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一个新时代,来临了
顺化王城,所有人都面露惊骇之色。
北郑南阮已经超过一百年没有大打了,即便上次莫子布闹出了荣市城风波,最后也是以双方互派使者解除误会而告终,没有发生战事。
张褔峦还在强装镇定,他环视了周围一眼,心中顿时大定。
还好,前几天听了阮褔的意见,把长德垒的该奇阮久法调回了顺化。
如今王城内的禁卫由自己亲信掌握,外城则由长德垒士兵把守,还算安全。
不多时,有人把黄五福沿途向广南各府县散布檄文呈了上来。
张褔峦只看到‘先去一褔峦,后除黠贼,实无他意。’顿时就气得一抽。
他觉得自己可冤了,若不是他尽力扶持,朝廷安能存在这么多年,早就因为入不敷出而崩散了。
气过之后,张褔峦装模作样的扑过来,在定王阮褔淳面前跪下,瞬间就老泪纵横了。
“主上,世人辱我谤我,皆因无知,唯有主上,应当知道臣的一片苦心和功劳啊!”
哭完之后,张褔峦就等着定王阮褔淳的宽慰了。
按照寻常的程序,肯定是这样的,定王虽然昏庸,但也知道他张褔峦的重要和厉害的。
不过这次,张褔峦等了半天,却始终没有等到定王阮褔淳的宽慰。
他有些疑惑的抬起头,却看见定王阮褔淳的神色非常奇怪,眼神还飘向了他的身后。
张褔峦大惊,顾不得礼仪赶紧爬了起来,然后就看见他身后站着的宗室阮褔,正在冲定王阮褔淳使眼色。
“狗贼,安敢背我!”一瞬间,张褔峦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怒喝一声,戟指阮褔。
阮褔肥肥的脸上,陡然冒出狠辣的神色与激动的红光。
“奸贼,你上欺国主,下害黎民,妄杀宗室大臣,惹得西山贼起事,北河郑军南下,今日就是你的死期了。”
怒吼声中,阮褔如同一头野猪般猛地撞向张褔峦,一下就把他撞翻在了地上。
倒地的张褔峦被摔得七荤八素,他也知道定王阮褔淳靠不住了。
于是他连滚带爬就要往屏风后面爬去,嘴里还在大喊:“宿卫何在,宿卫何在?”
阮褔则一个肥猪猛扑,就把张褔峦给压倒了身下,随后回头看着殿中群臣大喊:“诛杀奸贼,正在此时,你们还犹豫什么?”
这一句话,瞬间引爆了大殿,张褔峦心腹党羽蔡生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旁边的同僚一拳放翻。
随后不知道多少人拳脚齐上,蔡生惨叫几声,十几个呼吸间就打的脖颈折断,胸肋塌陷,被殴杀而死。
其余张褔峦党羽十余人拼命向殿门外跑去,但此时屋内的其他宗室官员都疯了。
特别是阮家的宗室,他们可被张褔峦给整惨了,追杀起来格外勇猛。
而此时,听到殿内动静的宿卫兵涌了过来,这些人平时没少受张褔峦的钱财供养,要是让他们进来就麻烦了。
就在这最危险的时刻,十一岁的王孙阮褔旸手持玉如意拦在殿门前,厉声大喝:“定王有教,诛杀逆贼张褔峦!”
众宿卫军面面相觑,有些拿不定主意。
阮褔旸毫不畏惧,再次大喝道:“国家恩养你们二百年,难道不知报效?愿听阮氏号令者,可袒右臂。”
看到阮褔旸大义凛然,宿卫军哪怕收了张褔峦好处,但也不再支持他了,纷纷袒露右臂站到了阮褔旸身边。
未几,城中的长德垒该奇阮久法接到信号立刻发动,数百灵溪边军闯进王宫来,将张褔峦及其党羽全部擒获。
随后,惊魂未定的阮褔淳颤抖着下令,命宗室阮褔掌握兵权,坐镇顺化外城。
另一位宗室阮褔捷出王宫,带兵查抄张褔峦及其党羽的宅邸。
一众大臣则开始紧急商议如何应对北郑大军南下,纷纷觉得黄五福以替广南清君侧为由,不如把张褔峦及其党羽绑送北郑军营,使其没有借口。
正月二十二,顺化广南使者把张褔峦及其党羽十三人,送到了北郑的军营。
声言张褔峦已被擒,要求北河郑军返回灵溪以北。
黄廷宝大失所望,鄙夷的看着张褔峦。
这所谓的一国权臣也太垃圾了吧,竟然没等他们兵临顺化,就被干翻,这下失去了进兵的借口,可不好办了。
黄五福则哈哈大笑,他当着广南使者的面对众将说道:
“广南人技穷矣,见我大兵赶到,未有半点抵抗之心,只存苟活之意,真乃天赐良机。”
广南使者听罢大惊,还要分辩,黄五福大手一挥,“把这些使者一并带下去与张褔峦关在一起。
体儿,你派人告诉阮王,张褔峦虽除,但西山军犹在,既然他不能止,那我黄五福愿与其会猎于顺化城下,替他剿灭贼寇。”
说罢,黄五福命令大军昼夜兼程,赶往顺化。
此时,北河郑军已经到了登昌县,距离顺化只有五十公里,两天内必到。
顺化朝廷已经完全失去了方寸,定王阮褔淳只能命令宗室阮褔捷,掌奇阮文政,刚刚立下大功的该奇阮久法三人为将。
倾尽顺化所有,连城中百姓都征发,得兵八千,前往顺化的最后一处防御地-拜答江,阻击北河郑军。
但是太迟了,广南阮军基本都是征发的百姓,军中只有千人算是正规军,行军速度实在太慢,他们刚刚赶拜答江,北河郑军先锋就已经赶到。
见广南阮军立足未稳,黄廷宝亲率千人抢渡拜答江,广南阮军士气低迷,毫无战心,几乎是一触而溃。
八千人被北河郑军杀死者仅有数十人,余者一哄而散,阮褔捷、阮久法等亡命逃回顺化,掌奇阮文政不知所踪。
而得到前线败报后,定王阮褔淳的速度那是一点都不慢,他带上了心腹宗室大臣,命阮褔捷、阮久法两人护卫,趁夜率三百余人,撒丫子就往顺安河口跑。
你问为什么他这么快,因为阮褔淳虽然治国可以称得上昏庸,但人可不傻。
他早就想好了退路,接受了罗阿爷的建议,坐船逃到南方,去嘉定。
罗阿爷表示,只要他愿意册封曾经的姐夫莫子布为嘉定镇守,明香人就会支持他。
对于因为西山军隔断南北,而无法准确获知嘉定消息的阮褔淳来说。
他虽然知道宗室烔阮褔潭已经死了,也知道莫子布有了自立的心思,但不知道宋褔洽也被我莫大将军杀了。
阮褔淳还以为到了嘉定,能掌握住宋褔洽的五营兵来坐稳位子呢。
而在张褔峦被绑缚到北河郑军军营稍后一点,西山军也拿下了青舍兵。
不过不是击败的,而是青舍兵打不下去了。
他们说是正营兵,但实际上是张褔峦的私兵,张褔峦一失势,他们现在占有的庄园和土地都无法保证。
顺化的定王顾不上他们,没有派人来招抚,于是这些青舍兵把心一横,干脆投向了阮文岳。
而随着青舍兵的归降,阮文岳和西山军终于鸟枪换炮。
因为青舍兵在张褔峦手里,并不能发挥出多大的能战力
张褔峦出身高门,养着青舍兵,也不过是存了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打手。
平日里纯靠田地和赏赐维系关系,军官也是溜须拍马张褔峦从而被提拔起来的,这样的管理,自然别想别人出死力。
但是到了阮文岳手中之后,青舍兵有了从龙之功的前途,阮文岳虽然抠搜,但表面功夫还是很会做的。
比起张褔峦,他更能让青舍兵发挥出应有的战力。
且这次阮文岳除了得到青舍兵以外,还得到了其余各兵一万多人,大量的刀枪火炮,实力迅速膨胀到了三万五千人以上。
在得知北河郑军也已经南下之后,阮文岳命人打出王孙军的旗号,声称自己是到顺化效忠王孙阮褔旸的,因此一路州县兵都望风而降。
等到阮文岳占领沱灢(岘港)后,已经膨胀到了四万人。
同时,北河郑军也赶到了顺化城外。
此时的顺化,随着定王阮褔淳的逃走,秩序已经完全失去,百姓逃散大半,城中如同鬼蜮。
阮褔淳出走时,已经将位子传给了侄子阮褔旸,自称太上国主,阮褔旸成了第十一代阮主。
眼见北河郑军到来,走投无路的阮褔旸与逃归的阮文政,宗室阮褔等人倾尽府库赏赐剩余的广南禁军,四千多人个个动员,牢牢占据着顺化的王城。
这王城自建立之初,就是为了作为最后堡垒而建立的,因此极为坚固。
黄五福遣黄廷体入城,见王城守卫严密,阮褔旸在城头答话应对得体,于是留下五百步骑看守王城,他亲率大军南下,去寻西山军了。
西元1772年3月4日,满清乾隆三十七年,二月初一。
北河郑军与西山军的前锋,在沱灢(岘港)以北二十里的和荣县锦沙村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