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兵出奠边府
五个月前,蒙天岗。
身材高壮,有金刚公之称的黄公质躺在病床上。
他蜷缩成一团,瘦的皮包骨头,唯一还有些神采的眼神,让他看上去更像是一具在燃烧生命之火的骷髅。
身边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安南历史上最彪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很快就要走向人生的终点了。
这个时空的黄公质是幸运的,因为他远房叔叔莫昭莫大王在顺州干掉了北郑的主力,使得郑主无力也无心像历史上那样来攻打蒙天岗。
所以他也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在五年多前就在焦急中病逝。
“去把吴将军请进来吧。”预感到自己快要不行的黄公质,对身边的亲族说道。
因为断断续续病了一年多的他突然感觉身上有力气了,病痛似乎完全消失,他甚至还想美美的吃一碗河粉。
疾病不会无缘无故的好,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很可能是回光返照了。
没过多大会,等吴文楚赶到正堂的时候,黄公质已经穿戴完毕,坐在了主位上。
在黄公质左侧,站着一员身材颀长的将领,此人乃是黄公质的妹夫,大将邓廷嘉。
邓廷嘉身边,还站着几个蒙天岗的土人酋首。
而在右面,则站着阮励求,阮陀求兄弟以及一大票跟着黄公质以及最早的阮有求、阮明芳等人起事的义军领袖。
这就是整个黄公质所部的权力组成,高平莫氏自己人和蒙天岗的土人,由他妹夫邓廷嘉统帅,算是心腹。
跟着黄公质从北河起事,然后一起跑到蒙天岗的北河草莽们,大多则与阮励求,阮陀求兄弟亲近。
“吴将军,我将要去见祖宗了。”黄公质看着吴文楚,突然低声说了这么一句。
吴文楚看着黄公质,脸上没有多少表情波动,“看来公爷终于考虑好了。”
说着,吴文楚实在忍不住对黄公质说道:“我主仁德大王乃是真仁主也,除了同宗之谊,吴某其实看不出来有如此的必要。”
这话有点没头没脑的,但却是吴文楚心中的疑惑,因为他确实搞不清楚莫子布为什么愿意给面前这人如此好的待遇。
在吴文楚看来,就蒙天岗这几千已经窘迫到这种地步的流民军,实在没必要待遇给的太好,因为他们根本毫无选择的余地。
嗯,吴文楚当然不知道,这黄公质不但是莫子布的远房族侄,在历史上黄公质死后,邓廷嘉、阮励求等护着他儿子黄公缵退往了中国。
满清把黄公缵安置到了新疆乌鲁木齐,黄氏子孙后来全部融入了汉人之中。
历史上阿古柏之乱时,黄氏子孙在大英雄徐学功的率领下组成汉民团,与阿古柏侵略军和叛乱的天龙人血战,战死数十人,诚为护国豪杰。
所以,除了宗亲关系和现实的考虑外,莫子布也愿意给黄公质等人的后人一个过好日子的机会。
而听到吴文楚这么说,黄公质也是沉默了片刻,随后他对着南面一拱手。
“听到吴将军此言,质始知叔父爱护之意,自今日起,蒙天岗上下,都听从吴将军指挥了。”
听到这话,吴文楚才把莫子布早就给他的敕书拿出来,“黄公质听教!”
黄公质赶紧在邓廷嘉的搀扶下,走下高高的王座,设香案,向南而拜。
“侄臣黄公质,跪听叔父兴唐继汉复山河仁德大王教敕!”
“思我先祖,从天兵入交趾,迄今三百年矣,此间沧海桑田,莫氏一族之心未变.,得知贤侄承祖先遗志,吾心甚慰.。
教敕:
黄公质为高平郡公,改蒙天岗为奠边府,收蒙天岗军建镇军奠边镇。
邓廷嘉为奠边镇副将,阮励求为醴泉州宣慰使,阮陀求为合肥州宣慰使,其余官将各有提拔。”
醴泉州和合肥州,都是蒙天岗下属的军州,呃,这些安南人取地名可真会偷懒。
黄公质跪下接了教敕,人已经非常累了,但喘气如牛的当口,他还是不放心的问道:
“我之将死,但儿女尚幼,奠边府十数万百姓,数千弟兄未来会如何,还请吴将军赐教。”
吴文楚点了点头,“公爷若有不幸,大王定然会让小公爷继承爵位。
我看大王的意思,有意将小公爷带在身边,并把高平这个莫氏的祖地,留给小公爷做食邑。
未来,公爷一族应该会改回莫姓,算是宗室的疏宗吧。”
黄公质听完,再次向南拜了三拜,感激涕零,“叔父大王,恩深似海,侄臣无以为报。”
黄公质的儿子黄公瓒今年只有九岁,他死之后肯定是掌握不住局面的,搞不好还有性命之忧。
如果莫子布能把黄公瓒带在身边,还有高平一府作为食邑,这不但性命无忧,还能与国同休,简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结局了。
而听到莫子布把黄公瓒安排走了,一直脸上神色不变的二号人物邓廷嘉,突然有些期待的看了吴文楚一眼。
“至于奠边府,这几年的话,镇守使自然要由下官来接任。”吴文楚看着黄公质说道,但随即眼神看向了邓廷嘉。
“但对下官来说,奠边府偏远,哪及得上东京城繁华。做一边境封疆,自然也不如在中枢坐镇。
是以,等平定北河之后,大王有意命邓将军接任奠边府镇守使,继续镇抚十州蛮夷,为国戍边,子孙若是能胜任,至少三代之内,无忧也。”邓廷嘉噗通一声就朝南跪下,脸上的喜色怎么也遮掩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