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庆功宴
深夜,如今已然成为了朱慈烺临时行宫的荆州知府衙门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朱慈烺,堵胤锡,吴晋锡等人凝重的神情。
“湖广这些年来天灾人祸不断,单单是衡州,宝庆,常德等州府,便足以轻松安置二三十万户,重庆等州府也是人口凋零,安置高一功,田虎,杨彦昌三营兵马的家口倒是不成问题,只是闯军九营足足有三万余甲兵.”
堵胤锡拱手抱拳,眉头紧锁,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关于李过,高一功等闯营将领麾下兵马的情况。
“闯军诸营从陕北一路逃亡到湖广,沿途损失惨重,许多士兵都是身心俱疲,据臣这段时间的巡查来看,这些士兵得知李自成命陨九宫山之后,对前途十分迷茫和不安,若非陛下领着大军助战,攻下荆州,连连击败清军,闯军恐怕难以重振士气。
不过,闯军在山海关大战之后,精锐损失惨重,许多新征入伍的战兵缺乏训练,一路南逃,辎重损失惨重,粮草匮乏,特别是建制打散之后,李过,高一功等人沿途裹挟了不少精壮,充斥军中,这让许多营伍丧失了野战的实力。
这数万精壮,就算只挑选三万精兵,想要按照边军的标准,全部装备起来,也不简单,特别是火枪火炮,基本要全部替换,其中至少要新增火枪五千杆,才达到陛下的要求。”
朱慈烺听罢,点了点头,他深知要将这支残军整编成一支能够与清军抗衡的精锐之师,绝非易事。
这不单单是确保军队的粮食供应就可以了,还必须保证军队脱产,以便能拥有充足的训练时间,而兵甲火器的装备同样必不可少。
换言之,面对郑四维和王体忠的兵马,朱慈烺敢全面出击,甚至只派出了闯军诸营,面对阿尔津和高第的精锐时,他就选择了“以守代攻”,便是因为当前湖广的明军虽然兵多将广,但根本不具备与精锐清军大规模野战的实力。
而不久之后,南下湖广的极有可能就是八旗军主力,战力可就不是阿尔津那几千驻防八旗和高第的兵马可比的。
“朕知道,要将当前的闯营整编成一支纪律严明,作战有序的军队,不容易。但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重新整顿军纪,特别是淘汰老弱,仲缄你都可以大胆去做。
若是有阳奉阴违,甚至公开抵触的,朕亲自处置,清军没多久就会再度南下了,大明已经没有时间了。”
朱慈烺其实早就听懂了堵胤锡话里的意思,他很清楚对方只是摸不透自己的心思,所以一直不敢下狠手。
“闯军目前所装备的武器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火枪火炮等问题,朝廷会拨出专款,用于购置兵甲火枪,但是粮草方面,就需要湖广自筹了。
不过,现在时间恐怕还是来不及的,除了李过麾下的核心精锐外,其余各营兵马的装备更换,只需要最低限度保证接下来的防御大战即可。”
“是,陛下!”堵胤锡拱手抱拳道。
“现在李过和高一功都配合朕的整军计划,那整顿清点之事,便不会困难,其他的你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便好,朕会让陈福配合你,他一年前就将凤阳标营整训成了精锐,在这方面能力很强。”
朱慈烺知道,堵胤锡的本事不止这个,在原本历史上,他甚至以一己之力,成功清点了“忠贞营”的兵额,并由此确定拨给的粮草饷银。
只是,那个时候,隆武朝廷危在旦夕,而湖广又是何腾蛟主事,忠贞营的钱粮,其实大部分都需要自筹,在鄂西,夔东的穷山僻岭,维持数万兵马,李过,高一功已经是天大的本事了。
而何腾蛟,则是同亲信章旷沆瀣一气,先是收罗湖南省内的那些害民有余,抗清无心的黄朝宣,曹志建,张先璧,刘承胤等军头,后来又不惜代价招兵买马拼凑自己的“嫡系”,想要借以扼制和排挤大顺军。
只能说,闯军各部打仗是要更强,但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却大大不如何腾蛟等人,如今何腾蛟面对的是左梦庚,马进忠,金声桓等人,根本就不能耍横。
毕竟,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演什么聊斋?
当然,最终何腾蛟,章旷等人也自食恶果,那些所谓的“南人”,纷纷乘机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但除了危害地方外,一无足恃。
而原先主张用“南人”排斥“响马”的章旷,眼看这些“南”将割据自雄,连督,抚也指挥不动,又随即向何腾蛟建议道:
“用北人不如用南人,用外镇不如用亲兵。用亲兵自强,自强则可以弹压响马,驾驭外镇。此壮威制胜之术也。”
何腾蛟在军事上,其实也是纸上谈兵,十分欣赏章旷的意见,随即派人分别从广西,贵州等地召募兵将,很快就拼凑成了一支三万多人的“督标”,“抚标”亲军,其将领有吴承宗,姚友兴,龙见明,覃裕春,满大壮,胡跃龙,向登位等人。
只不过,这批乌合之众既弹压不了“响马”,也驾驭不了“外镇”,不仅丝毫没有增强湖南的抗清实力,反而白白浪费了可以供养数万强军的钱粮。
朱慈烺自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闯营这样的“强兵良将”,还是得配堵胤锡这样的“贤臣”,何腾蛟便和左镇这些老油条斗去。
而堵胤锡其实早已经将整编闯营的问题一一梳理清楚,心中更是早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甚至学着殿前军,促成军中教导队的成立,对士兵进行忠君爱朝廷的思想教育,他都已经有所规划。
在经历了“荆州之战”,看到左镇各营服服帖帖,甚至阿尔津,高第等清军都完全按照朱慈烺的计划行动之后,堵胤锡早已经相信,只要有朱慈烺的支持,他就一定可以将顺军整编成一支强大的军队。
他这几日巡视各营,清点兵额的时候,便清楚感受到了朱慈烺在闯营将士们心中的地位。
原本,帝王在这个时代,就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一个亲自领兵打败了强敌,并让众将士吃饱饭的皇帝,声威更不用说。
这些闯军的将士们跟着朱慈烺打了一场胜仗之后,早已经心服口服,他们这可不仅是对轰城的大炮佩服,更不是简单的畏惧。
毕竟,当初跟着李过,高一功,围城一个多月,打不赢不说,还吃不饱饭。而陛下来了之后,又能打赢,又能吃饱,还能得到赏赐,这可是他们这一年多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其实,李过,高一功,还有各营闯将,如此配合清点兵额,很大程度上也是注意到了军心的变动。
堵胤锡继续汇报着军情,一番思索之后,很快就向朱慈烺推荐了闯营中几个领兵打仗经验丰富的将领,由他们具体负责整编之后,闯军的训练工作。
朱慈烺对此并没有过问太多,只是要堵胤锡多和李过,高一功商议,该放权的时候,他自然不会吝惜。
随着庆功宴的临近,荆州城内,很快便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闯军中的工匠们正在新建起来的工坊中,加班加点地修补赶制缴获的兵器和盔甲。一艘艘运输船只沿着湘江流域北上,这是湖广的地方官员们,筹措的粮草和军资
大战虽然刚刚结束,但湖广上下,此时已经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准备。
堵胤锡在朱慈烺这里得了准信之后,很快清点完了各营的兵马,最终将军中的四万多精壮民夫,还有一万多老幼弱,全都划分了出来,其中大部分都安排成了卫戍军和耕战结合的农兵。
到这时,万众瞩目的庆功宴,也随之拉开了帷幕。
荆州府城临时行宫的大门前,卫兵林立,附近的街道已经被全面封锁,只有湖广受召而来的文官和武将们,可以进出。
这些卫戍的士兵全部来自于林昌福统领的御营,他们每一个身上都披着锃亮的铁甲,腰佩厚背戚刀,头上还戴着一顶竖立着白色长缨铁盔,威武异常。
而临时行宫的院子里,现在已经站满了从湖广南部各州府赶来的文官,还有闯营和左镇的将领们,他们几乎都是天一亮,就赶到了院子中等候,最早到来的几人已经等了快两个时辰。
如今,这些文官武将们,正各自为营,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交换着自己其实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消息,院子中不断传出了嘈杂说话声。
在堵胤锡的治下,湖广的文官们倒是少了些争权夺利,而那些无能的武将们,也基本上没有得到重用,官员之间整体上是一片其乐融融的状态。
这自然少不了朱慈烺放权的影响,特别是两军交战的非常时期,地方督抚大臣不仅掌握着地方官员的任免调度权力,甚至还掌握着生杀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