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80章 朕绝不后退

第80章 朕绝不后退(2 / 2)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但好像又理应如此,史可法在朱慈烺发声之后,第一个站了出来,发声劝谏道:

“若是清军真的有二十万大军,淮北的大军都被牵制,淮安,扬州,庐州也全都被阻隔,那中都便是一座孤城了。

而且”“而且什么?”朱慈烺见史可法欲言又止,直接问道。

“若是陛下被围在了中都,江南江北,各军军心如何稳住?他们要不要来救驾?

若是不来,是置陛下的安危于何地?若是来救,又如何能在野战中击败清军?到时,江南江北诸军,岂不是进退失距?”

史可法看起来十分激动,一字一句,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他对清军的畏惧是刻在骨子里的,根本不认为明军有实力打赢,但他紧接着又主动请命道:

“陛下,臣自请为江北督师,留在中都,为陛下守城。若是陛下不愿过江,也请移跸扬州,若清军真的有二十万大军,也可立刻渡江。”

“移跸扬州?”朱慈烺眯了眯眼,眼神凶厉,很明显并不赞同这个提议。史可法的担心其实是有些道理的,但他不可能在这种时候移跸。

“陛下,臣亦觉得史阁老说得有理。扬州可进可退,陛下若是移驾,主动权便掌握在我朝手中了。”

马士英见状,也随即出列,拱手抱拳,出言相助道:

“若是清军确实势大,暂避其锋芒,以长江天堑阻敌,也不失为一招妙计。若是清军不过是虚张声势,那陛下在扬州诱敌,江北各处皆是牵制,如此一来,清军必定顾此失彼,陷入困境。

史阁老所言,绝不是避战,更非主张南逃,而是审时度势,夺机转进,进而诱敌深入,为的是我朝将来能更好反击南掠之清军。”

马士英倒不认为清军真的有二十万大军,但既然有这么一个由头可以发难,自然要好好利用,真的假的根本不重要。

“可若是朕移跸扬州,江北的人心该如此安抚?”朱慈烺叹了口气,又摇头反问道:

“朕既然已经在中都了,就没有不战而退的道理,否则天下人该如何看朕,好不容易振奋起来的人心,又该如何挽回?”

“陛下,您心里装的是九州万方,天下苍生,这种时候,又何必在乎这些小节?”

史可法听罢,神情愈发激动,直接诡辩了起来:

“况且,若真是忠良,必定会以大局为重,理解陛下的苦心,若不是忠良,就算陛下不移跸扬州,也必然会生出异心来。”

“若是如此,那朕此前又何必移跸中都,又何必出兵平逆,又何必为了此战,前后筹备大半年之久?”

朱慈烺也不惯着史可法,他知道堂下的大臣们,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在等着,他们早已经被清军吓破了胆,只要他稍微表现出一点迟疑,便会蜂拥而上。

“若是清军能胜,岂会因为朕的这点准备就不胜了?若是清军不能胜,朕又何必准备?史阁老,你刚刚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陛下.”史可法一时无言。

“朕这几百个日日夜夜,所争的,无非就是这一分胜算,如今谁想让朕不要争的?”

朱慈烺扭头看向了堂下的众臣,但无一人敢应答,他们其实也和此时留守江北诸城的其他人一般,在犹豫,在判断,在选择。这就是人心,一旦他移跸南下,一旦散了,就很难再聚回来了。

“朕移跸中都,御驾亲征,无非就是争这一点人心,让天下人都知道,朕在迎敌,朕没有退却,朕更没有畏惧鞑子。

现在,清军还没来呢,你们就怕了,就想让朕直接退到扬州,甚至是南京,这难道就是大明的忠良吗?

难不成,这几日的军报,你们都没看到?不知道闯逆便是一退再退,从北京退到陕西,从潼关退到西安,最终把北方一京四省,全都给丢了吗?”

堂下的大臣们全都低下了头,一个个都不敢再出头,便是马士英,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说话。

他其实猜到了史可法的话会引起这样的后果,但还是将自己支持移跸扬州的想法说出来,为的就是清军南下,朱慈烺见识到后者的实力,心生退却之后,他能拔得头筹。

马士英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已经自认为十分了解朱慈烺,他知道对方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如果不能打一仗,不能看着麾下的大军惨败,是绝对不可能退的。

不过,越是这样,到时候后劲也会越大。只要朱慈烺看到大军惨败,今后恐怕再也不会说什么北伐决战了,那他和史可法主张的避战议和,便能在朝堂上完全占据上风。

当然,前提一定要是大明还在,朱慈烺这个陛下还在,清军没有成功拿下江南。

不然,他当谁的首辅?掌哪一朝的大权?

而朱慈烺看着这些人的样子,不想再和他们多费口舌,随即看向了常登贵,陈福,黄得功,刘泽清等人,开口问道:

“常登贵,你来说说看,天骑营和锦衣卫侦察到的军情,对与不对,清军可是真的有二十万大军?”

常登贵被点,随即出列,拱手抱拳道:

“陛下,臣以为清军绝对没有二十万强军,但十万强军,恐怕还是有的。而剩下的那十万大军,估计应该是近期刚刚收降的闯贼,以及河南,山东各地的乱兵。”

天骑营是常登贵亲领的,锦衣卫的指挥使是周世显,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说这份军情有误,只能是在此基础上合理解释。

否则那些文官们,一定会揪着这个问题,不断攻击锦衣卫,甚至攻击殿前军。这个时候的文臣,还真的有心理变态,在这种事情上,以受罚求名。

“说下去!”朱慈烺语气缓和了许多。

“据臣所知,鞑子全族之丁口,也不过十万,此番又分为了阿济格和多铎两路大军,每一路恐怕只有四五万真夷,再辅以三五万蒙汉丁口,数万北边降军,如此便是此前探得的十数万大军了。

而此番西征,清军必然有所损耗,河南各州府,均有坚决抗清之忠良,清军也必定要留兵驻守,多铎最终能带到南直隶的,应当不到十万精锐。

至于剩下的乱军,降兵,估计甲胄都没有,比许逆此前聚拢起来的那些人好不到哪里去,臣觉得根本不足为惧。”

战争最难的,很多时候就是情报分析了,特别是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如何分析出正确的情报,把原本就紧张的兵力,用到刀刃上,关乎着战局的成败。

在朱慈烺身边那么久,又有锦衣卫大半年来搜罗的情报,常登贵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分析的基本准确。

其实,朱慈烺那么坚定,便是因为他很清楚,多尔衮有洪承畴协助谋划南征,分得清楚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谁,只要李自成还没死,顺军主力还没有覆灭,南下的只能是多铎。

而多铎麾下的精锐兵马,不过六万,剩下的那些,都是裹挟的乱兵,战力和如今江北各城的青壮差不多。

对此,朱慈烺凭借着后世的记忆,是谨慎分析过的,多铎麾下应当只要三万余满蒙八旗,两万余汉八旗,孔有德,耿仲明两部合计五六千人马,在没了许定国的投靠之后,收拢到的河南诸军,估计不会超过五万人。

换言之,清军真正能战的兵马,其实只要六七万,剩下的只是来凑人数,壮声势,或者是攻城时填沟的,此战他完全有胜算。

“陈福,你觉得呢?”

“臣亦是如此!”陈福对清军并没有太大的畏惧。

“黄得功,你呢?”朱慈烺又接着问道。

“臣也一样!”黄得功同样不怕和清军对战。

“刘泽清,你来说说!”

“臣觉得常总兵说得对,清军此番定是虚张声势,事情皆在陛下的预料之中。”刘泽清见状,也当即顺应潮流。

“史阁老,马阁老,你们觉得朕的这些大将,说话能不能信?”朱慈烺问完武将,随即转向了这两个朝堂上避战议和的风向标。

“朕今日就把话撂在这里了,只要中都还在,朕就绝不后退一步,若是谁再敢胡言乱语,动摇军心,别怪朕不客气!”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洛阳锦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