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争雄十六国 > 第122章 谢安让权

第122章 谢安让权(2 / 2)

谢安断然道,“谢石乃统兵大將,洛涧敌情和寿阳北军近况,他最是了解!

如何布防、何时进攻这些军机要务,朝廷不应擅加干预,以免误判敌情,使得前线將士军心不稳!”

司马道子冷哼一声:“谢公执掌中枢,谢石统兵在外,我朝军政要务,全仰仗於谢氏掌控!

就是不知,抗击北军一旦出现差池,谢公与谢石可担得起社稷安危之责!”

谢安脸色微变,会稽王这一番诛心之言,实在叫他有些无从辩解。

不管作何解释,淮南军权悉数掌握在谢氏手中,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陛下和朝廷对此本就敏感,偏偏这时,淮南腹地又闹出真假不明的“慕容垂领兵南下”之事。

会稽王和王国宝借题发挥,莫非是想.:::

群臣对司马道子一番话若寒蝉,谁也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东普朝廷向来有权臣独大,镇压诸公的传统。

从庾亮庾翼父子,到王导、王敦兄弟,再到桓温桓冲。

中书令王坦之死后,宰辅大权悉数收归谢安所有。

谢安有忠臣名士情节,不愿做个受人指摘的欺君权臣,愿意让渡权力,与桓冲保持和睦关係。

又恰逢符秦大举南征,沉重外部压力下,蝇营狗苟的东晋朝廷內部,非常勉强地整合到一块。

以眼下朝局,別的士族门阀,或许对谢安的宰辅地位构不成威胁,但会稽五司马道子却是个例外。

谢安推行温和执政路线,倡导团结各方共抗外敌,反倒让司马道子看到取权力的机会。

这番诛心之言,无疑是当眾指责谢氏权势过大,內政外军一手掌控,大司马桓温权压朝廷一幕即將重演!

司马曜也是心里一紧,桓温的气,他可不想再受第二次。

王国宝朗声道:“陛下!淮南战事事关江山安危,谢公年高,谢石大都督也年届六十,难免精力不济!

臣以为,应当请会稽王並录尚书事,为谢公分担辅政之责!

同时,遣人以督军御史身份赶赴洛涧,协助谢石抗击北军!”

司马道子忙站出来揖礼:“臣年幼,恐怕难当重任!”

谢安浑身一震,望向王国宝的目光里愤怒又无奈。

果然,他们假意把矛头对准谢石,实则真正自的是想分走自己手中宰辅之权。

谢安心里突然有些疲倦无力,这一次,他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

谢石统领大军在前线抗敌,绝对不能轻动。

那么只有他做出让步,会稽王一党才会罢休。

吏部尚书王恭本想出声反对,可见群臣鸦雀无声,心中恼火又无奈,也不敢轻易做出头鸟。

他也是太原王氏出身,更是司马曜的大舅子,和王国宝算起来还是同宗。

只可惜王皇后两年前病逝,而他和王国宝,也向来尿不到一个壶里....

司马曜微不可觉地点点头,让会稽王並录尚书事,分担宰辅职权,也符合他提振皇权的心思。

桓温这等尾大不掉的权臣,绝不能再出现第二个。

“不知谢卿意下如何?”司马曜问道。

谢安心中轻嘆,躬身道:“会稽王天资聪颖,又是宗室近臣,若能分担宰辅之重,陛下身边又多一臂助,可谓国之幸事!”

司马道子长眉斜挑,没想到这老儿倒是答应得爽快。

“既如此,命中书草詔,会稽王並录尚书事,与谢安一同辅政!”

群臣叩拜,阵阵山呼。

弱冠之龄的司马道子,成为了桓温之后,宗室对抗门阀的第一人。

“陛下,臣提议,由王国宝出任扬州司马,监淮南诸军事,代表陛下前往洛涧督战!”司马道子高声道。

司马曜看了眼谢安,见其没有反对之意,点点头道:“可!”

司马道子和王国宝相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今日,藉助殷仲文送来的消息,他们终於迈出掌权路上的第一步。

谢安跨出太极殿西堂时,一缕曦光从云层缝隙透出,落在他的身上。

天色已然微明。

他仍旧勉力维持著自己宰辅重臣、谢氏宗长的名士仪表气度,可內心深处涌出的疲惫和无力,却让他脚步异常沉重。

直至今日,他忽然明白了桓温的痛苦和为难。

权臣不易做,好似一块肥肉,无数饿狼眼馋,稍有不慎便是群起而攻之。

到了这个位子上,想要急流勇退何其困难,后退一步便是万劫不復。

也难怪桓温会向著那个位子一步步迈进。

既有贪慾渴望,也因身不由己。

或许是时候,该仔细考虑陈郡谢氏的未来了.:::

谢安双目凝视著天边云霞。

不知那子虚乌有的“慕容垂领兵五万南下”谣言,究竟是何人所出?

在此关键敏感时刻,此事或將深刻且永久地改变江东权力格局.....

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符秦魔下,能人异士何其之多啊....

最新小说: 拐个皇帝回现代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曾经逝去的年代 影视世界从小捨得开始 四合院:陷害我坐牢都別想好过 让你当收尸人,你直接解刨了前女友 我就是黑科技 东京女友图鑑 打贏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 什么,梦中的娘子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