疯癫1960:街溜子带偏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