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船队从北美,南美,土澳回归。
带回了诸多作物。
有很大可能在其中找到玉米和红薯这两个神级作物。
歷史上,这两样东西,要等百年后,哥伦布大航海抵达南美,才將玉米和红薯远播世界。
但如今,
大明的船队比哥伦布早上百年,
而且一开始带著的命令就是绘製航海图和搜集特殊作物。
要找到玉米和红薯应该不难。
作物多样性不仅能够增加產量,而且还能避免群体作物受灾受病。
至於【大力发展军队】。
大明徵战全球,其它可以少,军队绝对不能少。
至於扩大军队所带来的巨大財政支出......嗯.....全世界买单——跟老鹰学的。
以大明现在的实力,
不管大明境內发生什么事,天灾还是人祸,都可以全世界为大明买单,容错率极高。
这也是夏宇下一条——【確立大明货幣霸权地位】的做法原由。
世界各地的重要资源交易都只能由大明货幣结算。
这样就是逼著全球储备大明货幣。
这样一旦以后大明境內出现点什么天灾人祸。
大明就可以很快速的解决——印钱!
是的,就是印钱。
疯狂印钱发给百姓,至於所谓的通货膨胀,贬值之类的...由全世界给大明买单。
因为全球的重要物资都和大明幣掛鉤。
其它国家想要生存只能捏著鼻子分摊大明通货膨胀。
对其它人来说很噁心,但对大明来说很有用。
这就是后世流氓鹰的手段。
此举一旦成功,那么全世界都是大明的血包!
大明想倒都难了。
这一举措也算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朱元璋留下的一大堆经济难题。
老朱家的子孙就喜欢印大明宝钞,瞎搞经济。
印吧印吧。
货幣霸权一旦成立。
就算瞎印宝钞,也能比原本的大明经济跨的慢。
要是有聪明人出现,
有货幣霸权在,也能很快很容易的解决大明经济制度稀烂的问题。
至於后面的两条內容。
一个度量衡,和重要交易由大明文字书写契约。
也是为了巩固大明货幣的霸权地位,同时从文化衝击其它地区。
硬仗软仗都要打。
至於最后一条。
【疏通运河,编撰大典,新建北平城。】
大明经济上来了,自然要发展国內。
疏通运河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
而且夏宇已经想好,其主要劳动力是其它国家的军队。
他已经下令让郑和再下西洋,就瓦解对方的军队,带回大明。
军队都是青壮,带回大明自然不是白养他们,要干活的。
至於新建北平城......
若说大明今后最大的威胁,不是远处的北美,土澳之类。
而是近处和大明接壤的北方。
虽然北方被朱棣清理过很多遍,
扼杀了瓦剌和女真。
不过草原部落分分合合,一旦出现一个能力强大者,很快就能整合所有部落,成为一支强大的战斗力。
这种情况在歷史上轮迴上演过很多遍了。
不得不防。
仔细看了几遍自己的策略,
从民生,经济,文化到战事都写了。
满意的点点头,
將策略提交。
模擬之书沉寂良久,颤抖几下,开始出现新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