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怎么刚开始就要结束了
战争,有时候就是这么戏剧,本来是要阮文岳去攻坚的莫子布,最后却被迫去攻阮文岳的坚。
其实倒不是莫子布和他麾下的精英参谋军官们看不穿阮文岳的把戏,而是这种事情,只能信其有不能信其无。
不过好在虽然主动性上失去了一点优势,但这并不能弥补两军之间的巨大差距。
西山军是一支农民起义军,他们还处在连纲领都还经常改变的阶段。
虽然有四万人,但战兵也就一万人上下,各种火铳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千杆,大炮更是少得可怜。
而莫子布的兴唐军,是一支准近代部队。
且自建军的那一刻起,全军的目标就很明确,那就是打进东京城,拥戴莫子布取代后黎朝。
从装备来说,虽然莫子布的战兵也只有万人上下,但有足足一万杆新式燧发枪,火炮两百多门。
兵种方面,骑兵、掷弹兵、炮兵齐备,甚至还有总数大约两个连(两百人)的猎兵,也就是轻步兵。
双方几乎可以说拉开了代差,这并不是简单获得一个主动权就可以弥补的。
七月十五,下午五点,太阳开始落山,气温开始逐渐降低,适合战斗的时候到了。
莫子布命令嘉定镇总兵陈光耀率龙门、白马两个团向西进发。
唐山镇总兵瑞恩斯坦,率客家第一团与泰西义从团两个营向东前进。
莫子布自己则亲率主力八千人前出进攻安仁城。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西山军就是这么驻扎的,阮文岳自领大军在安仁城为中军。
西侧一个名叫仁海小镇,由阮桩镇守。
东侧西山军交通归仁城的什塔寺,由阮文岳的心腹潘文岁坐镇。
阮文岳就在归仁城头,看着远处枪炮阵阵,那是兴唐军在清扫归仁城外围西山军的据点。
他身边的护驾将军范彦举着望远镜四处找角度观看,“大将军,正面之军着红衣戴朱盔者不下三四千,南贼的主力当在我方。”
阮文岳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出城观察的斥候突然来报,向西进攻仁海阮桩的军队中,也有一二千红衣朱盔军。
不久,东面什塔寺的潘文岁也派人来回报,说有西番高帽军两千已经抵达什塔寺外,正在准备架炮攻击。
阮文岳闻言,很是懵逼了那么一会。
因为按照西山军对兴唐军的了解,兴唐军中的精锐,首推红衣朱盔军,再是西番高帽兵,余者都不能算精兵。
可是目前这么一看,正面就有三四千了,仁海镇去了两三千,什塔寺还有一千多,兴唐军有这么多精兵?
不过阮文岳也没什么好办法,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个中还夹杂着各种阴谋诡计,只能等战斗开始之后,才能分辨出真假。
如果他现在贸然决定支援哪一方,万一人家不过是假装精锐的佯攻,就等着伏击你派去的援军呢,那就要全盘皆休了。
所以必须综合来判断,根本没法先出手。
呼啸的炮弹,密集的朝着安仁城外西山军的据点砸去,从归仁的平原到安仁城,地势是呈微弱上升趋势的。
是以西山军就在这些地势较高的地方修了一些工事和营寨,层层叠叠用来护卫安仁城。
如果按照一般安南大军的匹配机制来说,西山军这些建在丘陵上,每寨有数百人,还挖了避炮壕沟的军寨,进攻方不极大的代价是打不进来的。
大多数时候,都是围住军寨,断绝粮草、饮水和外援之后,迫使其突围逃走。
但是到了兴唐军这,哪怕是最大的军寨,都没挺过一个小时,因为兴唐军有大量的臼炮。
雷阿虎呐喊着,带着身边的士兵们一起把一门炮口有大碗那么粗的臼炮,推到了前线。
军寨中的西山军看到他们的到来,立刻就紧张了起来,根本不管没到火铳的距离,就胡乱开火恐吓。
雷阿虎嘿嘿一笑,压根不理会,两个从法兰西招募来的奥地利炮兵开始观瞄,黄四郎则连踢带打的让随军民夫,赶紧将炮弹运送上来摆放好。
等到炮弹就位,大炮被牢固限定在了坑中,嘣的一声巨响,大口径臼炮中的石弹激射而出。
这枚石弹被打磨的极为圆润,它在空中继续旋转着,用一个极为完美的抛物线,轰的砸进了西山军的军寨中。
西山军确实有避炮的壕沟,但是这种按照旧有经验挖掘出来的壕沟,只能防直射的加农炮,不能防曲射的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