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姚兴:那些年,我在狱中做手工
长安直城门东侧,若卢狱。
这座石城监狱级別堪比廷尉狱,也属於中央监狱系统,隶属少府管辖,专门用作羈押將相大臣、宗室公卿,还兼有生產武器之责。
一处专司负责箭矢製造的作坊內,姚兴正在同几名狱友製作箭弩。
他把一根削好的樺木放在炉子上烘烤,加热后方便塑形,再用木锤轻轻敲打,
確保箭杆笔直有弹性,而后打磨光滑。
接著在箭桿头尾削出凹槽,方便安装尾羽和箭簇。
一枚枚铁箭簇嵌入箭桿头端,还要用鰾胶粘牢。
安装尾羽同样需要缠绕细线、刷胶固定。
一套流程结束,最后交给负责涂漆的人手,在箭杆上涂抹一层薄漆,防潮防蛀便於保存。
姚兴动作很是嫻熟,一个时辰就能製作三四十支箭,达到了弓弩作熟练工的水平。
大半年来,经姚兴手製作的箭矢,不下两三万支数,几乎是一日不得歇息。
姚兴坐在石墩上,面无表情地忙著手上活。
他双脚穿草鞋,脚踝上戴著铁銬,
铁銬上裹缠乾草。
儘管如此,他脚踝上仍旧留下一圈厚厚痂痕。
那是铁銬磨破皮,结痂长疤,还未癒合,再次磨破,反覆无数次留下的伤疤。
临近正午,狱吏通知用饭,姚兴放下箭杆和木锤,稍稍鬆了口气,捧著一只脏兮兮陶碗排队领取饭食。
只有一碗勉强能够裹腹的粟粥。
姚兴回到自己的“工位”,默默嗦著碗沿小口喝粥。
偌大作坊只有十余人,可见有资格进入若卢狱,参与箭弩製作的人並不多。
姚兴一碗粥喝完,意犹未尽地舔舔皸裂嘴唇。
粥食越来越稀淡了,意味著长安饥荒越发严重。
姚兴倒是不担心自己会饿死,只要苻宏没有下定决心与父亲开战,就会保证给他一口饭吃。
歇息片刻后,狱吏大声喝斥起来,命令囚犯们开始干活。
姚兴冷冷扫了眼那狱吏,拿起箭杆、木锤开始做活。
他胳膊上有一条深深鞭痕,正是拜那狱吏所赐。
他日兵临长安,定要让那贱吏尝尽天下酷刑.....
傍晚时,姚兴被带回牢房,往墙角草堆里一躺,浑身酸软动弹不得。
夜幕降临,寒气袭来,他冷得浑身直哆嗦,裹紧一条填充芦苇絮的破烂薄褥,牙关都在打颤。
牢房陷入幽暗,只有迴廊里悬掛的壁灯,散发出一丝昏黄光亮。
睡到半夜,牢门铁链一阵叮哐作响,两个狱卒前来更换恭桶。
过了会,听脚步声確认狱卒走远,廊道里无人,姚兴才钻出乾草堆,翻倒恭桶在底部一阵摸索。
恭桶底部边沿缝隙里,他抠出一团散发秽臭气的破布。
藉助廊道幽暗灯火,姚兴靠著牢房木槛,凑近布团努力看清楚上面字跡:“乞伏拒归,吕梁交兵,广入河东,丕走太原!”
他一连看了几遍,確认没有看错,闭上眼沉吟起来。
乞伏拒归,说的是自號秦王的乞伏国仁,拒绝归顺他的父亲姚萇。
乞伏部占据金城郡,乞伏国仁在勇士川(甘肃榆中)建都,时刻威胁天水、
南安。
正因为如此,姚羌部眾才不敢跨越陇山攻打关中。
后方不寧,一旦出兵,乞伏部必定来攻。
届时,如果关中战事进展不顺,姚氏將会陷入极大被动。
两月前,姚兴就接到消息,父亲姚萇正在积极爭取说降乞伏国仁。
当时姚兴就断定,这一招只怕难以奏效。
乞伏国仁仅仅占据半个金城郡,就迫不及待地僭號称王,可见其人野心不小,不会甘於屈从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