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鄴城无援
鄴宫位於城北中央,是整座鄴城地势最高处。
文昌殿又是宫城朝会正殿,台基高逾十丈,站在殿前广场,可以向南俯瞰大半个邮城。
大秦齐王符不披甲佩刀,在几名亲卫簇拥下从大殿走出。
他两眼熬得通红,凌乱胡茬肆意生长,麵皮上褶皱横生。
才三十岁出头的他,歷经这大半年的围攻、反击,已是肉眼可见地苍老许多。
符不扶刀而立,眺望殿外广阔的宫城区域。
文昌殿正好坐落於中轴线上,正对著的广场东西两侧,殿宇阁堂林立,乃是一片官署区。
那里曾是燕国中书、门下二省以及尚书台所在。
也曾是齐王官署、关东军政机要核心所在。
如今,那片官署成了秦军营舍,安置伤兵百姓之处。
文昌殿西边的显阳殿,贮藏著为数不多的粮食草料。
东边的听政殿,堆放著积蓄多年的军械甲仗和钱帛金银。
文昌殿台基之下,一片平整宽阔的石板广场,半尺深的积水几乎將整片广场淹没。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去岁秋末,天气陡变,连日暴雨之下,鄴城北边的漳水暴涨,
慕容垂抓住时机,掘开河堤引水漫灌,数日內,偌大外城变作一片泽国。
外城夯土墙基遭河水浸泡冲毁,燕军趁势攻入外城。
不得已,不率眾退守宫城,继续和燕军战。
秦军甚至悬釜而炊,削松木以饲马,用尽一切办法抗击敌寇。
秋雨泛滥之初,不已经想到要防备燕军掘河淹城。
他派遣大將公孙希、宋从鄴西建春门突围,沿漳水南岸巡视,遭遇慕容垂亲自截击,大败而回。
燕军掘堤挖引水沟渠时,不再令左司马杨膺率军袭击,遇伏而回。
眼看燕军引水淹城之势无法阻止,不果断率领军民退守地势较高的宫城。
可漳水水势之大,近百年来也算罕见,淹城洪水一度冲入宫城,军民淹死、
冻死过万,户体绕城漂浮..:
两军泡在齐腰深的泥水里斯杀混战,燕军同样伤亡惨重。
入冬后水势退却,严寒隨之降临。
燕军粮草也算不上充裕,御寒冬衣更是严重短缺,兵卒冻死者眾多,通往鄴城的各条驛路上,输送粮草的夫役冻毙於道旁,尸体相连数十里.....
慕容垂的冬日进攻计划被迫搁置,从十一月起,双方进入休战对时期。
符不望著正南方升起一股股黑烟,心里猛地一紧。
那是燕军治铁炉全力运作的跡象。
为加强攻势,燕军在城中改建了数十座军器作坊,大量从关东各地徵发来的工匠日夜赶工。
转过二月天气回暖,新一轮猛攻將会袭来。
在冬衣储备上,秦军占据优势,毕竟经营多年,军械甲仗还算充盈。
可惜等到开春回暖,这点优势將会荡然无存。
燕军势大,又有越来越多的关东士族豪强归附燕国,私兵部曲一再徵发,从战爭潜力来说,燕军已稳居上风。
“大王!”
以左司马杨膺、內史姜让、齐王友寇遗、郎中令就为首的一眾僚属匆匆赶来。
符不见眾人神情晦暗,心里不由一沉:“可是刘库仁、翟真有消息传回?”
姜让嘆口气:“刘库仁徵发雁门、上古、代郡兵卒,共计步骑军五万,屯驻繁时,准备走飞狐陘入常山郡来救援鄴城。
不想前燕降臣慕舆文、慕舆常潜伏在刘库仁军中,二人早有叛逃降燕之意。
二人煽动郡兵哗乱,趁夜率部曲袭击刘库仁营帐..
现已確认,刘库仁伤重而亡,其弟刘誉接替东部大人之位,统领代北诸部。
三郡兵已全部退走,慕舆文、慕舆常二贼奔逃中山投慕容麟去了.:::,
符不面色铁青,双眼难掩失望,嘴唇懦半响说不出话。
此前,不传幽、冀、代北诸部,號召各地义士援救邮城。
刘库仁是第一个响应的代北诸部首领,
刘库仁家族世代为匈奴铁弗部首领,与占据河套的刘卫辰家族东西对立。
刘库仁还是拓跋什翼键外甥,拓跋舅祖父。
秦军灭代后,天王坚对其礼遇深重。
刘库仁知恩图报,尊大秦为宗主,四时进责不怠,尽心照顾拓跋母子,任內安抚代北诸部,不使部民骚扰并州边界。
半月前,不与刘库仁取得联络,刘库仁表態会亲自率军救援邮城。
当时,秦军將领公孙希在承营(河北定州东南)大破燕军,重振声势。
如果刘库仁能率军及时跨越太行入冀州参战,整个冀州北部的战局將有所扭转。
邮城的压力也会大大缓解。
谁料,刘库仁竟被前燕降臣暗杀,秦军反攻机会就此浪费。
其弟刘誉没有受过大秦恩惠,反倒对拓跋氏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