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整个答辩教室,
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推演公式,
和一些根本看不懂的步骤,
所有人心中油然而生了一个牛逼。
除了牛逼之外,再没有那个词能形容他们现在的心情。
不说那些凑热闹的围观学生,
光是核物理专业的答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内容都十分吃力,
用尽了本科四年所学的所有知识,勉强看懂了前面几步。
而台下的教授们,扶了扶脸上的眼眶,
和学生们不同,他们更多的是靠经验去看,
所以往往是完整的把推算全部看完之后,
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一些评判,
按照以往的经验和在核物理中积攒下来的认知,
他们往往能从完整的步骤中,看出来推算的目的是什么,过程大概是怎麽样的。
但这份经验在顾然这里也有点行不通了。
因为顾然的计算已经超出了核物理的范畴,甚至许多证明的过程,已经不是应用数学可以解决的东西了,抽象到让一些数学系的大手子都有些脸颊发麻。
“实际上从一开始的温度和电场强度入手,到引入波函数,再到波长λ范围内的积分量子化,加入磁场耦合项,到最后的非线性频散关系,其实整个过程已经写得非常详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