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千万不能碰的粪坑
十月底,莫子布在行宫接见了迈索尔王国的特使赛义德.萨希布。
从起事起一直狂薅法兰西和神罗羊毛的莫子布,终于被别人薅了一次。
接见的过程非常愉快,双方达成共识也非常快速,究其原因是莫子布没有占据天竺的野心。
因为谁都可以占据天竺,唯独中国不行!
对于像英法这种国家来说,本身国土面积狭小,物产不丰,内需不足,迫切需要一个庞大的殖民地作为原材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地。
同时,海外庞大殖民地的充沛人口,也可以对国家劳动力和拓殖人员的不足,做一个不错的补充。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天竺就是珍贵至极的宝藏,是值得搭上全部身家去争取的存在。
可是中国,特别是这个时空的大虞来说就不一样了。
大虞有足够国内市场,不管是原材料生产还是商品销售,基本都足够了,人口也会在未来飞快增长,五亿八亿都不是梦。
那么对于大虞来说,天竺就显得很有些鸡肋,唯一能用得着天竺的地方,仅仅就是商业贸易而已。
可是为了这个商业贸易就殖民天竺,不,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应该叫把天竺纳入统治,那麻烦就大了!
爪哇岛上几百万土著都不好解决,一个多亿人口的天竺人,你拿什么去解决?
天竺要是跟中华属于一个国家了,你还能阻止他们在天竺太卷之后向东迁徙吗?
不能,肯定不能!
到时候你就想想吧,估计过个一百年左右,就会每年有几百万的阿三通过缅甸一带,仅仅用两条腿就可以不断向东寻找合适的地方定居。
别说到时候大虞辛苦打下的南洋会变成天竺人的乐园,他们搞不好还会不断往中华本土迁徙。
草,这想想就吓人。
其实,这也是共和国一直对天竺保持极度克制的重要原因。
对于英法这种远在天边的瘦高个来说,天竺就是一座肥美的肉山。
但是对于中华来说,完全就是一个粪坑子!
你敢往这粪坑子里丢一块石头,它就敢溅你一身,你敢把它砸破,里面的五谷轮回之物和亿万万只蛆虫,就敢直接流到你家里面来。
数以亿计的难民,哪怕你就是杀,那都杀不完,想想就可怕!
同时,中华一统东亚、东南亚和东北亚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不停往北美堆人,防止米利坚独占北美大陆,继而出现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所以对于中华来说,对天竺最好的策略,就是保持一大堆亲中的,腐朽的,贪婪的土邦王公。
再单纯去一点少量人当人上人,把天竺当成获取财富的血包,协助当地王公管好天竺人别让他们到处跑,乖乖呆在南亚,千万不要想着去统治他们。
不但不能统治他们,还要在与天竺接壤的地方实行最严格的边境策略,限制他们的入境。
而在这种政策的推动下,代表中华的大虞跟迈索尔王国,甚至跟所有的天竺土邦完全没有任何的矛盾,所以条约的签订,就非常顺利了。
双方约定,中华帝国必须在明年一月中旬前,准备好远征天竺的陆海军。
迈索尔王国这会在二月准备好不少于六万大军,并在约定时间主动进攻英属天竺的马德拉斯,也就是原本法国的金奈。
而等到天竺英军把大部分力量用到与迈索尔王国的战争中后,中华海军必须立刻扑向孟加拉,先歼灭英属天竺舰队,再进攻加尔各答和威廉堡。
除此之外,中华还需要向迈索尔王国提供四万斤,也就是二十吨紧缺的硫磺,以及三千支中华产褐贝斯燧发枪,二十门野战炮。
当然,这些军火迈索尔王国可以付钱,但必须给一个相当优惠的折扣。
迈索尔王国则向中华提供全套的火箭炮技术。
与想象中天竺军队驱使着大象,手拿长矛不同,此时迈索尔王国的主力,除了大约两万名骑兵以外,其余两万多名战兵中至少有一万二三千火枪手。
他们也非常善于利用火器作战,此时迈索尔王国天方教士兵就是操作火箭炮的高手。
后来这种火箭炮被英军缴获,英军上校威廉.康格里夫改进后,制成了康格里夫火箭炮,然后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把清军打的落流水。
这真是他妈的顶级黑色幽默!
被蒙古人从中原带走的火箭炮技术传到中亚和西亚,然后西亚人改进之后经过天方教徒,再带到迈索尔王国发扬光大,最后再被英国人捡过去改进后,把中国人打的死伤惨重。
而莫子布之所以这么在乎,是因为明代百虎齐奔箭、群豹横奔箭、长蛇破阵箭等火箭炮技术已经完全失传。
它们成为了满清第一批销毁的明代资料,连纪昀都没来得及抢救回来。
至于后世还能得窥他们性能的武备志,虽然没被毁禁。
但武备志只是记载了这是一种什么武器,其余各种重要的参数以及一些关键的制作方法,完全就没记载。
所以莫子布要复原出火箭炮,或者改为康格里夫火箭炮那种,必须先得从迈索尔王国这里获得基础款。
这你娘的!
十月二十六,连广东都开始呼呼刮着冷风了,莫子布宣布启行。
驻跸警戒由羽林近卫团,元从近卫团七个连,龙骧近卫骑兵团,长水胡骑近卫团,镇军广东左翼镇,合计一万三千人负责。
大军从广州出发向西北,经嘉应州进入赣南,入南昌,最后到达九江前线。
。。。。
其实,民团在唐以后,或者宽泛点说在宋以后就不是一个好选择。
这之前之所以能快速建立起民团协助朝廷平乱,是因为那时的民间,有足够的武德基础。
哪怕就是印象中武德不张的两宋,民间也有大量的枪棒社、弓箭社,王安石的保甲制度更是为民间结社打了一剂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