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太伟大了哈耶克
莫子布一直认为,君王有最大权力的体现,就是他获取信息的渠道不被阻断或者不被少数人掌握。
因为皇帝身边围绕的形形色色各种人实在是太多了,每个人接近权力至尊都是有目的的,妻儿子女都不会例外,他们说的所有话,都会带有倾向性。
除非那种天纵奇才的皇帝,其余帝王一旦获取信息的渠道稍微窄一点,很容易就会被蒙蔽,然后做出错误的决定。
所以莫子布在湖北获取信息的渠道,就颇为广泛,一共是五条线。
来自锦衣卫殿前司秘密收揽的地方车船店脚牙,比如已经在混元教中混的风生水起的乌三娘。
还有来自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坐探和旗手。
来自内廷侍从文官司的暗访。
湖北本地陆续来投靠,可以收揽的士绅以及原满清官员。
最后则是早就在莫子布进入江南,就直接举家跑到应天府来投靠的湖北义士,这部分人虽然非常少,但莫子布却很相信他们。
毕竟在形势还未完全明朗的时候,就选择来投靠的,一般都是有些理想的,不然做不出来这样的事。
这也使得莫子布在湖北开展的大清查非常顺利,因为下面情况基本一览无余,有所偏差的信息在交叉验证下,变得相当清晰。
只是具体的操作上,却遇到了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均田到底该怎么去均。
按照莫子布的理论,他是要在湖广和之后的四川实行上田人均六亩或者中田人均十亩这种规模授田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把人均的田亩数抬高,让普罗大众有钱消费,那就不可能制造出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
如果没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那就走不了这种相对温和朝资本主义进发的路子,只能搞英法那样的血腥原始积累了。
那种欲炼煤铁神功,先把自己老百姓坑个半死的功法,莫子布只要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可是,湖广的田明显是达不到这种授田标准的,哪怕就是所有的地拿来大家一起平均都不行。
更别提还有一部分没有丧心病狂坑害百姓或者对抗大虞的士绅地主,你总不能人家帮你安定地方,没有劣迹,还把他的田产给均了吧。
那可真要与全天下为敌了。
所以麻烦就来了,这地到底怎么分,平均分没有效果,不均分的话那谁分谁不分呢?
为此,莫子布又在武昌召开了御前会议,但没讨论出什么结果来。
因为莫皇帝麾下的大臣,要么是林通这样的莫家自己人出身,搞经济贸易和外交还行,但压根没怎么种过地,不了解下面情况。
要么是梁国治这样的江南诗礼之家出身,江南与湖广情况不同不说,站在梁国治的阶级立场上,他就不会对这件事尽心尽力。
虽然梁国治素来乐善好施,爱护百姓,生活简朴,不贪钱财,但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梁国治家是大地主。
他不贪钱财,是因为他家就不缺钱财,光是良田就有两万多亩,还是绍兴的上田,总价值超过六十万两银子,他贪那三瓜两枣有什么意思。
所以,梁国治能帮莫子布制定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是搞均田你就千万别问他了。
至于其他大臣也多不靠谱,他们不是闽粤的勋臣海商,就是江南的大地主,大工坊主。
其他事他们能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均田是万万不会的。
最后莫子布突然想起来了,在安陆府抗拒湖北民团的李潢不就是本地人嘛。
李潢家是只有几十亩地的小地主,这些人跟未来一家二三十亩地的自耕富农才是一个阶级的,均田这事应该问这样的人。
。。。。
李潢最近真是走路都带风,他想过会经历艰苦磨难后会收获大大的好处,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这么轻松。
最近,不但是他李潢,整个安陆府人在湖北,那是要多得意就有多得意。
据说等湖广两省都安定之后,举行的恩科和举荐中,安陆府起码七品以上的官员,要出现最少二十个。
而就在李潢要进入行宫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拦住了他,正是从长沙来的周锡溥。
周锡溥其实早就到了武昌,但是他根本没去拜见莫子布,甚至连身份都没暴露。
自从到了武昌后,周锡溥越来越看明白了,陈辉祖这样的人是必死无疑的,敢在莫光中这样的狠人面前,还想当地方土皇帝,你不死谁死。
不过陈辉祖死定了,湖南还是要找一条出路的,所以这些天,周锡溥一直都在行宫外围蹲守,直到他终于蹲到了熟人。
李潢和周锡溥两人虽然不是同一届考中进士的,但都是湖广老乡,此前已经结伴到北京考过一次乡试了,都是住在湖广会馆中,关系不说很好,但也不是点头之交。
“文渊兄,你为何在这武昌府。”李潢看到周锡溥也很惊讶,他其实更想问的是周锡溥怎么会出现在行宫外。
不过他马上就明白了,“是陈辉祖让你来的?”
周锡溥拱了拱手,他比李潢大一岁,但在科举上是后辈,所以也用兄称呼李潢。
“云门兄,陈辉祖贪鄙之徒,周某不愿受他驱使,但这湘省百姓是无辜的,总不能让他们为陈辉祖等人陪葬吧。”
李潢明白,百姓不会给陈辉祖陪葬,因为皇帝不可能去屠杀湖南的百姓,莫光中是汉家皇帝,不会杀人狂魔。
但是湖南的士绅,也即是周锡溥和他李潢这种有几十到三五百亩地的小地主家庭,有可能被皇帝当成从犯,正好家产充公用来均田。
既然是同一阶级的,李潢也不含糊,当即说道:“文渊兄,我受陛下召见,将要面圣,有什么忙是我能帮的?”
周锡溥听完,一个大礼参上,颇为感激的说道:“某先替湖南士绅,谢过云门兄了。”
表达完了感激,显示自己是个知道好歹的人之后,周锡溥才更靠近李潢一步,放低了声音了说道:
“云门兄,在下于这行宫外蹲守快十天了,见各色人等来来去去,多出自湖北各府县。行宫周围个酒肆食铺谈论,也多跟均田有关。
今日又见兄长作为湖北本省中流砥柱得以召见,想来更应该与均田有关。
小弟斗胆问一句,陛下的均田之法,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吗?”
李潢吓了一跳,你小子,以前没发现你还有干细作的本事啊!
这就是两个人的不同了,李潢是个数学家,天文学家,音律一道也有不错的见解,喜欢做学问,人生后半段做官,也多以人事、钱粮调配等行政官僚为主。
周锡溥则不同,他在做学问上没有多少成就,历史上只做了几任县令就归乡。
但在甘肃宁朔县(青铜峡市)知县和宁夏道水利同知的任上,为这西北穷困地区做了大量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