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北魏建號
改立国號的议题一经拋出,代国臣僚、诸部大人们神情各有不同。
张袞、燕凤、许谦这些幕僚臣神色平静,显然早有所知。
宗室里,诸如拓跋、拓跋仪、拓跋罗几位神色不变,显然也是提前知情。
事实上,拓跋掛就此事已经和他们商量过许多次。
最终拿定主意,才召集诸部大人商议。
长孙嵩、叔孙普洛等八部大人不在牛川,长孙道生、叔孙建这些年轻后辈就是诸部代表。
听到代王要改立国號,这些实力强大的部帅们纷纷露出不解之色。
代国如今的政体有些大杂烩,底色仍旧是以拓拔部为核心的部落联盟,除了传统的鲜卑八部以外,还融入了诸如长孙部、独孤部、庾部这些有匈奴血统的胡部。
拓跋在张袞等人建议下,改进传统的八部大人联席议事制度,仍然选出八位主要的部落大人进行册封,这些部大既是诸部酋长,也是代国政权的核心决策者。
八部大人的人选,却不一定从传统的鲜卑八部里诞生。
诸如长孙嵩、叔孙普洛、庾和辰这些部大,都不是传统的鲜卑八部出身。
只是发展至今,他们身后各自代表的部族逐渐壮大,实力已经超过传统的鲜卑八部,
也是构成代国的基石之一。
拓跋册封他们为八部大人,使得诸部人心大大稳定。
八部大人以外,有权参与决策的便是张袞、燕凤、许谦这一批幕僚臣。
他们大多出身於上谷郡、代郡、幽冀一带的汉人士族,学识丰富对天下局势颇为了解,也是代国里汉人土族的代表。
拓跋在长安留学多年,深受汉家文化薰陶,熟悉中原王朝政体,自掌权以后,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搭建更为高效且忠心的行政官僚体系。
只是八部大人的势力依旧庞大,改变权力结构这等要命事,就算他是代王,也做不到说改就改。
所以现在代国的权力组成有些奇怪,总体呈现部落大人联席议事+代王幕僚臣的权力结构。
外朝大人之一的王建说道:“敢问大王,为何突然要更改国號?”
拓跋道:“並非临时起意,此事孤已经考虑多时。”
拓跋看向张袞,后者对王建和一眾部大笑道:“大王更改国號主要是基於几点考虑。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一是刘显拥立拓跋窟础臂称代王,代国二主並立,若不更改国號彰显正统地位,时间久了恐怕会使得臣民们產生误会.....”
左部大人来初真莽声莽气地道:“刘显拥立拓跋窟咄称代王,就该及早发兵剿灭,免得这些叛臣贼子留在世上惑乱视听!
大王更改国號,倒像是怕了刘显”
拓跋警了他一眼,沉著脸不声。
来初真早年追隨他避居叱候山,也算是有创业之功,部族势力虽不大,还是被抬举为八部大人之一。
张袞捻须,不紧不慢地笑道:“左部大人此言差矣,大王更改国號,恰恰是为了区分偽逆,彰显大王作为代国正统的地位!”
来初真还要说话,拓跋淡淡道:“孤予你三万兵马,不知多久可破平城,擒住刘显、拓跋窟咄二逆?”
来初真一愣,涨红了脸:“平城墙垣高大险固,臣..::.没有把握攻破!”
拓跋狠狠瞪他眼:“你也知道平城不好打,那还说什么发兵剿灭的废话?
短期內若能擒住刘显和拓跋窟咄,孤又何必著急更改国號?何不等到诛杀逆臣,再明詔天下?”
来初真汕汕拱手:“大王息怒,是臣说错话了,考虑不周~”
拓跋硅脸色冷峻,深吸口气平復心情。
平城一日不破,他的脾气只会越来越暴躁。
一眾部大相互看看,既然大王想改,那就遂了大王的意,反正在他们看来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自身利益不受损就行。
王建又问道:“不知大王属意的新国號是?”
右司马许谦开口道:“这就是大王改国號的第二层用意。
代国之號,自古便是边疆政权,难以匹配新格局,也不符合正统之意..::
大王欲改国號为『大魏”,標榜正统的同时,也更加符合德运之论,此乃顺天应人之號.”
许谦摇头晃脑解释了一通,从魏国、代国的疆界区別,自古以来的正统地位之爭,再到五行德运之说,一刻不停地说了好一大通。
王建听得一愣一愣,长孙道生、叔孙建几位勉强能够听懂。
来初真几位文化有限的部大,完全是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