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当年的豪情壮志,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大周在阿兄带领下,一定会成为上承两汉、下启纪元的新王朝。
晋室虽然也曾拥有整个天下,可一统时间不过短短三十六年。
如今偏安江南的普室,还不配以天下共主之姿,对我梁周进行册封!
梁广隨手搁下喝完的酒盅,挪动了下身子,让身后凭几更加舒服些。
司马家这套搞册封的把戏已经演了很多年了,除了能让江南士族短暂获得精神胜利,再无別的作用。
每次册封完北胡君王,普室朝廷都会联合士族向庶民百姓宣传一波,好像“精神北伐”取得重大胜利一般!
梁广不吃这一套,更不打算配合司马曜、司马道子、王国宝一千人演戏,拿这件事大做文章哄骗江南百姓。
老子呕心沥血耗费数年打下的江山,凭何要你司马家来册封?
若非要完成和平禪让的政治作秀,走完延揽人心的最后一步,他连选的封国詔都可以不用等,直接自称大周天王,也基本不影响梁周政权建立。
在掌握绝对军事力量的情况下,政权合法性问题也无需考虑。
强权即合法。
吕光都能带著一支秦军攻略凉州自称天王,更何况他魔下军队几乎全是一手建立,又置於府兵体系下,摆脱部帅权贵控制,完全听命於他一人。
隱忍至今,也不过是为了让关中诸氏更容易接受。
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周王梁广感念符氏恩德,接受符氏詔册封国,而不擅杀符氏宗室一人。
在如今世道,这是一个很容易打动人的故事。
四方战乱的世道,仁义才更加难得。
慕容垂当年不容於前燕皇帝慕容、太傅慕容评,不得不举家逃亡投奔关中原因之一就是慕容垂看中了符坚有这份仁义和心胸。
当初慕容垂若投奔建康,今日之局面只怕又要改写。
且不论慕容垂之后的反叛行径,当年若无他倒戈相向,王景略灭燕不会进展如此神速。
慕容氏不会因为慕容垂出走而人心离散,举国陷入一片惶恐动盪。
称慕容垂是灭燕第一功臣也不为过,也是大秦快速吞併关东,彻底奠定北方一统的关键。
只可惜天王符坚没能看清掩盖在统一之下的族群矛盾和裂痕,又或是就算看清了也无力解决。
只能用南征灭普这个宏大命题,依赖於武力征服不断做大蛋糕,以此来维持国內统治。
天王究竟是怎么想的,梁广到现在也没能弄清楚,也没机会再去深究。
他在天王身边侍奉三年,跟隨天王完整走完南征之路,亲身经歷了大秦从鼎盛到衰颓,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总归是不少的。
这也算是摸著天王过河,为初生的梁周政权打下牢固根基。
梁广了眼坐立不安的褚爽、谢澹二人,笑道:“两位使者也无须紧张,我这一番话只针对司马家,並无敌视整个江南土族的意思!
当然,我也无意与贵国为敌....
褚爽勉强挤出一丝笑,周、晋尚未接壤,暂时也没有为敌的必要。
不过他心里知道,这种局面也许会很快打破。
隨著周国不断扩张,终有一日会成为晋室的心头之患。
昔日健接受三秦王册封前,建康朝廷也无人会想到,三十多年后,这个氏人政权差一点就要灭亡普室国祚..::
只可惜,以今日建康朝局,再无可能发动一场成规模的北伐。
谢玄已逝,找遍江东也找不出第二人堪当北伐统师。
何况北方经歷五年战乱,局势已经趋近於稳定,潼关以东,梁周和东西燕並立,滎阳、颖川之地还有个反覆横跳的翟魏。
如此局面下,朝廷北伐也很难取得进展。
不过梁广话里“只针对司马家”之言令褚爽有些费解,不太明白有何深意..,
他也不好得多问,涉及到普室皇族,稍有不慎回到建康只怕要遭难..:
褚爽余光警了眼谢澹,谢氏如今和会稽王走得太近,已经让士族群体颇为不满。
阳翟褚氏虽算不上高门,却也始终是士族一份子,屁股当然要坐在自身阶层一边。
司马道子揽权过重,危害的是全体士族的利益。
所以许多时候,褚爽面对谢澹时,也得多留几个心眼。
谢澹显然没有褚爽这些心思,他还在为梁广否认普室正统地位而愤愤不平。
如果普室不算正统,他们这些拥护司马家的士族又算什么?
拥护普室对抗北方胡虏,守住华夏正朔,是江南门阀政治里的最高级意识形態,也是普室政权存续至今的根本意义。
他祖父谢安,当年就是利用这份共识团结全体土族门阀,整合长江上下游防线,形成联动整体,最终在肥水成功击退秦军。
现在梁广一句话就否定了普室华夏正朔地位,把普室当作是天下割据势力的一员。
相当於从思想认知上,彻底否定普室政权存在的法理大义。
如果北方士民都接受了这套话术和认知,不再认为华夏正朔是偏安建康的普室,那么一旦再来一场统一大战,北方士民將不会再有任何心理负担!
谢澹缩在袖袍里的手死死紧,他虽然年轻,也缺乏为官经验,可出身决定了他的视野与寒素庶民不同。
梁广这番言论的危害性不容小,一旦传开形成统一共识,对於晋室而言將会面临巨大压力。
谢澹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梁广此人,当真是如魏武一流的奸雄啊....
二人神情反应落在梁广眼里,只是笑而不语。
很好,两位江南精英阶层代表还是有些头脑的,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
这世上,没人比他更清楚建康朝局今后的走向。
司马道子这小子,年纪比他还小两岁,心思全在权术斗爭上,晋室在他的治理下,大概率按照既定轨跡一步步滑落深渊。
江南变局已经迎来关键转折点,人心正是浮乱动盪之际。
否定普室正朔地位,瓦解江南士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就是加剧混乱的有力思想武器。
当年南征让他看清楚了,对付普室不能单凭外部武力,还得先想办法从其內部著手。
只要一部分士人不再坚守普室正朔信念,整个士族门阀的思想都会开始动摇。
这也算是消除南北思想隔阁,化解意识对抗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