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头没过三年好日子,又开始摄政操劳国事+朝堂狗斗+培养儿子。这可不是后宫欢宜香麝香一丈红这种文斗啊。
秦汉女主干政的工作强度那可是正经的权谋狗斗,看看吕后,再看看《汉武帝》窦王的势力熬了多少集吧,这还是在黄老道学思想指导下的斗争烈度。
帝太后去世司马迁用的是“崩”而夏太后用的“薨”。
那是不是接着就要问,无缘无故为什么要编出来两个私生子?
因为要缝逻辑啊朋友。
嫪毐的官方造|反口径就是为了这俩孩子,这两个孩子为整个故事的逻辑线提供了重要作用,删掉一切都不成立了。但是旁证是没的。
退一万步说,真有这俩孩子又怎么样?
去看看宣太后那俩私生子有什么结局吗。么记载都没有,无人关心哈。
秦汉母系遗风逻辑下,这两个孩子要是真长成,首先对政治威胁几乎是没有的,要是机灵的话甚至还能收为助力,怎么你们爹被楚系害死了?长大后帮忙收拾楚系呗。嬴政能心大到把太后和老爹塞一窝里去,还容不下俩私生子吗?
【当然也可以说政哥也一视同仁地讨厌老爹,这我也是可以接受的哈,我这个人别的没什么就是百无禁忌。
所以“扑杀二子”桥段的唯一用处,是用来佐证嬴政残暴不仁,众叛亲离,残杀骨肉
【汉儒大概脑补出了一场嬴政破防的大戏
别注2:再补充一个小点。
十九年灭赵的时候,有这么一条,“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帝母太后崩。”
看清楚没有,政哥整死赵国旧都老朋友们中的介绍词“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不是和政哥本人啊。
然后赵国没了,同年太后也没了。
骨肉至亲,政治同担,权力斗争,再到国破家亡。这对母子是真的就挺[化了]
——
上章提到《秦谜》。
李开元先生的逻辑论证方式里面其实就有很多思维定势的地方,尤其涉及到赵姬等女性人物身上就表现得格外幽默。
比如赵姬在他笔下经常处于【商人吕不韦可以被随便送人安排姬妾】、【无视政令私藏国敌的赵国豪门出身】的贫富二元叠加态。他明明做的是史学推论,但是在赵姬身上却非常尊重《史记》,充分展现了“没有兴趣”的不求甚解是什么样子。
所以其实我真的蛮好奇,万一哪天赵姬的什么史学发现出土,然后发现帝太后本人原来和吕后宣后一桌的,那平婉墓志铭惨案岂非又要重演……
不过其实伴随近年来几处秦简出土,基本上儒生2000年来各种遮遮掩掩的底裤也差不多扯下来一大半了,每次看新简整理出来感觉都一大堆人发疯。
第90章 登月碰瓷
项目的前期筹备立项工作自然不是开一两个就能完成的, 所以孙晶的噩梦生活一时半会儿还得继续。
这期间,原著《风月传说》自然也不免有单靠几位史同人难以缝补弥合的一些漏洞,最终悲风画扇去拉了外援, 找来自己当年的教授充当历史顾问,新npc的加入为大家带来新的视野。
随着剧本基本成型,正式在官方备案通过后,《千秋》也进入到选角阶段。
综合考虑之后,最终拟定的剧本不打算拍长。
原著《风月传说》再怎么精细化改编,终究是一部以史同女自嗨为主要写作目的、玛丽苏女票文为指导思想的np文,修改掉原本一些穿越者开挂情节,缝补上新的逻辑后,初步拟定拍摄约30集, 从女主角朱岚(赵姬)在赵国邯郸的少年时代开始拍起, 一路拍到朱岚成为摄政太后, 还政退居幕后为止。
跨越年代较大,除了部分早死的(比如嬴异等),许多演员,尤其是一大堆女演员都需要斟酌是单独一人从小演到大, 还是拆分成几人饰演, 具体的合同、宣传、拍摄形成等更是千头万绪。
“…噩梦关卡之后, 还是噩梦关卡。”
编剧遂心率先顶不住了,拉着李雪亭主动举手投降,
“我一个搞戏剧编剧的,选角我俩就不参加了,反正我俩没什么人脉也没要求。”
“消息放出去之后收件箱就被报名表塞满了, 单独一个个看的话什么时候是个头。”
第一次当电视监制的方可以也双目无神, 她只是一个尚未完全病愈的小可怜, 为什么监制也会这么多事。
她去找靳茜的时候还被靳老板狠狠嘲笑了一通,然后,
“だが,断る (daga, kotowaru,但是我拒绝)。”
“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方,你也不想一辈子依赖我吧?”
方可以:小猫求求。
一个一米八五盘亮条顺的帅哥黑着眼圈、垂着眼尾、诚恳祈求的样子,确实也有几分楚楚动人的姿色。
但靳茜已经对方可以的不要脸行为习以为常,只当她又发gay了:
“我这边要忙着去海外谈合作,1-2个月回不来,还有,《葡萄》的项目也要冈本彩再谈。”
她拍拍方可以的头:
“别这样,被阿祖看到多不好。”
就算是徐祖年,也是会吃醋的呀。
求救失败,方可以生无可恋地躺成一滩:
“再让我待会儿,那边空气中都弥漫着焦虑绝望的气息。”
所以你就来老板办公室摸鱼了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