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就有出自富安朱氏,父祖四代人养马贩马的大马商朱文接、朱文晋兄弟前来投靠。他们常年走南闯北贩马,朱文接甚至去过广西和广东,能说汉、越、泰、高四种语言,为人豪爽大气,其弟朱文晋等人都是悍勇之辈。
朱文接向莫子布献上战马八十匹,挽马二百匹,精通养马、医马之人三十,能骑马作战的骑士五十人。
朱文接此人,历史上与杜清仁、武性并称嘉定三雄,三人分别为阮福映前中后三个阶段的顶梁柱。
其后,延庆府该奇黄奉良带其子黄奉德前来投靠。
这位目前十七岁的黄奉德,亦是越南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常年陪祀在越南的关公庙中。
因为他在历史上,面对阮惠和拉玛一世的高官厚禄毫不动心,上演过千里走单骑追随阮福映的经典戏码。
又过了几日,平康土豪杨氏也带着部曲数百,粮食两万石前来投靠,其余各地的武士、士子也纷纷来投。
莫子布在绥和府只呆了十天,得到了三十几位土豪的投靠,带着两千多勇士,五万多石粮食,战马一百五十匹前来参股。
同时,莫子布还得到了以黄庆明为首的士子二百余人,皆通经史知农桑,紧急时刻还能提刀砍人,莫子布把他们全部收揽,委任为了官吏。
而看到了绥和府‘群众’基础如此之好,莫子布干脆把这里当成了后勤基地,开始不停从嘉定往此处囤积粮草,准备应对接下来的以南扫北。
五月初十,莫子布亲率水陆步骑三万抵达了归仁府。
西山军的归仁府留守阮文侣,疯狂的向哥哥阮文岳派出求救的信使。
莫子布根本不予阻拦,就看着阮文侣派人求救。
甚至他都只是派出二三线队伍尝试攻打归仁,给阮文侣稍稍上一点强度,让他更加惊恐的去找阮文岳求救的同时,也错误估计莫子布军队的战力。
自古围点打援都是上等的计策,莫子布就围住归仁休养队伍,等着阮文岳率西山军主力前来。
以养精蓄锐的精兵,击西山军师老兵疲的回援之师,定然能轻松战胜。
而就算阮文岳连老婆孩子都不管,不回师,那莫子布也可以从容打下归仁,然后继续北上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
。。。。
升华府,西山军为了是否回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不过这个争吵不是两派争吵,而是九成九的人,跟阮文惠一人争吵。
眼见兄长固执己见,阮文惠苦苦劝道:“那莫五莫玄德素有贤名,又是明香人出身,听说还娶了暹罗公主。
如今在这天南,明香人与暹罗的潮人就是北人中的精华所在,莫五得此二势力支持,绝不可能只有万余兵马围困归仁。
他来的如此之快,恐怕是水陆并进,准备充足,枪炮无算。
现在围着归仁不打,定然是存了围点打援的心思,诱使我等南返,好以逸待劳。”
不得不说,阮文惠看的还是非常准的,不过此时的他,还略显稚嫩,能看穿军事的一面,但看不透人心。
听到阮文惠的分析,西山军其他将领没有领情,反而大声喧哗,因为他们的家人都在归仁。
最早参与起义的阮桩甚至直接对阮文惠大喊道:“我等追随你们兄弟起事,不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嘛,如今家人被围在归仁,怎能袖手旁观?”
阮桩有理由着急,因为他起事之前就是归仁大豪,父母妻妾儿女三十余人都在归仁,怎么可能不救。
阮文惠见事情紧急,请求与阮文岳单独讨论,但众将都盯着呢,阮文岳无法同意。
于是阮文惠把兄长阮文岳拉到角落,低声苦劝:“大哥,要成大事,哪能顾得了那么许多,大丈夫何患无妻,必要时,就是子女也能抛弃。
今日若回归仁,必至惨败,但留在升华,还有一搏之力。”
阮文岳举棋不定的问阮文惠,“若是不管,莫五攻占归仁后必然还要北上,到时候我们被夹在中间,还是必死无疑。”
阮文惠以为兄长动心,更加卖力的分析,“那莫五如此急着北上,我猜是定王已经到了嘉定,授命他北上的。
不然他不可能这么快得到平顺、平康、富安等地的豪门支持。
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此为借口,去跟黄五福谈判。
若是北河的靖王愿意接纳我们,让我们镇守广南,我们就愿意为之效力,抵抗莫五。”
说罢,阮文惠还斩钉截铁的说道:“我亲自去谈,北河人一定会同意的。”
阮文岳点了点头,觉得这是个出路,但是他不太愿意。
目前一仗没打,他就要带着几万兵去给人伏低做小,实在是有点难以‘弯腰’。
而且,阮文岳看了看营帐内的诸将,摇摇头对阮文惠说道:“没用的,就算你我兄弟可以不要妻儿子女,他们也不会干的。
再说莫五也未必如你所说的那么强,先南下吧,实在救不了归仁再说。”
阮文惠大急,还要再劝,阮文岳却把手一伸。
“我意已决,不要再劝了,不可能连敌人的面都未见到就不要归仁。”
阮文惠长叹一声,想了想不再争辩,“若是如此,请兄长给我一千精兵,我率他们先一步南下,为大军摸清情况。”
阮文岳这才露出一点笑容,“那就让阮明敏协助你,另外裴得宣也跟你一起回去,听说他妹妹范氏莲乃是著名的美人,以后就给我做弟妹吧。”
阮文惠听完,心中生起一股别样的滋味,他们兄弟之间,再也不是起事之前那样无话不说的一母同胞感情了。
兄长对他,已经跟对麾下将领,差不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