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乌本来准备的非常充分,结果被郑信几句话就给怼的哑口无言。他只能放弃与郑信对线,而是转身来着身后的泰人农奴们,继续大声用华人奴役他们制造对立和矛盾。
“大王,臣请发炮,轰毙乃乌!”一个华人火炮长对着郑信说道。
穿着金甲的乃乌距离城头大炮只有四五百米,他觉得有把握可以一炮就把他干翻。
郑信迟疑了一下,竟然摇了摇头,“他们都是被乃乌蛊惑的,若我此时杀了乃乌,岂不是证明乃乌说的都是真的。
吾要去请城内大师出面,让他们去告诉城外被挟裹的百姓,吾是暹罗之王,绝非乃乌口中所言,只管华人的外人。”
火炮长目瞪口呆,大惊失色,哪有叛乱没有平定就讲道理的,这应该先一炮干死乃乌,把这些乱民控制住,然后再讲道理啊!
可是他官小位卑,还没开口说话,郑信已经在近卫的簇拥下离开了。
。。。。
黎明寺中,事情却不像郑信想的那么顺利,因为这些年为了在泰人中进一步提高声望,特别是郑信希望用宗教来同化下缅甸的缅人。
他一直宣称自己是未来佛在这个世界的投影,甚至还说他的血液不同于普通人,是白色的。
虽然还没有强迫泰国各大寺庙的僧人承认他的神格,但拉拢和胁迫是做了一些的。
暹罗和缅甸,或者说除了安南以外的整个南洋,宗教从来都是普通人生活的第一件大事,有时候比吃饭都重要。
这些南洋的宗教势力虽然做不到神在王上,但是有很大权力了,他们怎么可能愿意出现一个现世神压在他们头上。
于是,这些被郑信认为是没问题的大和尚一出城,就把郑信给卖了,他们对乃乌说道:
“郑昭以为可以用佛陀来安抚你们,那不如你们要求郑昭削发剃度到因陀罗摩寺三个月,让众大臣组成摄政,你们就愿意散去。”
乃乌一下就懂了,因陀罗摩寺在吞武里外城,还要渡过一条人工大运河才可以到达,只要郑信去了因陀罗摩寺,那就可以把他与权力隔开,这样郑信就完蛋了。
等到黎明寺的秃驴回来报告后,听到有黎明寺和因陀罗摩寺的高僧们集体担保,郑信竟然同意了。
这位暹罗国王的头脑已经完全被旧有模式途径给占据,大奇王妃的死和这些年政策的失败,也让他确实产生了大量的自我怀疑。
因此郑信不顾郑敏成,披耶披猜等汉泰大臣的苦劝,坚持认城外乱民是被蛊惑的。
他带领泰人驱逐缅人,还占据缅人故地,建立了一个大大的暹罗王朝,是纳黎萱大王那样伟大的国王,只要解释清楚了,乱民一定不会继续拥戴他的。
你要说这错没错呢,还真不算太错,因为郑信确实很有声望,赶走缅人,甚至奴役缅人,这都是他的功绩。
此时的暹罗国内四百万人,如果要做一个划分的话,敬仰郑信,忠于郑信的,肯定要占大部分。
但肯定不包括城外这二十几万人啊!
他们中的主力都是阿瑜陀耶城挖宝的,深受潮州商行奴役和压迫的苦楚,原本那点恩情,早就在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中,被消磨的差不多了。
看着一群大臣苦劝,郑信还是要坚持己见,国相郑敏成反而不劝了。
他看着郑信退到后宫去后,立刻就拉住父系纳真出身的披耶碧武里和昭披耶叻武里说道:
“王上太较真了,他伤痛于大奇王妃之死,又太过骄矜,这可能要出大事。
咱们可不能让王上有事,不然雷霆之怒轰下来,咱们全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披耶碧武里姓陈,虽然家族来到暹罗很多代了,但仍然是父系纳真,且他是郑敏成的妹夫,不然郑敏成家担任了四代的披耶碧武里肯定轮不到他。
而披耶叻武里,实际上就是昔日洛坤王家的王闰之,莫子布到暹罗的第一仗,就是解救了洛坤王家,他更是莫子布一手扶上位的。
郑敏成就更不用说了,他昔年直接就是莫子布在暹罗时,派系中仅次于莫子布的二号人物。
披耶碧武里和王闰之都点了点头,他俩都知道郑敏成这话的意思。
骄矜说的就是郑信,这些年莫子布都成中原皇帝了,但是两翁婿的关系反而疏远了。
这些年郑信一顿操作,有点想当暹罗之神的意思,这未尝没有被莫子布刺激的原因,其中最大的表现,就是暹罗至今还没向大虞提出册封请求。
可以这么说,作为大虞光中皇帝的岳父,郑信这个暹罗国王,竟然还是满清的册封的。
至于雷霆之怒那很简单,郑信虽然和莫子布疏远了,但两人怎么说也是翁婿,真要让郑信被外面的乱民给杀了,那莫子布还能饶了他们这些臣子,一个个都得被问罪。
“国相,不如咱们上书请大王任命披耶汕卡为王城守将,再让披耶摩诃杜纳率五百禁卫贴身保护王上,咱们则聚集在王后身边保护王后,万一有变,也好立刻处理,”
披耶叻武里王闰之建议道,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的关键就在于保证郑信一家的安全。
只要他们一家安全,不管这是突发事件,还是蓄谋已久的反叛,都没关系。
因为暹罗不可能对抗的了中华,不管闹到什么程度,只要中华天兵一到,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郑敏成考虑一下,也同意了。
只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些年一直疯狂舔华人的披耶汕卡,实际上是汶纳家族的同路人,他早叛变了。
黎明寺和因陀罗摩寺有说是同一个寺庙,也有说是两个的,这里取信这是两个不同寺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