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272章 大明忠烈祠(二合一)

第272章 大明忠烈祠(二合一)(1 / 2)

第272章大明忠烈祠(二合一)

河仙,武定城,共和议会宫。

即便已经受全广南士庶拥戴三次,但莫子布的登位仪式,依然没有开始举办。

因为他要做,就要做到最像模像样。

先前为了拉拢人才,办了一次草台班子样的科举就够粗暴了,那么登位仪式,就不能马虎。

只有隆重的仪式,才能带给人以威严和重要的感觉。

而且,还有内部人心需要统一的问题。

议会宫中,等到八大长老,七十七议员都坐定之后,千等万等的莫子布终于出现了。

甫一入场,共和宫中立刻就是全员起立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因为莫子布这次穿的,就不是以前的亲王常服了,而是穿着大明亲王的冕服。

按大明律,亲王冕九旒,玄衣五章,纁裳四章,形制只是比帝王冕服在冕旒、衣服纹章上少一点。

不是内行人的话,看起来只会跟大明的帝王冠冕一模一样。

爆燃的掌声中,鄚天赐和陈大胜两人迎了上去。

鄚天赐手里捧着的,是一套绿袍。

陈大胜手里捧着的,是一个檀香木盒子,里面不知道是装着什么。

鄚天赐走到莫子布面前的时候,当着所有长老与议员的面,将这套精心保存,但已经有些破旧褪色的袍子展示给众人看。

原来这是一套青袍绣黄鹂的八品文官官服。

一向以强人自居,从不轻易显露神色的鄚天赐,此时却有些泪目。

“我儿。”鄚天赐看着莫子布,郑重的说道:“这套常服,乃是你的曾祖,大明雷州府徐闻县县丞莫公讳仕平的常服。

仕平公尽忠王事,为国姓爷大军提供军需、粮秣、民夫,协助官军作战,立功无数。

只恨大业未成,却被东虏侦之,仕平公苦战不得脱,莫家儿郎死伤殆尽,公亦血染袍服,归家数日就含恨而去。”

说着,鄚天赐指着这套官服上左肋边一处看着确实像是血迹的乌黑色说道:“此乃祖宗忠义之血也!”

河仙莫家的祖上是雷州半岛的大族,别看他的曾祖莫仕平有个生员功名,但实际上却是亦商亦盗的沿海走偏门大族。

莫子布只知道自己这位曾祖父大概是在永历十三年,也就是清顺治十六年,西元1660年左右战死的。

当时国姓成功正率军北伐围攻南京,而在广东沿海,接受明郑指挥的粤西大族和海盗们,也起兵万余攻击广东沿海清军策应明郑。

结果他们起兵的时候得到消息是国姓爷快要把南京给打下来了,但谁料到郑军又很快战败,策应广东的这些人自然也讨不了好。

莫仕平应该就是那时候战死的,只不过他战死的时候,莫子布的祖父莫玖也不过才五岁,是以事迹并不是很清楚。

但不管成败与否,顺治十三年都还坚持与东虏血战的人,绝对是英雄。

莫子布颤抖着手接过这套八品县丞官服,心里很清楚,这就是未来他北复中原、驱逐鞑虏的最大法理来源之一。

祖宗是不屈的英雄,子孙也当为矢志不渝的好汉。

‘当!’所有长老和议员敲响了他们的青铜小鼎,表示钦佩。

莫子布则赶紧将这套官服转交给后面的侍卫,对鄚天赐说道:“我当存此袍于家庙之中,日日提醒我牢记祖先血仇。”

在这个基本都是自己人的共和议会宫中,莫子布终于能说几句真心话了,这也是他一直不肯接受满清册封的最重要原因。

一个人,但凡还有半点良心,就绝对过不了心里那关。

除非乾隆现在宣布满汉一体,放弃金钱鼠尾和满清服饰,真正做一个汉人皇帝。

莫子布为了民族,或许会愿意跟他和解,不然绝不可能了。

“子布,这里的敕书和金印,乃是监国宁靖王赐给你外祖的。

这可是他一辈子最为珍视的东西,你四舅昔日最得他宠爱,都不敢乱碰。

当年忠贞公弥留之后,曾想将之带进坟茔之中,但最终还是没舍得,只说留给子孙做个念想,但我知道,他还是忘不了故乡。”

原来这里面装的,是东宁的宁靖王朱术桂给陈上川的高雷廉三镇总兵敕封书与总兵官金印。

“今日,七舅代表陈家,把册书和金印都交给你了,愿你.。”陈大胜说着突然停住了。

“不忘祖先遗志。”莫子布立刻补上了这句。

陈大胜哈哈大笑,将檀木盒子递到了莫子布的手中,屋内的明香人议员、侍卫们不约而同的欢呼了起来。

“兴唐继汉,不忘祖宗!”

“大将军当于天南再兴大明!”

其他脑袋上还有辫子的长老和议员们则稍微有些尴尬,但没有谁想退缩。

因为他们都已经与莫子布深度绑定了,也都坚信莫子布会干成一番大事。

而给他们信心的最大来源,就是河仙港外停泊的那支舰队。

这些人都是在波涛中纵横万里的人,自然知道以靖宁号为首的大海船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哪怕满清广东、福建水师倾巢而出也占不到丝毫便宜。

而且他们还能出海吗?每个见识过满清水师官兵的人都会摇摇头。

甚至闽粤沿海所有人都知道,出海一百里,那就不归大清朝管了,自立国以来,除了迫降东宁郑家以外,满清水师就没有远航的记录。

而从澎湖到台湾,还不足东宁到南洋的十分之一。

莫子布也在观察着场内所有人的表情,看到没有什么人面露难色与畏惧之后,心也放了下来。

这与他这几日分别找众人谈话后的判断,基本相同。

他手下这些人,已经从最开始单纯把莫子布当大腿,到以为他会接受满清册封在海外当王,可以追随。

现在终于逐渐进步到认为就算莫子布在南洋举旗闹事,满清也奈何不得他们的境界了。

这就叫做人心可用。

“大将军,我们愧对您的嘱托,没能把晋王殿下三公子的后裔带来,他们后人已经改姓段氏了,不肯再提旧事,只说让我把此剑带来。”

“此乃永历皇爷赐给晋王爷的尚方宝剑,段家人说他们已经不配留着了,愿赠给英雄!”

跪在莫子布面前献上宝剑的,是当年他在阿瓦城收揽的那些桂家人。

当初桂家人残存的首领吴岩乐表示李晋王第三子李嗣兴留在了滇南没走,愿意去帮莫子布将其后人寻找出来。

结果这一去就是两年多,直到最近汉艾栋才从老挝方向回来,原本的百余人也只有三十余人了,跟叫子一样。

他们自述在滇南寻找李晋王后裔的举动被清廷发现,加上清缅战争刚刚结束,滇南盘查的非常严,所以寻找的难度非常大。

等最后找到,别人却已经改姓段,在当地生活上百年。

族中唯一几个知道身份的耆老,不愿意再起事端,所以就把他们打发走了。

而在回来的路上,吴岩乐等觉得没办成事,无颜来见莫子布,又气又羞,加上旅途劳顿,竟然病死了。

说实话吧,莫子布已经有点怀疑他们的真假了,甚至他怀疑朱红珍和李嗣兴会不会是这些人编纂出来的人物。

或许他们一直都在撒谎,或许他们祖上是大西军的一员,但并不是什么大人物,却历史久远到他们自己也弄不太清楚了。

但另一个声音在告诉莫子布,从这些人的表现来看,又不像是完全在欺骗。

或许他们比自己更怕得不到承认吧。

算了!

想到这些,莫子布上前拿起宝剑,“晋王是咱汉家的英雄,我定当建庙祭祀之。”

说罢,莫子布高举宝剑,欢呼声再起。

实际上,三年前莫子布或许很需要大西军为他的活动提供正当性,但现在已经不是很需要了。

因为莫子布的实力,比他自己以为的增长的要快,满清也没有莫子布想象的那么强大。

更重要的是,莫子布这一系的法理,严格来说并不是来自永历政权和拥护永历的大西军。

他这一系的法理,实际上是来自东宁的最后一代监国宁靖王朱术桂,包括他曾祖莫仕平的官职和外公陈上川的官职,都是朱锦上报朱术桂后封的。

莫仕平和陈上川所代表的沿海小海商家族在接受了国姓爷令牌保护之后,实际上更应该看做明郑政权的外围。

。。。。

当日,在共和议会宫接受了拥戴之后,莫子布再次带着众人移驾武定城北的屏山山顶。

在这里,一座并不恢弘,但非常重要的庙宇已经建设完毕,这就是莫子布一直准备建设的大明忠烈祠。

忠烈祠正殿,正中供奉着一尊冕十二旒的高大神像,在他身旁,还有一尊小一些的冕九旒神像。不用说,这两人就是永历帝朱由榔和最后一代监国宁靖王朱术桂。

本来这是忠烈祠,所以肯定不能供奉永历皇帝这种帝王的,但莫子布现在为了统一人心,是以将永历帝和监国宁靖王朱术桂,都供奉了进来。

最新小说: 大佬破产后,被恶毒女配养富了 京港缠欢 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 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在吗?离个婚呗 同时穿越:吾儿皆有大帝之姿 我被校草男神攻略了 扒一扒那位自我攻略的老干部影帝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汉风烈烈起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