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赋閒在家
梁广隨天子乘舆回到长安时,已是建元二十年(384年)三月中旬。
去岁初春,东路军拔营开赴淮南。
来年仲春才回。
短短一载,好似换了人间。
符融所率大军刚入潼关,尚需半月才能悉数回京。
符坚还在洛阳时,便连下数道詔令,对并州普阳、河北鄴城、司州洛阳这三处天下重镇做出防务调整。
驃骑將军张蚝率五千羽林郎增成普阳,刚刚普升辅国將军的石越,率三千精锐氏兵增成邮城,归属长乐公符不调遣。
豫州刺史、镇军將军毛当增配四千兵马,协助平原公暉成卫洛阳。
张蚝病症初愈,连关中家门都来不及回一趟,又得率兵奔赴普阳。
他带走的五千羽林郎,也是南征时,跟隨符坚留守项县的一部分。
项县遭颖水冲毁,羽林郎不战自溃,成了丁零叛军刷战功、爆装备的对象。
原本一群半游牧、半农耕的乌合之眾,打完这一仗,突然便成了衣甲俱全、
军械齐备的正规军。
士气更是膨胀到极点,起事首战便击溃天子亲军,丁零人在中原大地迎来了高光时刻。
去年在长安单于台、护军府,声势浩大地举行徵募羽林郎活动。
三万羽林郎闪亮登场,关中父老为之喝彩,“生子当做羽林郎”成了市井童谣。
结果一场肥水决战、一场项县溃败,將这支新组建的宿卫军打回原形。
荷坚对其彻底失去信任,建制尚存的五千余羽林郎,全部交由张蚝带去并州成守。
其余数千之眾,打散充入各军。
羽林郎作为单列宿卫军番號,仅仅存在了一年。
南征大军败退而回,关中、长安一度家家素。
长安附近陵县军户、氏户眾多,哭豪声更是昼夜不息,哀声遍关中.
符坚身穿素衣,哭入太庙告罪祖先,下詔赦免天下州郡刑狱在押的斩首以下囚犯。
凡籍属关中的士伍,身死者免其家租赋丁役,直到本户名下再无男丁为止。
符坚尽散府库帑藏钱帛,对士伍子息孤幼者大加抚恤,使得关中百姓皆感念秦王仁义。
一番告罪、赦免、恩赏、抚恤的操作下来,关中各方对南征惨败的怨言愤怒消散不少。
接下来,就该考虑如何妥善安置七万余户、男女共计四十余万口的鲜卑族群当年西迁鲜卑入关,是为了充实关中人口,削弱关东鲜卑实力。
而今,隨著慕容垂东归,符坚意识到鲜卑人留在关中已成隱患。
稍有差池,关中便將陷入一场大动乱。
这个问题確实棘手。
鲜卑人迁入关中已有十余年,相当部分已经融入当地生活。
不可能一概强行迁走,更不能不管不问。
究竟该作何处置,符坚和权翼一想一个头大。
西迁鲜卑人自然是以慕容氏为首。
慕容氏在关中有两大首领,名义上是前燕末主、如今的大秦新兴侯、尚书郎慕容。
实则是冠军將军慕容垂。
慕容垂东归的消息还未彻底传开。
慕容倒是遵照坚吩咐,以发放抚恤、督察不法为名,前往鲜卑族群聚集的渭北池阳、北地郡、左冯翊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