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大臣一边,以尚书左僕射尹纬、尚书右僕射狄伯支、尚书右丞梁希、镇远將军杨难.....一干羌氏汉人为主。
尹纬、狄伯支都是天水豪族出身。
尹纬是正经汉人豪族,因为尹氏曾经出了个尹赤,算起来应该是尹纬的叔伯辈。
此人曾经是姚氏瀑头集团的重要成员,后来投降健,没几年又跳反投降姚襄,直接害死了符坚的宗室兄弟符產。
符坚即位,把尹氏一族驱逐出朝廷,严禁尹氏在大秦治下出仕,彻底断了尹氏谋求发展壮大的希望。
所以,尹氏一族也是姚身边最坚定的倒符派。
狄伯支的来歷稍显复杂,应该是世居羌地的羌族化汉人,与羌酋世代通婚,
歷经多代融合形成今日天水另一豪族狄氏。
原本时空里,天水狄氏一族进入北魏后仍不失富贵,甚至有了鲜卑化的姓氏或者名字“伏阿奴”。
狄伯支其中一位孙子狄恭,在北魏末年迁居太原,出仕东魏,后代仕北齐、
北周、隋。
百年后,狄恭五世孙里,出了个叫做狄仁杰的大唐宰相。
梁希乃是略阳氏酋梁氏偏支,杨难也是出身略阳氏族,算是仇池杨氏的偏支。
其余诸如羌豪王钦卢、天水汉人豪强焦世、南安庞演......一眾汉胡豪强率领各自部眾“带资入组”,才有了今日十余万兵马齐聚天水的浩大声势。
在政权架构设计上,姚和梁广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思路。
梁广是在符坚“为政之体,德化为先”的兼收並蓄思想主体上更进一步发展,强调汉文化为主体,以华夏文明做框架,容纳各族群相对平等地发展。
施行均田制,一方面是打压土族豪强,一方面也是给予各族百姓平等的经济地位。
创设府兵则是给予底层百姓,通过军功提升阶层地位的途径。
梁广走的是基层路线,爭取最广大各族民支持,倒逼士族豪强、坞堡帅让利让步。
姚则全然不同,在胡汉分治的基础上创立“营卢”,把羌胡汉人部眾编入军营,由宗室和豪族分领,形成“羌胡为基,汉人为辅”的政权结构。
此刻站在姚面前的一个个公卿臣子,也是大大小小的军事领主,营户既是民,也是兵,既耕田放牧,也行军打仗。
姚秦政权,现阶段实际上就是一个拥有部眾数十万的共主联盟。
同时,姚十分大方地对汉人大族委以重任,如尹纬、狄伯支皆是位居文官高位。
陇西土人有机会参与姚秦政权分享权力,自然对姚氏持拥护態度。
这种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短期內搭建起政权班底,迅速聚拢人心,欢迎各酋帅豪强带资进组,势力壮大非常迅猛。
坏处也不少,一旦政权得到巩固,內部开始分享利益,各种矛盾也將会更加激化。
而且发展势头遇到阻碍时,凝聚力也將会迅速下降,典型的顺风越打越猛,
逆风作鸟兽散。
这些隱患,姚不是不明白,只是当前的他,要想快速吞併关中掀翻符氏,
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