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平阳决策
晋阳秦军来得很快,一个大雪过后的响午,介休城北,黑压压的秦军方阵缓缓逼近,鼓角声在不同军阵间此起彼伏地响起。
赵鹿和王懿站在城头望去,旌旗密布如林,旗幅捲动如浪。
从鄔县、京陵等地运来的发石车、衝车正在加紧组装,石、弓弩、石脂瓦罐、云梯..::.夫役正在加紧搬运。
介休城上也没閒著,守军忙著清理城头积雪,把一桶桶烧开的滚水倾倒在夯土墙上,经过反覆浸透,藉助严寒天气,可以让土墙变得更加坚实。
几架新组装的弩机正在进行最后一轮调试,架在城头的火堆开始点燃,金汁和滚水交替著倒下城头。
几名军將各带百十名兵士进驻羊马城,他们將肩负保护城墙,不使敌军有机会攀附城头的重任。
他们也將是第一批接敌肉搏之人,全员重鎧执横直刀,皆是精挑细选的府兵精锐。
配合城头弓弩飞矢,对率先攻城的敌军形成立体打击,造成大量杀伤。
奔走於城头的多是辅兵夫役,正经府兵战兵一部分充作弓弩手进驻各处战棚、敌台,一部分还在城下列队,隨时准备支援城头,与登城敌军展开斯杀。
动员令早在平阳时就已经下达,全体府兵都很清楚,这一次作战御敌的目的和必要性。
大都督府下达的动员令,没有什么里胡哨的假大空之言,只是反覆强调一件事:如若战败,所有人都將失去现有的土地、房宅、家眷!
如果梁公败了,平阳、河东两郡施行的均田、府兵制度將会彻底瓦解。
府兵们將会失去土地、家小、部曲,运气好的打回原形重做军户,运气差的死在战场上,也就和今后发生的事没什么关係。
享受过府兵的优厚待遇,谁还会想做受尽白眼、地位低下的军户?
其余辅兵、夫役,也多是府兵们的部曲、民籍丁壮、百工杂户抽调,日子不见得有多富足,但有一条:多数人手里或多或少都有土地,且粮食充足,暂时不用为生计发愁。
最好的比较对象,无疑是隔壁一河之距的关中。
大量关中饥民迁入河东,也把两年来关中的惨状,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两郡士民眼里。
虽说饥荒的主因是乾旱造成的,可老百姓还是天然地联想到统治者身上。
饿死这么多人,朝廷却拿不出賑灾粮,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大秦江山处处漏风,到底还能不能行?
老氏们的国人待遇保障不了,怨言颇多,对符氏共主越发不满。
汉人小自耕农、军户、杂户本就是地位最低下,抗灾能力最差,生態最为脆弱的群体。
以往若是失去土地,还能靠著依附权贵豪强討生活。
两年乾旱下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根本养不活太多人口,朝廷又拿不出賑济之法,只能是自生自灭。
占据关中人口本位的两大群体,都对符氏统治者越发不满。
其余羌人、鲜卑、杂胡,对氏人统治者本就没多少归属感。
陇西郡公姚在天水风生水起,犹如一盏明灯,不断吸引著羌人归附。
十几万鲜卑民处於散居状態,分布在北洛河、新平郡一带,与河套刘卫辰部接壤。
这些鲜卑民名义上属於大秦人口,实则早已游离在朝廷治理之外。
如果长安朝廷足够强,一纸詔令就能让他们迁徙到指定地点,种地不行,充作牧民饲养牲畜总是可以的。
可惜以当前长安朝廷的形势来看,这些鲜卑民没有联合闹事已经算庆幸了。
余下的部分杂胡,有的投身行伍,有的充作工匠户,有的依附权贵豪强,绝大多数地位低下,挣扎在生存线上,更加无所谓统治者是谁。
隨著关中徙民越来越多,大家比较下来发现,还是梁公治下的生存环境要好一些。
单是得到严格贯彻执行的均由制度,对於大量底层汉胡民来说,吸引力不是一般的大。
府兵的存在,又为大量底层百姓提供军功路线的进身途径。
为了保住既得利益,平阳军上下必將眾志成城,协力抗敌。
“来了!”
城外战鼓突然急促起来,赵鹿凝目远眺,缓缓吐口一口白气。
远处积雪覆盖的旷野里,一支千余人的秦军正在快速逼近。
他们手持刀盾,明显是衝著羊马城里的守军而来。
要想攀附城头,只有先攻下羊马城,才能靠近城墙。
王懿挽弓,冷峻面容流露丝丝决然之色。
他已经给远在河东安邑的父兄留好书信,再没什么后顾之忧,唯死战尔!
呜鸣城外號角响起,裹著湿牛皮的衝车开始推进,一条尚未完工的壕沟,在半个时辰內就被秦军夫役填平。
当距离城墙三五十丈远的一辆发石车,將一块十几斤重的石砸上城头时,
预示著介休攻防战正式打响!
这座直面普阳秦军的前线堡垒,迎来了狂风暴雨般的摧击..:
急报送入平阳时,城里城外一切如常。
隨著新商税制度的落地,近两月来,平阳东西两市愈发热闹繁荣。
大都督府出台新税法,设置市易司加强市场管理,明確规范小商贾的市场秩序,保护民间合法交易,使得商贸往来愈发繁盛。
城市要想热闹,离不开商业发展,保护小商贩经营就是维护商业秩序的基本一些有条件的坊郭户,会把城外土地租给佃户耕种,自己在城里置地置宅做买卖。
不过为了维护农耕为本的地位,商贩若要持续入市经营,就得放弃原有的民籍身份,转为商籍,从此再也没有机会成为府兵,为官为吏自然也不太可能。
在生產力低下的年代,確保大量人口以农耕为主业,也是政权稳定的必要举措。
围绕商籍、商税、立法设计的一整套复杂制度,就是韦洵、崔、王买德三人半年来最大的成果之一。
不过今日,永安急报的到来,让大都督府上下都把目光再一次投向北方战场。
衙堂內,端坐主位的是郡国夫人符盈,慕容娥英独坐右首,韦洵三人坐在左侧。
符盈翻看军报,王买德作为军事营务的主要负责人,率先开口道:“晋阳秦军围攻介休已有七日,目前来看,战事虽然激烈,伤亡也颇多,好在城池安然无恙,秦军短时间內难以克城.....“
“汾西关、永安、鼠喉关三处关隘如何?”符盈问。
“稟夫人,皇甫毅、呼延愷驻防三关,按照原定计划依次设防,目前一切正常!
另外,屈突涛驻守洪安,昨日来报,发现小股敌军沿谷稷山道南进,意图进入平阳腹地进行袭扰。
屈突涛已调集兵將四处设防,只要敌军胆敢露面,定会第一时间集中兵力歼灭!
上党太守王亮正在攻打西沟关,前军副將支遣人来报,关城暂时无碍。
臣已调派一千五百新军,押解粮草赶往西沟关助战....
王买德事无巨细,简明扼要地匯报一番。
符盈頜首:“王司马办事细致,应对得当,这些防务重事,既然君侯交由你做主处置,你便可自行决断,然后再报於我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