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罗芳柏回京
莫天赐同意去倭国的消息,是黄真带过来的。
莫子布哈哈一笑,不就是个五十万石的藩嘛,给,完全没问题,反正德川家的天领,应该是保不住了的。
虽然不太可能连德川宗家那些亲藩、谱代都给通通取消,但至少这直接属于德川将军的天领,肯定是要没收一大半的。
“谁叫老头子老而弥坚呢,他不生老六、老七,朕何能驱动他办事,哈哈哈哈!”
莫子布挺不孝顺的跟长兄琼国公莫子潢,说起了老爹莫天赐的笑话。
莫子潢能说啥,一个虽然是弟弟,但却是皇帝,是君。另一个是父,两位大神他都惹不起。
“陛下说的没错,我看老六和老七,就是来讨债的,或者说儿女都是来讨债的。”虽然两边都惹不起,但莫子潢觉得莫子布没说错。
以老爹莫天赐的身份,哪怕是皇帝,也不可能让他干不想干的事。
唯有老六和老七,为了给这两跟皇帝不怎么亲近的弟弟的留下一笔遗产,八十三岁的老爹,照样得被皇帝支使的满世界跑。
“其实何止太上皇,臣也是如此啊,八个儿子,想想都头疼。”说完了太上皇,莫子潢又开始暗戳戳的说自己。
“那就在倭国关东,给你两个十万石的藩国吧,不过要就藩,不能呆在大陆只收贡赋,得去当地镇守。”
虽然莫子潢在莫子布重拾山河的时候,没有多少功劳,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短暂坐镇几个城市,也还是干得不错,至少没什么错误。
这不,二哥莫子淌已经做了快三年的北京留守,马上就要换大哥去了。
而大哥莫子潢的儿子中,有三个是当年抢来的阿拉干公主生的,未来肯定是要去阿拉干和吉大港做藩王的,剩下五个人找两个去日本,也不错。
“臣谢过陛下,请陛下放心,这两个在倭国关东的藩,臣一定把它们经营成咱们莫家在倭国的根基。”
莫子潢相当高兴,要在以前,两个十万石的倭国封藩,其实真有点穷。
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华不要求那么复杂和刻意浪费的参勤交代,不需要养那么多的家臣,多余的人口也有地方可以去,还能卖猪仔。
那么这十万石的藩,就不小了,完全换算成粮食,也有两万吨,五公五民减半算,还能剩一万吨。
再减去贡赋给朝廷以及养一些家臣所用,五千吨是怎么都有的,这与中华普通地方四五万亩土地的纯收益差不多,还可以世袭。
简直就是再好不过的产业了。
莫子潢在殿内喜滋滋的得赏赐,殿外等着被召见的罗芳柏和黄真也在闲聊。
其实大虞朝也是有参勤交代的,被要求参勤交代的对象,就是这些南洋的藩臣。
他们的嫡子,也就是正妻所生,不分男女都要求到京城读书,本人每两年,也必须到京城面圣。
“罗兄,听说你放弃了在嘉北建立藩国的机会,要到朝廷任职了?”
罗芳柏听到黄真的询问,点了点头。所谓的嘉北,就是嘉庆岛(加里曼丹岛)北部。
这里原本盘踞的文莱苏丹国,已经被嘉西的华人打的奄奄一息了,很快地盘就会被划为嘉北府。
而罗芳柏本人,被皇帝派到嘉庆岛,一呆就是十年。
这十年中,他一直担任嘉庆省总督,还兼任嘉庆水陆军提督,嘉西府知府,基本上他就是整个嘉庆省军政一把抓的事实上藩主。
不过当莫子布给出在嘉北建立一个侯爵封国,还是回朝廷任职二选一的时候,罗芳柏考虑过后,放弃了就藩。
“敝人前三十年,一直都在作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如今陛下仁德,能使我得偿所愿,真乃天恩浩荡。”
罗芳柏也是说的实话,他愿意放弃南洋封爵回朝廷的重要原因,就是皇帝要新成立宗藩院。
这个新成立的机构,把宗人府的一部分功能和理藩院的绝大部分功能给综合到一起,附带对外拓殖的统筹,实际上应该叫殖民部最恰当。
所有关于拓殖的事情,宗藩院都能管,上到封国之君,下到庄园之主,是六部、大理寺、御史台、转运司之外,又一个极为重要的衙门。
罗芳柏做了宗藩院的办事大臣,未来进入内阁基本是板上钉钉,如果他能力强一点,做上一任首辅,也不是不可能。
黄真则对此表示祝福,这罗芳柏说到底,是最近十几年才下南洋的,原本能在大陆上就是秀才,稍微适应一下,还可以回到朝廷任职。
但他不一样,他已经是出生在泰平(暹罗)的第四代华人了,之前还有阿瑜陀耶王朝的銮爵。
而且当年他被困在阿瑜陀耶城,是皇帝亲自率军把他救出来的,其后奉命镇守丹城(大丹那沙林地区),一干就是十多年。
十多年中,黄真这个生在南洋,长在南洋,可以说南洋就是故乡的人,很难在四十多岁后,还北上适应朝廷这个节奏的。
“黄兄看来是准备接受封爵,永镇丹城了吗?”罗芳柏早就知道黄真会如何选择了。
这位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因为皇帝救了他的命。
这恩情,就算是普通人之间,那也是要得一辈子感恩的,更别提对方还是皇帝。
这全天下,谁都可以闹事,唯独黄真敢有一点不忠心,人心道德都能把他在精神上给凌迟了。
且这十几年来,黄真实际上就是皇帝的家臣,嫡长女还已经许配给了皇三子莫重榆,也没必要折腾了。
黄真正要回答,屋内的莫子潢出来招呼,两人赶紧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