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142章 加官进爵

第142章 加官进爵(1 / 2)

第142章加官进爵

“良将李锦,高一功,田见秀,刘芳亮,袁宗弟,张鼐,郝永忠,刘体纯,王进才等,原系分守西北,倾慕英主,悔罪投诚,转战千里,杀虏逾万,能已见矣。

及臣单骑入营,貔虎之士不下数万,吴楚秦晋直欲以气吞之,此真百战雄师,天留之以资陛下,强大明也。

陛下仁德神武,不糜一饷,不杀一人,既免湖南百万生灵涂炭,又坐收数万精兵之用哉,大明中兴可待也!”

堵胤锡在台上亲自宣读了朱慈烺对于闯军各部的册封,眼神锐利,面色威严,声音更是无比洪亮。

李过,高一功分别受封兴国侯,益国伯,李过挂龙虎将军印。同时,李过赐名为“李赤心”,高一功赐名“高必正”,赐所部闯军号为“忠贞营”,下分左右两军。

而闯营西路军的田见秀,刘芳亮,袁宗弟,张鼐等人,也纷纷受封伯,子等爵位,其中田见秀受封护国伯,赐名“田忠明”。

如此一来,闯营东西两路大军数万将士的职位和权力等级体系,便重新确立了起来,郝摇旗,刘体纯,王进才三部人马,则是编入了明军的体系中。

闯营各部都在“荆州之战”中立下了不同程度的功劳,这给了朱慈烺充分的封赏理由,足以封住那些文官们的嘴。其中,李过,高一功,田见秀等人,还能破格封赏。

而堵胤锡这个湖广巡抚,则是因为招抚之功,加封了东阁大学士兼兵部侍郎,仍然统帅湖广的军队,朱慈烺还把原本属于王应熊治下的重庆,划拨给了湖广。

李过,高一功,郝摇旗,刘体纯,还有原本的巡抚标营,岳州团练,也都在他的统制下,吴晋锡新封右副都御史,作为监视和制衡,逐步脱离军事指挥。

庆功宴上,每一道册封的圣旨都无比隆重地宣读而过,这使得朱慈烺在地方官员的心中,又多增加了一份威严,这是他一直寻求的影响力。

在朱慈烺的册封赏赐中,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他都会亲自审查,以确保地方主要官员的任免权力,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不过,大明这艘古老的巨轮,实在太过庞大了,他一时之间还无法全面修补改装,湖广的大部分体制,依旧延续着旧秩序,并没有和江南一样,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了如火如荼的改革。

毕竟,江南现在已经基本稳定了下来,但湖广却还远没有经历过一次决战的考验,特别是大明在这些地方的力量不足,如今突然吸纳进那么多外部势力,需要一套成熟的体系去驾驭,以确保不出问题。

且不说李过,高一功和田见秀,刘芳亮和袁宗弟,郝摇旗,刘体纯等闯营的兵马,就是左梦庚,马进忠,金声桓,徐勇这些左镇将领,也都有着各自的私心。

因此,朱慈烺在江西,其实也同样是这样的处置方式,何腾蛟手握大权,而浙江,两广这些地方,因为远离前线,他反而可以开始着手改变。

随后,他又按照“荆州之战”前后,各部功劳的大小,官阶的高低,对闯军各营将士赐下了丰厚的奖赏,金银绸缎固然不多,但田地府宅的赏赐丰厚程度,远超将士们的预期。

这些土地虽然许多都已经荒废超过两年,但灌溉便利,同时朱慈烺还承诺了官府一定会在秋耕抢种时,拨给耕牛农具,下发种子,同时恢复水利。

在有效的治理之下,湖广这些已经开发了数百年的土地,很快便又是上等的良田肥地,相比起西北来说,自然丰厚。

等到军队的赏赐宣读完毕之后,湖广各州府的文官们,也基本上得到了嘉奖和晋升,内院中的一众文臣武将,随即朝着朱慈烺下跪行礼,高声道:

“吾皇隆恩,臣等无以为报,定誓死效忠,驱除鞑虏,恢复江山,中兴大明!”

喊声回荡在临时行宫内院,“庆功宴”的气氛也随即进入了高潮,热烈而欢快,一众文武觥筹交错,谈笑风生。

随着朱慈烺彻底改变历史车轮的方向,带领着大明,迈进新的时期,他们的前途也将更加光明和远大!

而“庆功宴”之后,整个湖广原本混乱的官僚体系,都正式明确了各自的职能和归属,大明官僚体系的行动效率,也随之迅速提升。

强大而严密的组织,从来都是政治军事行动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朱慈烺此番将闯军纳入大明的体系,获得了大量的军队和人口,也使得湖广因为战乱抛荒的大量土地,重新变得有价值。

他通过军队体制,政治制度的调整和对贤能的任用,确保了湖广治下,各方势力的平衡,在大明严密的制度约束下,任何将领和官员都没有造反夺权,割据一方的机会。

闯营的整训虽然不彻底,但随着军权,财权和人事权的逐步分开,堵胤锡这个强有力的督抚大臣,完全有能力将它们整合到一起,以确保整个体系的运行效率。

在“庆功宴”结束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大明治下的整个湖广,都是一片忙碌,同时也是一片欣欣向荣。

堵胤锡在此前一年多的时间里,早已经培养起了自己的班底,这是他掌控湖广的关键。经过此前一年多的调整磨合,各州府各衙门很快就适应了新的调整和局势,特别是那些被派往常德,荆州,重庆管理新设屯堡的官员。

不过,屯堡关系重大,涉及到数个州府的钱粮转运和对接,其中的利害关系,特别是原本就存在各衙门之间的利益纠葛,使得扯皮踢皮球,不可避免。

但这在大明臃肿的官僚体系中,从来都是不可避免的,朱慈烺和堵胤锡都早就想到了,屯田和军队粮饷的问题,从来都是特事特办。

这个时候,中央集权的体制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在特事特办的旨意要求下,虽然事情依旧在某些环节存在损耗,或者是难以确保畅通,但最终谁也不敢耽搁太久。

堵胤锡和吴晋锡等一众文臣,继续主理着民政和税赋等各项事务,湘西北和重庆等地的屯堡建设和各州府的税赋征收,徭役征发一样,都不容易,特别是想要从地方乡绅大户手中拿到钱粮,更是困难重重。

其中爆发的矛盾不断,地方州府的官员,并非时时都能解决,很多时候都需要堵胤锡亲自出马,才能压制住这些在朝廷有着复杂关系网的乡绅大族们。

不过,纵使有种种困难,湖广地方的屯堡建设,水利设施恢复,还有主要官道的修建,军队的训练,以及兵器工坊的建设,都陆续展开,湖广各地府库中刚刚收上来的银子,很快就如同流水一般了出去。

好在,经过堵胤锡的治理,这一年湖南各地的夏秋两季粮食,基本上都获得了大丰收,依托土地产出的赋税增加,大大提升了湖广的财政实力。

在堵胤锡的亲自治理下,在过去一年,各地州府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专门组织了工匠和农户,大力制造和推广农业生产器械,并修缮了大量水利设施,这些都使得湘江流域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长沙府,衡州府的河岸边,一座座工坊拔地而起,堵胤锡现在回到府城之后,又继续部署兵器工坊,并动员地方商人,参与麻纺织等作坊的建设,而各种利用水力的机械也正在制造,只等工坊正式落成。

这些提高生产力的器械,其实全部都是大明各地工匠原本就有实力制造的,只不过此前的大明,吏治腐败,地方官府不仅毫无作为,还横征暴敛,以至于这些能够提高生产力,对抗天灾的行动,官府从来没有展开。

而这个,考验的就是官府的组织力了,堵胤锡之所以是能臣,这便是关键所在。

在堵胤锡的计划中,秋收之后,修缮和恢复新修屯堡水利设施的行动,新兵和屯堡的农兵,都会参与,以确保在大战开始之前,完成这些浩大的工程。

与此同时,一个个新的税卡开始出现在长沙,湘潭,常德等州县的关键渡口,他们直接接管收编了各州县的牙行,直接开始商税的征收,以便从湖广的商业贸易中获得养兵所需的财源。

而李过,高一功,贺兰,刘汝魁,马重禧,张能,田虎,杨彦昌,郝摇旗,刘体纯等各营将领,此时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大营。

田见秀,刘芳亮,袁宗弟,张鼐和马进忠,金声桓,徐勇,李国英等人,同样纷纷开始收拾兵马,准备开拔前往赣北。

前者很快就将领着麾下大军,乘船前往江南,补充兵马和整训大军,后者则是接管已经整训了数月的军队。

闯营各将此时对朱慈烺的态度和看法,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慈烺对闯营的支持和信任,都是实打实的,除了要求整顿军队之外,并没有私下里耍什么诡计,这些都取得了原本还忧心忡忡,顾虑不断的闯营将领们的信任。

堂堂一国之君,朱慈烺根本不屑于耍那些阴谋诡计,也不认为靠那些阴谋诡计,削弱闯营,组建所谓的嫡系,可以击败清军。

这条路,何腾蛟已经走过了,输得彻彻底底!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朱慈烺有了自己的亲军,又收服了左镇,根本犯不着玩所谓的阴谋诡计,消耗自己的政治信用。

而李过,高一功也没让他失望,两人在朱慈烺准备离开荆州的时候,向朱慈烺详细汇报了以荆州为核心,从南漳,荆门州到监利的防御部署计划。

不仅如此,两人还亲自拟定的应对清军突袭和围攻的好几个预案,以及未来几个月,对承天府,汉阳府,荆州西面等地百姓的迁移计划。

高一功在向朱慈烺汇报完之后,立刻便领兵奔赴了重庆,准备接管这个扼制四川和湖广两省的战略要地。

最新小说: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 撩遍顶级哨兵后,我被全星际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