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陕甘乱中
中国的天方教,历来有新教和老教的分别。
老教被称为格底目派,出自天方教哈乃斐学派。
其创始人艾布.哈尼法.努尔曼及其主要弟子艾布.优素福,默罕默德.谢巴尼等,生活在八世纪末到九世纪初。
彼时天方教还是个正在兴起的先进教派,诞生于开放的西亚文明,然后反哺了这一地区。
哈乃斐派重视教法的精神又不拘泥于教义经言,简单来说,就是重视教法中积极向善的精神而不教条,不按照古兰经生搬硬套过日子。
这是天方教开放而又强大时期的体现,所以当哈乃斐派传入中国时,甚至比当初佛教传入还要顺利。
这种不封闭、不教条、相对不保守的精神,虽然有一神教的弊端,但很容易为中华文化所接受、吸纳。
虽然其后的岁月中,脱胎于哈乃斐派的中国格底目派老教有所保守,古板传统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但大体能奉行不干涉、不攻击其他教派和其他百姓之信仰与生活的基本原则。
同时,在自己内部,老教遵循小教坊原则,也就是把教区划的小小的,彼此互不隶属也互不干涉,各自遵循各自的伊玛目。
甚至到了后来,老教还主动汉化,出现过用四书五经阐释教义。
伊玛目(小教首)、赫蒂布(传教士)、穆艾津(宣礼师)等开始向着学董、乡老转变。
如果这一进程不被打断,那真是善莫大焉,或许可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温和天方教文化,那么茴人成为西北一种有特殊习俗的汉族,也是一件好事。
但美好的事物,总会有恶心人的东西过来强行打断,就如同满清入主中国,打断了中华进程,倒行逆施一般。
随着天方教文化在欧洲的节节败退和西欧的快速崛起,以及突厥人在阿拉伯人头上肆意拉矢。
天方教文化为了自保,开始疯狂回归保守,开始用各种非常规手段排外,而这种教派思想,也迅速影响到了中国。
目前流行于陕甘,以哲合忍耶、库布忍耶等四大门宦为代表的新教,就是天方教走向极端后,往中国境内传播的病毒。
挑起族群矛盾,遇事一拥而上,抢夺他人资源,这样的搞法再叠加上西北艰苦的环境,当然比保守、枯燥循规蹈矩的老教更受年轻人欢迎。
但这也正是取死之道,在历史上,新教引爆陕甘回乱,最严重的甘肃失去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人口,其中天方教徒更是被杀到不足原本的百分之十。
但是左文襄公为了还有能力收回新疆,选择了妥协,提出了著名的不问汉回,只问叛否的原则。
这一点没有处理干净的首尾,到了民国时期又开始死灰复燃,哲合忍耶的曾孙马明章,曾在兰州公开作死。
他们在兰州纪念被杀的马明心、苏四十三等人,作番语(阿拉伯话),绕金城诵经悼念,泪如雨下,声震屋瓦,搞得全城皆惊。
然后,他们就迎来了自己的天命之人,王胡子主政西北,这些新教破坏分裂分子纷纷入土,西北为之一靖。
只可惜到了共和三十五年以后,国家越来越需要中东的石油,沙乌地更主动以重金求购镇国利剑示好。
为了获得宝贵的外汇,更为了获得经济发展的石油,不得不同意了沙乌地去麦加朝圣的要求。
再次泛滥开来,不过好在还是有人能认识到危害,这些年圆顶通通改为传统样式,就是一个明证。
因为格底目派的寺庙都是中式,而新教大多喜欢修西亚风格的。
。。。。
华阴县,暴乱的火焰,一下就蔓延开来了。
作为西安附近的府县,华阴在西北还算富裕,大量天方教徒移居到这里讨生活,人越积越多,与本地人矛盾也异常突出。
然后,永璇、傅玉这些傻货不顾王杰的劝阻,看上了这里的大量教徒。
在他们的支持下,本地占有大量土地的老教门宦们,迅速组建了教徒民团,宣布支持永璇,永璇也给他们调拨了一批铳炮。
但实际上,华阴等府县的教徒看着是老教的老人们在掌握,但底下的年轻人,哪肯听上面这些老头子的。
所以,当王杰等人把消息一放出去,立刻引起了大量教徒的恐慌和躁动。
他们立刻把阻挡他们的少量老教门宦打倒在地,抢出了平日里给他们训练用的铳炮,开始闹事。
王杰早就派家人在华阴县等地观察着,一见事情爆发,立刻就跑到了总督署衙,直接把一票旗人给堵在了屋内。
“八郡王,伍将军,老夫一直苦口婆心的劝说你们,那些老门宦根本控制不住下面的新教教徒,你们就是不信,现在果然出事了吧。
同州、华阴、潼关、华州、渭南都是人口众多的地盘,也是关中教徒的聚集地,他们一旦闹事,必成燎原之势,到时候汉民死伤惨重.。”
王杰说着,做出一副捶胸顿足的样子,“老夫被你们害惨了,被你们害惨了啊!
等到大虞的兵将进关中为汉人报仇,咱们哪一个跑得脱?恐怕各个都要被拉到西市四牌坊千刀万剐了!”
王杰一向以沉稳睿智,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出现,包括永璇在内的所有旗人高官,哪见过他这样子,顿时被吓得浑身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