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和会稽王为了达成结好梁周的目的,竟然主动帮忙宣传梁广的汉家身份?
这事儿若让梁广知晓,怕不得偷看乐?
“今日商討之事,任何人不许泄露分毫!
会稽王全权处置,务必从速办妥!”
司马曜威严地发表议事结束致辞。
一眾臣僚以司马道子为首,拜礼后陆续退出大殿。
司马曜却並未看急离开,耐心坐看等候。
过了会,尚书右僕射王珣绕了一圈又回来了。
“陛下...”
“元琳啊,会稽王想用王忱取代桓氏,你怎么看?”
王珣侍立在御座之侧,躬身道:“会稽王虽有相国之权,可若是江防兵权尽入其手,
权柄过重难免威胁陛下权威!
但荆襄兵权的確不適合由桓氏继续掌控,臣以为,可让会稽王放手去做,借其手打压桓氏,同时撤换徐、充二州刺史,將北府兵交由更值得信任之人!”
司马曜眼晴一亮,“元琳这是声东击西之计!甚妙!只是由谁接任司马恬,前往彭城坐镇为好?”
王珣略作思索,“丹阳尹王恭,可堪当重任!”
“王恭王孝伯!?”
司马曜嘘地站起身,“朕糊涂!怎把如此干臣给忘了?!”
司马曜负手在殿中来回疾走,在张贵人身上失去的脑子,此刻重新找了回来。
会稽王题荆襄兵权,就让他放手大胆地去打压桓氏,自己在背后支持他用王忱取代桓氏坐镇荆州。
桓氏要恨,只会去记恨好弟弟司马道子,和他有什么相干?
等荆襄事情落定,他再找机会使人弹劾司马恬,然后顺道手予以免职,另派丹阳尹王恭出镇徐州。
如此,便能实现同时从桓氏和会稽王手中收权的目的。
王忱有能力不错,可荆襄毕竟是桓氏巢穴,只能制衡桓氏,不太可能完全把荆襄兵权收归朝廷。
王恭是已故王皇后的兄长,他的前大舅子,相貌俊朗、高大威猛、文武俱佳。
最关键的是,王恭素来和会稽王、王国宝不和!
王恭同样出身太原王氏,和王国宝乃是同宗。
可二人间全无兄弟情谊,反倒是势同水火。
王恭出镇徐、充二州,都督江北淮北七州军事,想来要比司马恬可靠得多。
“哈哈哈~朕身边有元琳辅佐,再无忧矣!”
司马曜解决了一项心头难题,开怀大笑起来。
王珣忙正色道:“梁周崛起於关西,慕容鲜卑肆虐於关东,吴地大兴五斗米教,四方不靖纷乱不休,还需要陛下勤勉朝政才是..::”
司马曜大讚:“元琳真乃忠臣也!”
旋即他又想到些什么,“元琳之言倒是提醒了朕,方今天下局势纷乱,朕的確应该早作准备!”
王珣颇为欣慰,正要开口,便听司马曜兴冲冲地道:“元琳先回府去吧,朕这就去简静寺,寻寺主支妙音卜上一卦!”
当即,司马曜不再理会王珣,带上几个宦寺直奔建康宫北侧的简静寺而去。
王珣目瞪口呆,万没想到陛下所说的早作准备,竟然是去找比丘尼卜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