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护秦神將王国宝
淝水东岸,谢石谢玄登上望楼,远眺西边寿阳城方向。
“北军开始渡河,看样子,符坚的確要撤军了!”
谢玄笑了起来,有种如释重负之感。
谢石並不意外:“劳师远征,除了打下寿阳再无建树,符坚再怎么不甘心,
也只能撤军!”
谢玄笑道:“若非坚荷融进退失当,致使北兵长期滯留寿阳,空耗粮草、
军心思归,即便有洛涧溃败在先,我军想在肥水一战退敌,却也不易做到!”
谢石露出一丝笑:“十余年来,荷坚东征西討未尝败绩,竟想凭藉百万兵眾一战灭亡普祚。
自满则败,自矜则愚,符秦该有此报应!
十年之內,想来北兵再无力南顾。”
谢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桓冲凭藉收復襄阳之功加封太尉,威望风头一时无两!
我军两战退敌,算起来与桓冲之功相差不多。
不如趁北兵回撤之际,出兵淮北夺下譙郡!”谢玄道。
谢石看他一眼:“幼度怎么也起了爭胜之心?”
谢玄道:“我担心桓氏凭战功再压我谢氏一头!
桓氏子弟,对安石叔父辅政向来不服气!
谢石摇头:“兄长说过,江东局势太乱,谢氏走到今日,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危机四伏!
摒弃爭胜之心,勤谨做事,才是保全宗族之道。
渡淮北上攻取譙郡的確可以尝试,却不是为了与桓氏比拼功劳,而是为江东安危考虑!”
谢玄满面惭愧:“是我浅薄了,多谢叔父教诲!”
方才还评价符坚符融骄矜自满,转过头落在自己身上,不也是犯了同样毛病?
谢玄自嘲一笑。
学会坦然面对胜败得失,才是人生必修之业啊譬如叔父谢安,熬死了大司马桓温,又熬死了王彪之、王坦之这些个老对手,终於成为辅臣独掌大权,谢氏一家独大。
如此人生得意之时,谢安却主动表奏,请桓豁桓冲接替桓温,继续出任江州刺史、荆州刺史两大要职,为朝廷镇守荆襄要地。
谢安主动退让,也换来桓冲好感,把扬州刺史之职让出来。
双方礼尚往来,一团和气。
若是桓温死后,谢安谋求让自家子弟出镇江陵、襄阳,从而激怒桓氏,今日江东局面,恐怕就是另外一番说法。
谢玄感慨,自己距离叔父谢安的境界,还差得远啊!
二人下瞭望楼,谢琰赶来,一脸怒气:“叔父!兄长!虏贼张蚝,把我军大帅旗立在渺水西岸,挑之意实在可恶!
不如遣刘牢之率军跨水击之,夺回大帅旗!”
谢石断然拒绝:“不可!秦军本就思归,此时正在北撤,若阻其归路,只恐形成哀兵之势!”
渺水一战,秦军损失惨重,晋军主力也折损不少,既然无法彻底击溃秦军,
谢石自然不愿再损耗兵力。
谢玄道:“张蚝挑畔只恐有诈,莫要理会就是了。
叔父与我商量,决定遣一军渡淮北上,避开秦军主力,直趋譙郡!”
谢琰一愣,大喜:“此计甚妙!若能攻略郡县收復失地,此次抗击秦军就算是大获全胜!”
当即,叔侄三人回到大帐调兵遣將。
过了会,王国宝不顾守卫阻拦,强闯入大帐。
“谢大都督,为何有兵马赶往八公山渡口?秦军不是撤了吗?还是有什么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