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经济生活极为富庶,市面上的出版物百齐放。
到天启末年,江南每年出的风月的艳情小说都能有十几部,直接挂在大街上卖,也没人来管。
满街逛着的都是“文妖”——一群喜欢穿女装的时髦文人。
这种风气会使得民间许多力量翻涌,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对于民党的开海,物理学社的科学,乃至于王文龙的股票,都代表着极大的运作空间。
下一步,王文龙肯定不会回京城了。
在愈发激烈的党争中,他已经没有做事的余地。
京城里的东林和三党也很难说对于大明的未来有什么规划,他们打一步看一步,这场斗争能打上几十年。
万历朝的结束,东林的众正盈朝代表着残酷党争时代的开始,王文龙的开海事业终于也可以减少掣肘。
王文龙将长居台湾,并几年去一趟夏威夷和北美,将重心移转到北美洲。
首先王文龙打算派人去前世内华达州和加州东北部寻找黄金。
无错版本在6x9x书x吧读!6x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小说。读
金矿,已经被证明是最吸引华人移民的要素。
之前王文龙没做这一步,是因为在北美洲移民点的人数实在太少,根本支撑不起淘金热。
而如今北美已经有十几个移民点,最大规模的夏凉城和温滩城都已经有了六七万人,足以做移民的支撑了。
王文龙的计划是先用金矿将移民吸引到美洲,之后以夏凉城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工业中心。
在加州北部挖金矿注定成不了什么大事业,但是给移民卖挖金矿的配套设备还真可以发财。
比如铲子,比如各种的帐篷,防寒衣物,还有重要的冶金原料,如硫酸、水银等等。
温带的移民点,最需要的就是工业建设,一旦工业体系出现,其产业扩张将成几何倍数。
接着王文龙也会把家当往北美移。
北美洲广袤大陆,又没什么抵抗力量,那才是真正大发利市的所在。
王文龙以后的目标不说是个北美王,起码也能成为西海岸之王么。
接下来几天,王文龙将这规划在台中港写成文字。
顺便带着朱之瑜到台湾几个重要的学校去转了转。
朱之瑜所在的浙江也有民党学校,但是这些学校还挂着学校的名字,这年代的学校是需要官府管理的,自然要教导些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
而台湾属于三不管地带,这里的民党学校和航海学校全采取速成的办法。入门就学王文龙制定的语文、数学、科学教材,之后直接学习对应的技能。
学生们如果不是自己感兴趣去找课外书,几年读下来连论语都背不全。
这样的学校,已经呈现出王文龙前世职业技术学校的特征,放在朱之瑜眼里就是绝对的新锐进取。
他在这些学校之中的眼见耳闻无不让他感到惊奇,朱之瑜本来就无意于科举,在浙江那样的科举重地,他基本考不上,学识再好也没用。
他在王文龙前世之所以出名,最早就是因为大骂科举误国而有了些声望。出仕为官那是等到明清交际为了救国才做出的选择。
这些职业学校很对他的胃口。
王文龙又表示愿意提供朱之瑜在台湾学习的食宿和学费,朱之瑜感激不已,当即便决定留在台湾读书。
王文龙的北美开发计划也写的差不多了,于是拿着计划去找李国助,想要拉李家入股。
李国助看到王文龙洋洋洒洒的文字,先是惊讶继而心里有点没底。
“建阳,你这判断可别做错了。你要把这大笔钱财投去美洲,那地方孤悬海外,将来万一被外国人抢了怎么办?”
王文龙笑道:“我们华人在美洲有十几万人,就算是英国所谓海军,满打满算才一万人,千里迢迢跑到北美沿岸跟我们华人作战,他莫不是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