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143章 第二轮南征

第143章 第二轮南征(2 / 2)

与此同时,北京的睿亲王府内,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正目光锐利地扫视着面前的一众满洲亲贵。

为了确保第二轮南征的顺利进行,清廷在过去半年时间里,进行了全面且周密的战前筹备行动。

北直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的跑马圈地迅速展开,无数百姓成为满清的包衣农奴,而几十万明廷降军,也有六万余精锐绿营抬旗,使得汉八旗的丁口,翻了近两倍。

当然,为了分化北地明军,控制住这些新汉八旗兵马,多尔衮还将一万余包衣兵也抬旗了,并大力提拔辽东出身的汉将。清军入关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些利益相对于满清在辽东的奴隶庄园统治模式而已,根本取之不尽,使得多尔衮可以在不触及满洲亲贵的前提下,用土地和奴仆,收买那些明军降兵降将。

朱慈烺在南方的数场大胜,已经为他们打出了巨大的价值,使得他们得到了清廷的重视和优待,否则这些兵马便会和原本历史上一样,因为清廷的不公对待,连连起事!

不仅如此,清廷还加大了对北方六省剩余的自耕农和各乡绅们的税收力度,同时象征性举行科举制之后,便采取捐买的形式,向汉人乡绅和商人兜售官爵,以充实国库,为南征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

由于此前招降了几十万明军,清廷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征兵活动,扩充军队规模,反而还要和朱慈烺一样,淘汰老弱,改编成卫戍军,并从蒙古征集战马和骑兵,从朝鲜征召火枪兵,以弥补八旗大军在兵力上的不足,同时减少那些绿营兵在任何一场战事中的影响。

于是乎,原本应该在明年才爆发的,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腾机特等叛奔喀尔喀事件,因为清廷在南方战场的失利,以及对蒙古部落的剥削加重,提前爆发了。

不过,多尔衮为了给多铎重振声威的机会,让顺治封他为扬威大将军,偕同承泽郡王硕塞,于克鲁伦河集外藩蒙古兵,追剿腾机斯,很快便取得大胜,班师回朝,并顺利获取了数万匹战马,还有无数牛羊。

而在洪承畴等一众熟知历史的汉臣辅佐下,多尔衮其实已经意识到了明帝已经在江南站稳脚跟,想要灭明,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因此,为了第二轮南征的最终胜利,清廷在大运河沿线,以及襄阳等汉江沿线重镇,设立了大量粮仓,囤积粮草,并组织大批包衣和民夫运输粮草和军需物资。

为了保证粮草运输的安全,清廷还在沿线驻扎了大量绿营军,并征召大量民夫,加强了对运河和官道的维护,以防止义军,甚至是明军的袭扰。

而为了提升汉八旗的武器装备水平,清廷借助汤若望等传教士,加紧制造火枪火炮,并加强看汉八旗的火器训练,以提升其作战能力,对抗明军强悍的火器部队。

除此之外,清廷还往南方派遣了大量间谍,扮演着各种身份,深入刺探明军的部署和军事情报,并收买明朝官员,对长江流域的地形进行了勘察,以便制定合理的作战计划。

甚至,一些经验丰富的间谍,还伪装成行商,混迹于市井之中,散播各种传言和消息,企图以此都要南方的民心。

同时,清廷还加强了对北地各省乡绅士大夫的控制,以防止他们暗中支持明朝,并试图组建水师,不过最终没有落实。

经过数月的准备,清军已集结了大量的兵马,粮草和军械装备,几乎做好了南征的准备。

“我大清入关不到两年,便已经平定为祸北地各省十数年的流寇,但如今窃明之逆贼仍在南方负隅顽抗,甚至还勾结闯贼余孽,此番本王亲自领兵南下,必定要一举荡平南方,统一天下!”

多尔衮朝着面前的一众满洲亲贵高声道,他看起来十分自信,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而一众满洲王爷贝勒,贝子们,纷纷附和,他们此时对于八旗军的战力,依旧充满了信心。

“摄政王英明!我大清兵强马壮,定能势如破竹,横扫江南!”

“南方明军除了少数家丁,不过是乌合之众,绝对不堪一击!”

“此番趁其在湖广立足未稳,以精锐马甲突击,以红衣大炮强攻,定能如同当年在辽西一般,破了南人的所谓坚城固守之法。”

“没错,南方富饶,每攻下一处,都能就地取粮征丁,绝对比辽西的那些堡垒好打得多,围困时间长些,也不成问题。”

“.”

多尔衮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济尔哈朗,下令道:

“郑亲王,你留守京城,负责处理后方的政务,确保各地稳定。”

济尔哈朗闻言,心中虽然有所不服,但也只能躬身领命。多尔衮通过跑马圈地和一系列赏赐,已经成功收买了大部分八旗贝勒,贝子,他现在毫无反击的实力。

他心中很清楚,留守京城不仅难有功劳,还不轻松,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政务不说,还要防范明廷残余势力的反清活动。

但济尔哈朗现在完全处在政治斗争劣势之下,他对此毫无反抗之力,就如同豪格一样。今日两人一起到了睿亲王府议事,明知道不妥,但还是不得不来。

而多尔衮见济尔哈朗屈服了,随即又转向了豪格,道:

“肃亲王,这一次你率军西进,驻扎陕西汉中,防范四川的西贼北上。”

豪格闻言,也随即和济尔哈朗一样,抱拳领命,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对多尔衮的不满若隐若现。

他自认为战功赫赫,理应取代无能的多铎,前往湖广,而不是被派往偏远的汉中。但和济尔哈朗一样,豪格也被多尔衮三兄弟排挤。

不过,他也很清楚,如果不是多铎在“凤阳之战”中失利,阿济格也被阻击在了九江,他恐怕连这个机会都没有。

“吴三桂,你随肃亲王一同前往汉中,协助防范西贼。”多尔衮的目光随即落在了吴三桂的身上。

吴三桂心中一凛,他知道这是多尔衮对他的考验。他投降清廷以来,虽然屡立战功,但始终没有得到对方的完全信任。

但他也很清楚,这更是一次精心的算计,若是自己有反意,豪格所领的大军首当其冲,同时又能确保歼灭自己,对多尔衮来说是一箭双雕。

“奴才遵旨!”吴三桂恭恭敬敬领命道。

其实,吴三桂在得知南京朝廷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内心深处隐藏着的那一丝对故土旧国的复杂情感,一直在不停涌现。

换言之,他既希望能够立下战功,获得清廷的信任,同时也对明廷怀有一丝难以割舍的情感。

在原本历史上,吴三桂是看到了清军势如破竹,明廷无可救药之后,才下定了决心效忠清廷,现在因为朱慈烺的出现,他的心境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

而后,多尔衮环视面前的一众王爷贝勒,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多铎的身上:

“豫亲王,你和明军作战的经验最为丰富,到时随本王一同南下,攻下岳州,九江,而后直取南京!”

多铎拱手抱拳应了下来,但随即又上前一步,眉头微皱,欲言又止。

他和朱慈烺真的交过手,知道对方不好对付,但现在所有人都轻视朱慈烺,轻视南方明军,以为凤阳之战大败,只是他的指挥不对,耽误了军情,完全就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多铎,有何疑虑,直说便是了!”多尔衮见状,板着脸问道。

多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冒着被身边这一众王爷贝勒取笑的风险,开口道:

“摄政王,湖广之地,比之江淮,水网更密,而明军水师强大,恐怕难以速胜。不如先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待时机成熟,拔除荆州,岳州之后,再一举攻占湖广。”

多尔衮听罢,脸色随即变得凝重起来,多铎所言并非没有道理,湖广恐怕不好攻取。佟养和这段时间已经传回了大量紧急军报,无不是关于湖广明军加强戒备,水师日益壮大,严密防守的。

其实,对于南方明军的实力,多尔衮一直都是捉摸不透的,阿济格无比轻视,多铎又好像无比畏惧,洪承畴的分析,更是漏洞百出。

而这也导致了多尔衮的信心起伏极大,他缺少皇太极那种在一开始就看透真相的敏锐判断力,心神也十分不稳。

不过,比起其他满洲亲贵对于明军的蔑视,他又保持着理智,并且能够不断根据情报,调整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固执己见。

这正是多尔衮最难对付的地方,也是他在原本历史上,能在“山海关之战”后,指挥清军短短一年鲸吞北地,江南,湖广等精华之地的原因。

过了好一会,多尔衮才沉声道:

“明军的实力,绝对不可低估,但也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让佟养和加强情报收集,本王要仔细研究明军的部署。

至于此轮南征,必须按计划进行,等到各部兵马集结之后,立刻开始行动!”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洛阳锦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