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陛下,英格兰需要印度
莫子布倒也不是非要晾着马嘎尔尼一段时间,而是他有更为紧要的事情要处理,那就是中华的农民破产潮,终于酿成了动乱。
要说莫大皇帝这个大虞朝,也算是古往今来的一朵奇葩了。
刚开国就有农民起义,而且声势还不小,波及数个省份,几百万人出来闹事,简直完美匹配了这个乱世的大环境。
不过这是必然的,因为大虞朝建立是没有经过秦末楚汉、汉末三国、隋末十八路反王以及元末、明末这种内外诸族几十股势力争斗的恐怖大战。
以上这些吃鸡大乱战都至少把人口打没了六七成,自然开国后地多人少,生存环境还不错,因而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农民动乱。
而大虞立国呢,估计一成都勉强,人地矛盾相当突出。
这就导致不管莫子布如何做,人口膨胀后的人地比例问题,也肯定会出现。
所以莫子布干脆就没怎么均田,也不限制兼并,主打的就是把人往外迁移,让他们去神洲之外为国开拓。
但这种政策,制定起来很是完美,但实行起来,简直到处都是漏洞。
因为人心的变量太多了,你根本无法预测。
比如现在,大量的大户通过钱平这种农业农场公司的名义,让贫民给他们顶人头,照样能把土地给兼并过去,最多也就是比以往多付出一点点红利而已。
而关于如何兼并其他人视为命根子的土地,那就简单了,中国几千年来,这种手段那还少得了嘛。
无非就是从吃喝嫖赌上下手,意志不坚定的,基本很难逃脱。
同时,因为知道朝廷的政策是把大量人口弄到神洲之外,所以很多地方官员也对这些兼并的手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搞得天怒人怨他们基本不干涉。
而对于最底层的百姓来说,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现在被夺走了,朝廷官员却不管,那就证明他们是沆瀣一气来坑害穷苦百姓的。
至于过番去讨生活,但凡还有一丁点办法,就不会有人乐意过番,他们宁愿到处哀告,也不愿离开家乡,导致怨气进一步汇聚。
于是,不管是被引诱吃喝嫖赌失去了土地,还是经营不善因穷失地,最终的所有的怨气都会朝着朝廷来撒的,闹事就是必然的了。
“陛下,三年来晋冀鲁豫和苏北皖北等省和地区,连续遭遇各种天灾,夏日酷热,冬季屡降暴雪。
该要雨水的时候却能一月都不下一次雨,该要天气放晴的时候,却连连大雨,好些庄稼就这么烂在地里,根本收不出来多少。
而地方上的大户,根本不愿意拿出一粒粮食来救助,因为他们都觉得这是朝廷的责任,反正这些人是要过番去其他地方的,不会在本地闹事。
加上这些人行事颇为蛮横,大大激化了乡间的矛盾,因而才酿成这四省两地此起彼伏的乱子。”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卢荫溥刚从河南和山东回来,因此对闹事的地方很了解,分析还是很到位的。
而他说的这些,除了天灾以外,人祸就是过番的政策。
这大虞朝上上下下的官员都知道皇帝可以让破产农民过番,有办法可以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因此他们在这些事上面就非常不上心,甚至有所纵容。
反正皇帝能有解决办法,那咱们何必多费心思呢,是吧。
“丞相,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莫子布看向他左侧下方坐在锦凳上的丞相罗芳柏问道。
按照大虞朝的分工,政务方面莫子布是不直接插手的,只做判官和拍板点头的那一个。
罗芳柏沉思片刻,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四省两地地方官失职,臣建议吏部、都察院、大理寺联合成立专办衙门,绝不姑息一个。”
莫子布满意的点了点头,“如今官场上,还有大量前清时期留下的奸猾之辈,他们食古不化,尸位素餐,是该清理清理了。”
在大虞立国的这十几年中,大虞的思想文化界也在经历着新文化运动。
主要以莫子布当年在取代阮氏广南国时期提出的恢复汉唐雄儒为旗帜,鼓励国人敢于任事,勇于闯荡,对于西方学者提出的自由、博爱和人权,都做了一定的本土化,并与传统文化结合,
而经过十几年的培养,在新学影响下的官员已经逐步成长,他们与旧时代的官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且这些人大部分具有新式太学的求学经历,算是莫子布自己培养出来的可用之才,现在到了他们代替旧官僚的时候了。
“至于闹事的百姓,着兵部与枢密院配合制定镇压方案。先以各省镇军为主,若是事态扩大需要京营,就上奏到朕这里来。
不过要遵循一条原则,乱民中除了那些滥杀无辜,十恶不赦之辈以外者,就不要伤害他们性命,以抚为主,剿为次之。
特别是对于被裹挟的胁从,只要他们愿意过番,朕既往不咎。”
有人闹事,其实倒也不完全是坏事,这不就多了送他们过番的理由了嘛。
随后,莫子布又对刑部尚书戴衢亨说道:“刑部也要派专员到四省两地督察办案,凡当地大户用上了胁迫或者其他武力手段夺取百姓土地者,通通也给我赶出去过番。
在家乡欺负自己乡党算什么本事,有本事给老子过番拓殖去!”
这才是帝王,你以为我们莫大皇帝会心疼某个群体吗,或许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忍,但做事上,从来不手软。
现在的莫子布只想要耕种技术出色还吃苦耐劳的百姓留在神洲大陆,其余那些意志不坚定的,种地会亏本的农夫和擅长坑蒙拐骗钻空子的,都给撵出去!
“既然如此,臣建议陛下在四省两地建皇庄恩养地方。”此时,次辅刘墉突然建议道。
“皇庄?”莫子布很是疑惑的盯着刘墉看,把乱子平下去,然后把当初被大户拿走的百姓土地建皇庄,这是要把火力都集中到皇帝身上吗?
不过莫子布不觉得刘墉会出这样的瞎主意,于是并未立刻斥责,果然,刘墉接着说道:
“此皇庄非前明皇庄,也不是由内廷掌握的我朝皇庄,而应该叫做皇室恩养局。
陛下,其实现在很多百姓不愿意过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父母老迈,儿女尚幼,担心他们承受不住过番的风浪。
特别是前者,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哪有人能舍弃年迈父母而远走他乡,如此岂非大不孝,有违我中华伦理道德。
是以臣建议,把查抄的大户土地,建设为皇室恩养局,将其中土地佃种给家中长子。
地租只收当地平均的七成,让长子留在家乡照顾父母,这样其余的弟弟妹妹,也就能放心过番出去拓殖了。”
“善,此言大善!”莫子布连连称赞,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既收买了人心,又堵住了一部分人的借口。
随后的讨论就简单多了,按照皇帝的意思来执行就是,且没有一个人对镇压表示担心。
因为目前的大虞,是非常稳固的,支撑着这个皇朝的三根柱子-英明强大的皇帝、闽粤勋贵集团、江南士绅豪商集团,都没有出现问题。
只要他们没出现问题,那么军队、军火、钢铁、税收都有保障,根本不怕什么小小的动乱。
而等到大臣们散去,各自回去准备下一步行动之后,锦衣卫南镇抚司指挥使陈南秘密来报。
“贤嫔的娘家钱氏非常嚣张,最近通过十几个族中子弟,开办了至少二十个农业合作公司,拿下了几万亩地。
不过他们做的非常隐蔽也很严密,几乎让人抓不住把柄,与其他地方那种几乎是明抢的完全不一样,而且他们还很会收买人心,一般不轻易把人逼到绝路上。”
莫子布冷笑一声,钱氏确实是很聪明,但是要跟国家机器作对,那还是嫩了点。
“你从南镇抚司挑选一些精于会计的人才进去潜伏,把他们账册都给我算清楚。
不是一人十五亩入股嘛,到时候直接查他们的帐,把分红给顶包的人分下去,我让他竹篮打水一场空!”
没有漏洞,就是最大的漏洞,左辅这样的上元县令没办法查钱家的帐,但莫子布这个皇帝要搞,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但莫子布现在不会动钱家,因为他要看看钱家的这种农业合作公司前景如何。
到底是继续吃收租的老套路,还是真的可以变成后世那种集研发、育种、规模化、专业化种植、灌溉为一体的农业公司。
此外,钱家赚的钱,有很大一部分是要给他的第八子阿杊用的。
这小子被莫子布拿来和神罗的弗朗茨二世结亲,截胡拿破仑,算是挺重要的一个儿子。
未来呢,莫子布的想法,是把阿杊封到锡兰岛,也就是斯里兰卡去,所以要钱的地方很多。
且莫子布知道,钱家如此敛财,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给阿杊做准备。
钱家准备搭上自己外孙的快班车,到海外也去当真正的老爷,那种住着宫殿式大房间,仆役成百上千,在神洲赤县已经不可能当的老爷。
。。。。
五天后,莫子布正式接见了英格兰使团,不过在隆重宴会过后,只有主使马嘎尔尼伯爵和副使斯当东男爵,得到了与皇帝长谈的机会。
偌大的武英殿中,便只有三人和几个内侍、侍卫,显得静谧又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