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大娘注意到还有个小孩,便随手拿了两个夹开的山核桃递过去:“娃儿拿去尝尝,今年新打的核桃。”
墩墩够不着,拍青石的动作更急了,青石谢过大娘,接过核桃开始抠核桃仁,给墩墩一半,自己吃一半,脆香的核桃仁带着嚼在嘴里十分爽,两人吃得美滋滋的。
文序伸手在几个布袋里捞了一下,把下面的山货也捞上来看,确定品质不错后,才开始问价格。
那个小姑娘一一报价:“黑木耳便宜些,二十文一斤,回家拿水泡开能吃好久,榛蘑要三十五文一斤,山核桃和榛子贵些,一斤要六十文。”
这个价格对普通百姓来说确实贵,但是东西确实值这个价,文序点了点头:“一共多少斤?我们都要了。”
“都,都要了?”小姑娘有些回不过神,大娘却眼疾手快开始称东西。
“全部都要的话,给您抹去零头,给个七十五两就行了。”
冯淮默默算完也掏了银子,青石帮忙把这些山货装乌榆身后的背篓里,梁峰还要抱着墩墩,再背几十斤的东西显然不合适。
他们包圆的举动引起了附近摊贩的注意,那些人也不主动吆喝,只是视线时不时扫过文序的脸,看到他身边站着几个男人后,又把视线转到收了银子的母女身上。
文序眼睫低垂,再抬起时平静如常,继续和那位大娘攀谈起来:“大娘,你夫君今天没来?”
一下把东西卖完,大娘很开心,文序跟她聊天,她爽快搭腔:“来了来了,刚才他和我儿子去买煤炭去了,待会给我们娘俩带吃的回来。”
“大叔常年都上山捡山货吗?”文序道,“我们家喜欢吃山货,这东西也养人,想经常给孩子补补,不知道能不能提前订货?”
大娘有些懵:“订货?这些都是山里找来的,不是家里种的。”
从来都是家里男人上山打了拿回来,她带着女儿在家把东西晒干保存,攒到大集的时候再一并带出来卖,有多少就卖多少,这怎么订?
文序解释道:“以后你们存下一批山货,就直接送到我家,也省了摆摊的事,我们每斤按比市价低一文钱的价格给,你看行不行?”
每斤低一文,攒的多的话那也有不少钱,可是租摊位也需要花钱,而且还不一定能全部卖完,大娘想了想,最终还是同意了。
“成,那郎君留个地址,一会我家那口子回来了我和他说。”
冯淮立刻从怀中掏出一本巴掌大的小册子,拿出一根炭笔写下地址,撕下来后递给大娘:“我们家就在五更街,顺着门牌号过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