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下降,田价也下降之后,他们就养不活土地上那么多的佃户,这部分佃户,就可以下南洋了。
同时,士绅完全一体纳粮当差,把隐田也查出来之后,百姓的负担要轻松很多,那么他们才有钱出来消费,这市面上的经济才会活跃。
市面经济活跃了,才更会出现很多比买田收租更赚钱的行业,他们才会把窖藏出来的银子拿出来投资。”
莫子布这话,是深思熟虑很久的,虽然这是一个尽量避免自己国家资本在竞争之外的时代,但莫子布还是不愿走历史上英法的老路。
所谓的竞争之外,说白了就是大家的技术没有什么代差,产品也因单一导致雷同,所有人就只能往死里互相卷,尽量去压低成本,以求击败茫茫多的同类产品,把它们排除在竞争之外。
而往死里卷,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把人当人。
所以,在这个时代,才会出来伦敦小爱尔兰地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工人,几年时间就能因极度劳累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失去生命,以及资本家拉着大炮要工人加班,不然就把工人一炮打死的场景。
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其实可以称为血腥资本主义,主打的就是人远远不如牛马重要。
但此时中国的情况,还略有不同,因为比起英法,中国不但有海量的人口,广阔的国内市场,还有他们完全无法对抗的拳头产品。
所以用不着像英法那样把国内的最底层往死里面逼,而中国数千年漫长历史形成的文化,也不支持把国家完全变成人吃人的血腥资本主义。
中国的农夫看着温顺,但实际上非常喜欢反抗,也相对很有武德。比起欧洲和日本那种被骑士或者武士阶层压制的死死的农夫,完全不是一个类型。
而他莫子布是想要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又不是非得要对中国进行资本主义改革。
他甚至只需要把这个国家拉起来,哪怕只保持了一个沙俄的水准,就完全可以屹立不倒了
所以,完全没必要搞得那么极端。
给上上下下一点空间,大家遇事可以商量着来,岂不是更好!
不过,这一套理论,对于郑诗诗来说,那就太烧脑了,稀里糊涂之间,她都被莫子布给拔光了,郑诗诗也没想明白莫子布是想干什么。
。。。。
满清,北京,紫禁城,紫光阁。
一大票的满清高官,沉默的坐在屋内,屋内众人隐隐以六阿哥永瑢为首。
但当和珅将椅子搬到永瑢身边,几乎与他并排的时候,没人觉得有半点不对。
和珅扫视了屋内一眼,从临清州退的有多快,就可以看出这些人心中有多慌。
他们可没乾隆这样的胆量,也没乾隆这样的掌控力,所以当穆克登阿战败,江宁满城被攻克的消息传来后,这些人立刻簇拥着乾隆的车驾回到了北京城。
“六哥,老八那里回信了,他说陕甘之兵尚未练成,无法派兵到中原。”
乾隆的弟十一子永瑆见和珅也到了之后,就开始对永瑢抱怨了起来。
永瑢脸上闪过一丝怒气,老八就是被乾隆派到关中去的永璇,现在成了他,也就是老六永瑢最大的竞争对手。
“永璇这是看皇阿玛病了,就不听朝廷的命令了啊!
他去陕甘已经三年,据说王杰帮他弄了几百万两的银子,招募了五万大军,现在竟然让他出兵两万到洛阳,都不肯。”
屋内的人都没说话,因为永瑢是过继出去的,若不是和珅支持他,他的继位的正确性,是远不如永璇的。
而且永璇手里握着陕甘,还有五万大军,眼看就是剩下旗人中最大的一方势力了,这鹿死谁手,还未知呢。
永瑢发了一下怒,发现竟然没几个人附和自己,于是只能把眼神投向了和珅。
和珅眼珠转了一圈,他则把目光投向了福隆安和福康安兄弟俩。
历史上和珅与福康安在乾隆面前争宠,闹的很不愉快,但此时并没有发生,相反两人还有些惺惺相惜。
因为他们的权力来源都是乾隆,永瑢给不了他们像乾隆那样的支持,永璇也给不了。
他俩现在是最想乾隆活着的人,特别是福康安。
“六阿哥,此时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说不定八阿哥确实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呢。”
听到福康安出来打圆场,永瑢也立刻就坡下驴了,“那依致斋你看,老八不愿意出兵,咱们该怎么守住这半壁江山呢?”
福康安长吸了一口气,“如今我大清,有钱有人有地,唯缺枪炮和练兵的时间。若要赢得这个空隙,除了派人去与泰西的英吉利等国接触以外,还应该。”
福康安话没说完,山东巡抚国泰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信赶到了,众人围过去一看,顿时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这莫贼是在作死啊!”一直装沉稳的和珅都忍不住出声了。
“他竟然把衙门的杂税都给摊到正税中来了,这下天下的汉臣都该死心了,知道我大清才是愿意跟他们共天下的了吧。”
“实在太大胆了!”福康安也兴奋了起来,“六阿哥,和大人,咱们上奏陛下,准许各地汉臣办团练吧。”
和珅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狠辣的表情,“不仅要办团练,还要告诉天下汉人,只要有团练的地方,交足了朝廷的地丁银后,剩下的,都是他们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