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124章 九江迎驾

第124章 九江迎驾(1 / 2)

第124章九江迎驾

朱慈烺虽然在船上,但这并不妨碍他及时处理各省呈递上来的紧要政务,只不过是传递政务和军情要件的驿卒和塘马,要追着西进船队罢了。

但大明可不是只有江南一地,江西,湖广,川贵,此时的战略意义同样重大,朱慈烺越靠近九江,湖广和川贵等地传递来的军情要务,也就能越快到他的手中。

陈福再次告退之后,朱慈烺便立马开始忙起了战后的事宜,这场大战的结束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另外一场大战的开始。

此前的半个多月,他已经下令路振飞基本安排好了江北的布防,兖州,豫东等地的百姓,义军,很快就会撤入淮北各地,殿前军,京营各部,也会回到驻地,继续整训。

而与此同时,兵部正在着手招募新兵,户部也在抓紧调集钱粮,这一次朱慈烺打算将殿前军扩充为中,左,右三军,兵马扩张到近三万,京营则是还要再增设三个营,兵马增至两万余。

当然,这些新兵招募之后,还需要经过军务司的训练和选拔,而户部调集来的钱粮,也需要从后勤司对接,再有后勤司发放各军。

除此之外,军法司,教导队的军官们,职权也同样在军中迅速扩张,朱慈烺要通过这次扩军,完成这两支新军内部,基本职权体系的正式确立。

而淮北那些屯堡建立之后,朱慈烺也打算在那里建立屯堡农兵队,取代原本的地方卫戍部队,以有恒产之乡人守乡土,同时也能安置那些因伤退伍的老兵,让他们担任训练军官。

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计划从招抚的顺军余部那里,挑选出一两千精锐士兵和军官将领,用来补充殿前军和京营的老兵缺额。

朱慈烺虽然已经搭起了一个框架,但所有的一切,实际上都还只能算是草创阶段,他现在最缺的就是具有战场检验的野战老兵。

在专业的训练军官团组建之前,军队的生产流水线便不算建立,如果没有身经百战的老兵教导,那些新兵是很难快速学会打仗的,一上到真的战场,便会暴露出致命问题。

左良玉集团确实也有不少老兵,但他们的习气太坏,东路顺军是李自成麾下的精锐,大多出身陕兵和中原明军,经过了李自成的整顿,军纪上的表现要远好于明军。

在原本历史上,除了郝摇旗部,顺军各部不到迫不得已,都不会滥杀无辜,便是郝摇旗,也是因为缺粮。

而这些顺军将领都没有自立的念头,李自成一死,朱慈烺只要愿意,想要收编他们不难,难的是如何发挥出这些兵马的实力。

新军的组建,顺军余部,左军各部的收拢降伏,自然是第一要务,但这背后最关键的,其实还是钱粮,没有足够的钱粮支撑,这些都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对于朱慈烺和此时的南京朝廷来说,钱粮问题,除了节流之外,最重要的是开源。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大明的税制改革。

但税制改革的前提,是吏制和军制改革,朱慈烺需要先掌握基层的官员和将士,才能真正将税收上来。

其实,早在崇祯时期,大明便开始想方设法收取商税了,但基层的官员早已经贪腐成风,那些太监更是为祸一方,最终就是“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的临清钞关,一年也不过收上来数万两白银。

但实际上,临清在万历年间,便已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位列江北五大商埠之一,在崇祯十五年被清军大屠杀之前,周边人口近百万,不可能只收上来那么点银子。

换言之,朱慈烺只要能真的把这些税收上来,单单是商税,恐怕就能多出一二十倍,数百万两,那他扩军所需的钱粮,便不缺了。

“江淮保卫战”历时大半年,殿前军,京营,还有江北的卫戍部队,都有不小的伤亡,那些因伤退伍的士兵,经历过实战,大部分也都是精锐,除了用来训练屯堡农兵之外,朱慈烺自然还有其他的用处。

在战后抚恤的过程中,他准备将那些虽然因伤退伍,但依旧具有一点战斗力的士兵搭配上一批将士,组成税课司营军,专门负责商税的征收。

朱慈烺既然要以军队为基本盘,自然要把这些肥差分给军队,屯堡的农兵军官如此,税课司营兵,同样如此。

如果不赋予这些军队内外的将士们,体制中的权力,那他们便永远没有能力拥护朱慈烺这个厚待他们的皇帝。

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士兵的地位和荣誉,朱慈烺还打算在此后回到南京之时,为军中的将士们授勋,具体勋章的设计,他同意吩咐了下去。

长江江面上,这支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逆流而上,朱慈烺每日都忙得不可开交,东西南北各地的政务军报,犹如雪一般,飞到了他的御案之上。

与此同时,随着一批批塘马在来回传递奏章和圣旨的同时,将朱慈烺所在的位置汇报到九江城的督师府中,何腾蛟也随即开始了迎驾部署。

不止是何腾蛟,袁继咸,傅上瑞,严起恒,章旷等一众文官,还有左梦庚,马进忠,金声桓,李国英,徐勇等一众武将,也纷纷齐聚九江城,准备迎驾。

大明的皇帝陛下亲临九江,他们自然不敢有任何怠慢,何腾蛟甚至还筹措了一批钱粮,给那些闹饷的士兵下发了拖欠的赏赐。

阿济格撤走之后,何腾蛟对江西各地的大户富绅们,便也就没了当初的客气,不仅加紧征收欠税,还创造出了种种增收之法,张罗罪名,罚金免审还只是前菜,要求各地富绅自愿捐赠军资,才是重头戏。

毕竟,这些地方的大户商绅们,几乎没有哪一个是干净的,江西蓄奴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在崇祯初年,便发生过好几起奴仆和密教结合的起义,几年都没清剿干净。

何腾蛟倒是想要利用这些明显违反了大明律的罪行,收拾那些乡绅,若是能把前面几年的欠税收上来,他就不缺钱粮了。

但问题就在于所有人都不干净,何腾蛟抓几个典型可以,但想要全面摊开,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大明的官僚体系在经过了一年多的恢复,许多旧官僚重新占据要位,此时又是朝野内外,盘根错节,何腾蛟这一番折腾下来,还没开始大干特干,取得成果,便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要知道,那些乡绅富商们的子弟女婿,可都在朝中地方为官,最差的也有那么几个举人高官同年,何腾蛟这个督师遇到他们的联合反击,也得好好斟酌斟酌事情能不能办了。

他这个督师在战时掌握军队的时候,权势滔天,做任何事情都能名正言顺,可现在不同了。

这也就是朱慈烺要倚靠军队的力量,组建税课司营兵的原因,他若是用原本的旧官僚,处境会和何腾蛟一样。

下面的人不是不办事,但总能有办法拖延,只要这么来来回回几次,那便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了。

而所谓的欠税征收,同样可能使得乡绅将负担转移到佃户身上,最终爆发农户起义的问题,何腾蛟若是想要他的乌纱帽,很多事情便办不得。

大明身上的历史包袱太重了,身为朝廷,又不能轻易掀桌子,何腾蛟在此时的明廷,已经算是干臣,但江西对他来说,还是一团乱麻。

当然,他这个督师,终究是有些手段的,根本问题虽然解决不了,可搜刮一些散碎银两,暂时应付一下讨饷的军队,则是绰绰有余。

何腾蛟自然清楚朱慈烺知道闹饷的事情,他也没想着把事情遮掩过去,这样的事情,他非但不会遮掩,还要好好整治一番。

但他必须要在朱慈烺面前,做出尽力的样子,而不是任由事情发酵,这是忠心问题,在他看来要比能力更重要。

他今后更进一步,甚至取代李邦华,成为内阁的首辅,除了能力之外,最关键的还是忠诚!

很快,随着一艘带着圣旨和几名殿前军军官的福船停靠九江城北面水关的码头上,圣驾抵达的具体时间,也正式确定下来。

何腾蛟当即带着包括袁继咸,傅上瑞,严起恒,章旷,左梦庚,马进忠,金声桓,李国英,徐勇王允成,马士秀在内的一众文武官员,早早就在码头等侯,还组织了上万军民迎驾。

赣北虽然也经历了战事,但阿济格袭扰示威一番,便撤走了,并没有淮北那般直接杀成了一片白地,这也是何腾蛟十分得意的地方。

他从身后上万军民组成的迎驾大阵收回目光,这个时候已经是夏季,天亮的很快,塘报上虽然说圣驾是午时才到,但他还是要求所有人天一亮就立刻集合在此等候。

那些文臣和将领们,都是乐此不疲,但九江府城的军民,就受苦了,他们从十天前便开始准备迎驾,昨夜到现在,更是一刻都没有休息过。

而此时,袁继咸趁着此时朱慈烺未到,周围都是同僚,对着刚刚从远处收回目光的何腾蛟,愤愤不平道:

“云从,马进忠那厮,真的是越来越跋扈了,若是再不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他恐怕就要骑在你我头上作威作福了。”

不过,何腾蛟闻言,却神色不动,甚至还板着脸,缓缓道:

“季通,你若是想为左梦庚说话,那就大可不必了,陛下明察秋毫,咱们的一举一动,都在锦衣卫的眼里,便是你我,还有禧徵,震生,于野一起为他说话,也注定是不管用的。”

最新小说: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 撩遍顶级哨兵后,我被全星际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