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复活赛打赢了,但时间不对
对于一个没有多少军事经验的人来说,能使他感到安全,以及相信己方必胜的最直观外在条件,就是人数。
陈辉祖这种鱼肉百姓,贪赃枉法的权二代,自然是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他手下的将领也基本没有。
本就是乡间的豪强,你让他们依靠宗族和佃户拉起一支大军可以,但是指挥作战的能力,根本没处学。
在这上下都是大聪明的情况下,陈辉祖及他手下的湘勇几乎把所有的兵力都动员起来了,足足二十七个营头,超过八万人。
而这还是西路的常德地区已经摆了四万人的情况下,也就是说,陈辉祖动员起来的湘勇超过十二万人,难怪他这么有底气。
。。。。
王无病率五千人从白螺矶强渡长江后,并没有南下去攻打巴陵(岳阳)的门户城陵矶,而是向东,一头扎进了五尖山,占领了重要驿道要栈路口铺。
五尖山位于岳阳东偏北,是一片由五座山头组成的山地丛林。
山不高也不险峻,在湘西可能很不够看,但在岳阳这边的湘东,很有一种泰山在中原一望众山小的感觉。
同时,五尖山中有一条联系临湘以及湖北蒲圻、咸宁直至通往武昌的古道,自秦汉起,就是出入湘东的重要通道。
而这条要道与江边的另一条古道,就在路口铺交汇。
王无病卡住了这里,不但可以切断临湘两万湘勇退回岳阳的大路,还可以使得从湖北咸宁来的物资畅通无阻。
毕竟逆水而上,运输物资在此时还是比较费劲的。
王无病是最早投靠莫子布的将领,也是兴唐军中少数的学院派军官。
当然,也由于他在法国留学三年的经历,导致他错过了前期很多关键战役,回来后又一直负责黄埔陆军军官学院的建设,因此没有主持过什么大战。
直到现在,莫子布大扩军,光是京营就有十二军,十三万五千人之后,王无病将兵多多益善,有足够战略视野的优势才开始不断得以展现,在军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个稳扎稳打的,视野清晰的学院派军官,他才不会去打城陵矶。
因为湖南战役,不在于占领多少城市,因为大虞王朝是有大义的,只要击败了少数野心家,其他地方就会望风而降。
而占据路口铺,锁住这个关键要地,就是击败陈辉祖的第一步。
五尖山玄天寺中,王无病刚刚参拜完毕,就接到卫兵传来的消息,大批湘勇从岳阳城开出,向着路口铺浩浩荡荡的而来。
“他们来的太晚了,要是早来三天,十倍于我前后夹击,路口铺连城墙都没有,我军根本守不住。
但此时,我已于大悲寺和云林寺架好了大炮,临湘方面的敌军已经无法与岳阳之敌夹攻我们。
路口铺也有胸墙四道,防御已成,当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王无病之弟王无楚大笑着说道,对于地方团勇这种军队,以他们现在的水平打起来,还是相当轻松的。
王无病瞪了他一眼,“战场之上,唯有料敌从宽,尚未与敌军交战,你怎知他强弱?”
骂完了弟弟,王无病又找到李全说道:“临湘之敌虽然主力是湘阴来的团勇,但北镇抚司调查过,周锡溥家在湘阴并不是大户,此人虽然素有名望,但到了战场之上有多好用,现在还未可知。
所以需要你部在阻击时,狠狠的痛打临湘之敌,把他们打痛打怕,策反前来的把握就更大了。”
李全点了点头,还没说话,王无病的话又悠悠的飘了过来,“但我只能给你一千人,这仗该如何打,你要多多思考。”
李全抿了抿嘴,让我一千人阻击两万人,就算有六七门大炮,但还要把他们打痛打怕,有点太苛刻了吧。
不过他没有拒绝,而是很快点了点头。
战场上没那么多弯弯绕绕,难打的仗功劳也就最大,你要干不了就直说,无非是换个人而已,当然你之后就很难得到重用了。
。。。。
陈辉祖虽然是湖南人,但是却不是洞庭湖周围常德、长沙、岳州三府的湘北人。
他是湘南永州祁阳人,且不是在祁阳长大,而是四岁就随父亲迁去北京,在北京城长大的。
这也是陈辉祖官运亨通的原因之一,能被乾隆允许留在这座旗人之城的汉人,实际上是被乾隆当做自己人的。
比如历史上比陈辉祖还受重用的朱珪。
这种经历,导致了陈辉祖的家乡话很不好,且祁阳方言属于典型的老湘话,长沙和大半个岳阳属于新湘话,双方只是能勉强交流而已。
这种情况下,陈辉祖与他招揽的湖南豪强们方言都不一样,自然很难谈得上有多亲近,双方不过都是为了保住在地方上的权力而走到一起去的。
这种不太亲近,导致在组建湖南团练的时候,陈辉祖在里面在掺了不少沙子。
比如他任命的先锋,掌握着宝庆府团练的田永秱,此人就不是湖南人,而是山西太原阳曲人。
他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葵未科武举的二甲第五名,本来在广西全州营当参将,莫子布命黄忠仝取广西的时候,他不敢抵挡带着百十残兵跑到湖南,随后被陈辉祖重用。
田永秱是个非常老派的武将,这是山西地理位置决定的,此时,晋商在江南经济市场上被迫退走之后,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来开拓口外贸易了。
也就是对蒙古,主要是外蒙古四部方面进行贸易。
而要跨过大漠前往外蒙古的车臣汗、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汗地盘上交易,一路上人烟稀少,危险重重,非常需要骑术和武艺不错的镖师护卫。
在这种特殊需求的刺激下,山西的武德,以一种非常奇怪的逆潮流,回到了他们曾经的位置上。
具体表现就是晋北武人多习骑射,甚至在马背上比被满清整的奄奄一息的蒙古人要猛的多。
什么藏身于马,什么连珠射箭,他们甚至还会早期蒙古轻骑兵的狼群作战之法。
历史上就有不少内蒙王公收揽晋北汉人骑士,把他们当蒙古人养,等到清廷需要动员的时候,就让这些假蒙古人顶上。
据说,八里桥的蒙古骑兵中,就有大量这种假蒙古人,甚至是那一万蒙古精骑中的主力。
这什么他妈的六镇重现,简直好比李克用河东武人集团打赢了复活赛。
田永秱就是这种典型,擅骑射,能开硬弓,双手有千钧之力,可手提四十斤重的大关刀,舞个一刻钟不停歇。
若是回到唐末,怎么也能在李克用帐下做个裨将了。
拥有这种素质虽然不能说是坏事,但却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加上满清的建军思路就是走小而精,少而猛的路数,过于讲究将领个人勇武,而忽视了统帅能力。
典型就是明瑞这种人,他自己和麾下的精兵确实相当厉害,但对于全军和全盘完全没有一点裨益,堂堂一军统帅,搞得跟洪兴的陈浩南一样。
太阳西斜,天色也开始昏暗了起来。
田永秱作为堂堂的先锋总兵,本来该率领着六千人去路口铺外下寨,但是他竟然甩开了大军,只带了一个直属营头千余人疾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