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坊长才会羡慕的说吴老鼋也吃上皇粮了,这老两口就凭这三石大米,基本就能吊着命了。当然,最让人羡慕的,还是那个镇守使的官位,这相当于吴家在汉川有了根基。
日后吴家人去汉川,到地方就有人教放铳使刀,管理农奴什么的,三两年不拿下一个占地二三千亩,有农奴七八户的庄园,都算是混得差的。
可以说,只要不运气太差死在过番的海上,扛过最开始三个月的水土不服气,这富贵就到手了。
有人还在感慨,但已经有人已经行动了,街尾的杨大哥一个箭步冲过来,狠狠捏住了吴阿何的肩膀,有些激动的低声说道:
“你二哥跟着你爹上船了,三哥在城内纺织厂上工,五弟还小,能去汉川的只有你,是不是?”
吴阿何点了点头,随着圣旨来的还有哥哥吴达的家书,确实提了让他去汉川,兄弟齐心,做大做强。
“阿何,带我去汉川,你跟我妹子的事,我同意了,马上成亲!”
吴阿何猛地一抖,杨大哥此前一直拒绝把妹子嫁给吴阿何,就是嫌弃他们家穷,不然吴阿何也不至于二十一岁了,还是光棍一条。
“好,杨大哥,一言为定,我带你去汉川,你把妹子嫁给我。”想到朝思暮想的美娇娘马上就属于他了,吴阿何美的鼻涕都要冒泡了。
而杨大哥看了看吴阿何这傻乎乎的样子,心里长长叹了口气。
‘妹妹啊,你就辛苦一下吧,哥哥我实在不想进厂去打铁或者缫丝,等到了汉川立住脚哥一定好好的补偿你。’
玄武湖,东洋镇藩聚集的东人巷。
会津顺义王的府邸中,正在开宴席,今天是第一代会津顺义王(松)平容住的成年礼。
由于上一代会津藩主松平容颂,死的还算忠义,最后也向中华表示了尊敬,所以莫子布待遇会津藩,可是规格很高的。
不但把会津藩晋封为镇藩中最高等级的顺义王爵,第一代顺义王(松)平容住还是养在宫中的。
这不,(松)平容住的十二岁成年礼,皇帝还专门派内侍送来了生日贺礼。
正座上的(松)平容住小脸绷的紧紧的,看起来十分稚嫩,因为按照日本惯例,本来应该十五岁才元服表示成年。中华则是二十岁冠礼。
但由于(松)平容住身份特殊,为了方便管理会津镇藩,主要是为了方便莫子布调动会津藩兵出东洋作战,所以他特批(松)平容住,十二岁就可以行冠礼表示成年。
既然是皇帝特许,那么凡是在南京的镇藩之主,也都到场祝贺。
宴席上,汉川省的消息传来,这些原本的日本大名们,也纷纷议论了起来。
作为主人的(松)平容住满脸崇拜,他端起酒杯,向着皇宫的方向遥祝。
“听说汉川省起码有三千万石高,与旧日本几乎相当了,果然只有在陛下这等人间真圣主的领导下,才能如此开疆拓土。”
(松)平容住五岁起就跟在皇帝身边,且是由无亲生儿子的皇后郑诗诗抚养,对皇帝的崇拜,简直都快溢出来了,完全就是拿皇帝当父亲的。
他说话之后,其余各藩主和东洋学士们,也纷纷赞同,连往常一些暗含不服的东洋儒生都心悦诚服了。
比如著名的汉学家柴野栗山,他虽然崇拜汉学,也是汉学大家,但是并不赞同被中华兼并。
他还到处宣扬,说我崇拜一个人,愿意做他的学生,对他顶礼膜拜,但不一定非要去当那个人的儿子。
不过自从去泰平省(暹罗)游学,见识到望阁(曼谷)、碧城(碧武里)等地的富饶之后,态度就改变了很多。
现在听到朝廷根本不出兵,就拿下汉川,缅王也要来南京到寓公之后,那是彻底臣服了。
不用出手,就相当于得到了一个日本,中华帝国再次给他的臣民和追随者们,展示什么叫做实力。
“开发这样的鱼米之乡,不能没有我们东洋人参与,我们应该上书陛下,表示愿意自己投钱,去汉川建设。”
柴野栗山大声说道,此时的日本,经过快十年的恢复,人口又渐渐多了起来,东亚人真的就是好生养,稍微环境合适点,就不用担心人力。
譬如在日本,现在最底层的农夫,也就是各种豆子混着玉米面再加点红薯能吃饱,逢年过节能整点饭团和刚刚传入的拉面。
但就是这样的环境,竟然是千年来日本农夫最好过的时代。
因此这些家伙嗷嗷生,十年间又多了四百多万人,生育率远超神洲大陆的江南等经济较好地区。
“不错,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开发汉川,各藩都动员起来吧,只等陛下征召。”
此时的日本人,得到位于日本之外的土地一般有两条路。
第一是把最下面的农夫当合同长工卖出去,这些日本人到了当地,下苦力十几年,等到孩子长大,也可以得到自己的土地。
第二就是各藩组织藩兵,参与中华的对外征伐,战后论功行赏得到土地。
这种藩兵,一般朝廷只负责给一杆燧发枪和两床被子,其他都基本都是自带,且军饷很低,只有京营军的五分之一,还要干最苦最累的活。
不过好处就是可以得到土地,各藩从藩主到家老以及下面的武士,都可以借着赏赐土地,把自己不能继承家业的儿子送出去开枝散叶。
或许是心有灵犀,没过多久,就有内侍来传召,皇帝陛下向东阳镇藩征兵两万,用作西征。
柴野栗山算了一下,对身边的儿子说道:“本来西征军中已经有东洋藩兵六千五百人了,这次还要征召两万,看来陛下是准备灭掉河中三汗国了。
那是我们昭武九姓的故地,当年被大食人侵占,国家一直没能收回来,今日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我儿,我要回东洋去,去宣扬大皇帝陛下神威,你跟我一起回去,想办法组织数百精锐武士,我想,河中的富庶之地,朝廷一定也缺人镇守。”
“哈依,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我将为大皇帝陛下和中华帝国,献上炽热的忠心。”
柴野栗山本来跟他父亲一样,不是很赞同被合并,但四处游历后,也被掰了过来。
没办法,红利太大了,哪怕倭人只是跟着喝口汤,也比他们几千年来获得的收益都大。
在农业时代,日本真不是什么好地方,随便打下一块地,也都是不输于日本的好地方。
在会津藩不远处的光州顺治王,小将胡全换的府邸上,动员令早就下达了,听着外面倭人的欢呼,胡全换、洪万达等人带着几分优越感点了点头。
新罗镇藩与日本的镇藩不同,这里朝廷直辖的地方多,镇藩之主不是胡全换这样的完全就是汉人,就是洪万达这样完全被朝廷扶持起来的。
因此快十年下来,几乎跟神洲大陆没多少区别了。
“胡大哥,这次我们一起出五千火铳手吧,大哥您辛苦走一趟,等功成归来,南洋的赐地经营费用,我们这些人给你出了。”
洪万达满脸的恳求,胡全换只考虑了一下,也就答应了,他就是闲不住,当了镇藩又觉得处处要用钱不宽裕。
重要的是,高丽火铳手是真好用,这次西征,带上五千人,说不好就能立大功,从镇藩变成亲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