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150章 最危险的情况

第150章 最危险的情况(1 / 2)

第150章最危险的情况

南京城的水关内外,到处都是成排成队的民夫和士兵,江面上樯桅如林,数以百计的大小舟船正在进出,从下游而来的商船,粮船中吐出了大批货物,还有不少运兵船正扬帆起航。

自从阿济格在山东发动突袭开始,定武朝廷从内阁到六部,甚至还有新近重建的五军都督府,便开始了联合行动,从福建,浙江等地征召转运来了十几万精壮民夫,把江南打造成了一个十分高效的后勤基地。

长江下游水网密集,城镇密布,地理位置优越,条件极佳的优良港口更是数不胜数,这也为大明运兵备战,减少了巨大的运输成本。

如今,江淮还在大明的手中,而整个南方又没有和原本历史上一样,经历过大屠杀,单单是浙江,便有数百万人口,大明的人力此时还十分充足。

在朱慈烺的部署下,兵部,户部,工部联合行动,了大半年的时间,最终完成了应天府几大兵营周边的港口和仓库建设,并在最后一个月,通过紧急征调来的十几万民夫,将大战所需的绝大部分物资搬运到了船上。

而在江西和湖广,同样有两广征调来的十几万民夫,在集装箱发明之前,即便到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码头的效率都不高,一个发达的港口工商业城市中,搬运工人往往占着很大比例。

赣江和湘江水系本身并不联通,而珠江水系和湘江水系,只有一条运力十分有限的灵渠沟通,三省之间的运输成本极大,这也就导致了两广无法有力支撑江西和湖广的军事行动。

朱慈烺此番领兵西进,其实也受到了这样的限制,他可以迅速支援赣北,但支援湖广,却需要十分谨慎,数万精锐兵马在保持战力的前提下,顺利穿过罗霄山脉,可不是一项小工程。

为此,在大战开始之前,江南便已经分批转运物资到南昌等地存放,然后再利用赣江,走萍乡-醴陵一线,调运到长沙,这能大大降低清军围城强攻和明军兵马调动带来的后勤压力。

而且,由于长江的阻隔,以及赣北,荆-岳防线,江淮防线的构建,清军的侦察无法深入,朱慈烺的练兵行动和储备战略物资的计划,都秘密进行着,这对于他隐藏自己的防御计划十分重要。

朱慈烺此时正在码头边上的仓库视察,大军的粮草和辎重不可能一次性运到赣北,还需要在这些地方储存一段时间,因此他点名了要来查看最新建设的仓库。

林昌福和周世显领兵开路,朱慈烺带着一行人骑在马上,沿着新修的官道一路疾驰,路上无数肩扛手提的民夫和披坚执锐的士兵交错行走,两者的队列和姿态都差距巨大,一眼就能分辨出其中的不同。

而仓库前方的河道中,无数体型颇小的平底船正在缓缓行进,往来不绝,边上那些拉纤的民夫喊声此起彼伏。

在仓库门口迎接圣驾的,是户部仓部司的郎中,他和手下的一众官员见到朱慈烺之后,匆匆下跪行礼,脸上都露出了激动的神情。

而后,这些官员又依次拜见了高弘图,陈福,张煌言等人,并对仓库中的军资储备和管理情况,做了简要的汇报。

朱慈烺一边听着汇报,一边挥手让张煌言带来的军务官员开始查账验货,以确保后方的军队物资不出现纰漏。

“军务司和后勤司这边,已经做好了计划,只要港口和仓库不出问题,江南各州府,还有福建,浙江等地转运来的军备,粮食,衣等物资,便可以在未来三个月内,悉数运抵赣北,现在部分粮草和军备已经启程,正在途中。”

在教导总队和军务司的军官们查验完账目和货物的时候,张煌言也随即朝着朱慈烺拱手抱拳,介绍了军务司和后勤司的计划:

“另外,南昌等州府的沿江仓库,也都已经完成了建设,那里将会提前储存进大军补给所需的部分粮食,特别是军备。

等到大战开始之后,那里的粮草和军备将会成为殿前军和京营最重要的补给,根据五军都督府的指示,增援湖广的运输线路,将以南昌为核心枢纽。”

朱慈烺听罢,点了点头,满意道:

“南昌是个好地方,尤其是对当前的战局来说,无论最终清军选择主攻哪个方向,南昌的物资都能迅速运抵另外一边,不需要受到湖面风浪的影响,也没有危险。”

南昌是他进军湖广的重要节点,萍乡和醴陵只是通道,而有了赣北各州府的阻隔,清军并不容易探查到南昌的兵力物资转运情况。

要知道,五万装备精良的大军,还有为了运输物资,集结起来的近十万民夫,以及无数舟船,牛马车辆,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如果没有赣北各州府的阻挡,清军想要不知道,恐怕都有些困难。

而南昌城固若金汤,十分安全,完全可以作为大量储存和承担物资的中转站,承担物资基地的重任。

换言之,即便是清军探查到南昌城内储备了大量物资,直接不顾一切,绕过九江,倾巢出动来袭,城内仅凭何腾蛟麾下的巡抚标营,也足以坚守一段时间。

当然,清军在缺乏水师的情况下,无法迅速攻来,更何况建昌等地,还驻扎着左镇的精锐兵马,清军由九江南下,沿途建设有大量侯台和堡垒,清军完全没有短时间内攻破这些防御工事的可能。

除此之外,南昌位于赣江干流,周围水网密集,舟船一路溯江而上,可以直接达到袁州府城,即便需要拉纤,也比牛马人力运输,要高效得多。

朱慈烺的湖广防御反击计划,早就已经做好了周全的部署,如今正在一步步实施。而随着锦衣卫的进一步渗透,他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情报,知道清廷在战争中的准备。

和原本历史上不一样,大明此时展示出来的强大实力,以及迫使多尔衮湖广的战略位置放到了首位,北方源源不断的大军正在调来。

朱慈烺御驾巡检一直到了傍晚,抽查的三个仓库账目和其中储备的物资,都没有出现问题,这是李邦华和沈廷扬此前杀了南直隶的三十几个主管官员,并重新设计了监管体系的成果。

不过,真正的贪墨绝对是少不了的,既然入库之后没办法动手动脚,入库之前,自然会有人动心思。

朱慈烺对此早有心理准备,所以每每看到漂没的汇报时,他都会让周世显安排锦衣卫去暗中探查,以便今后连根拔起。

现在,锦衣卫基本上都投入了军情刺探中,对内的人手严重不足,而且也主要是监察各地,对于贪腐情况,还无法集中力量处理。

朱慈烺在军营中休整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带着一众武将乘船渡河,来到了长江北岸的浦口兵城,这是他巡检的最后一站,文官们纷纷被他打发了回去。

他登上西南面的城楼,举目眺望,不远处新修的两座码头和长江江面上,一艘艘运载着军需物资的福船正在扬帆启动。而南面,还有几艘大型运兵船,正在溯流而上,往长江上游驶去。

浦口兵城驻扎的大军,除了留下一个营伍防范江北的清军之外,都会随征湖广。如今,城内的士兵和征召来的数千民夫,也正在行动。

此时,朱慈烺的眼前除了密密麻麻,正在行动士兵和民夫,就是成片成片的仓库和营房,这个试点兵城的总体表现让他十分满意。

殿前军必定还需要进一步扩张,朱慈烺需要将这种更加先进的军队组织方式推广,进一步提升军队的专业化程度,这才是保持军队战斗力和控制的双赢之策。

而这种兵城,便是朱慈烺批量生产军队的“加工厂”!

浦口兵城中的物资储备虽然不多,但随着大军开拔,此时俨然也是一副军队的后勤基地和士兵集散中心的样子。

朱慈烺看了看兵城中的士兵,又看了看悬挂着殿前军旗帜,正在驶离的几艘战船,然后扭头看向了陈福问道:

“堵胤锡和何腾蛟那边,有最新传回来的清军动向吗?”

陈福闻言,当即转身,朝着朱慈烺拱手抱拳行礼道:

“启禀陛下,堵阁老送来了湖广的最新军情,清军加大了对夷陵和岳州的侦探,甚至有清军哨骑想要渡江,而武昌方面的清军也在不停袭扰岳州防线。

何阁老最近倒是没有传回要紧的军情,清军虽然依旧保持对九江的袭扰,但强度远不如岳州,似乎对九江没有什么兴趣。

不过,何阁老认为,真有可能是清军的声东击西之策,以当前清军在武昌,瑞昌,还有黄州府等地的表现来看,多尔衮很有可能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赣北,只是还没来得及做好万全的准备。”

“多尔衮进攻的重点在赣北?”朱慈烺闻言,皱着眉头,冷冷问道。

这样的说辞,他已经听何腾蛟说了很多遍,但何腾蛟呈递上来的奏折中,除了各种计谋和战略意图上分析,始终没能提供足以说服他的军情。

若是仅仅凭借所谓的战略意图,就能判断清军的动向,那其他人的说法,同样有理有据。清军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各种战略目标和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几个。

“何阁老传回的军报确实是那么说的。”陈福小心翼翼回答道。

他其实也不相信何腾蛟的这番说辞,但对方是阁老,朝中还有许多重臣支持,他也不好评价其中的对错,或者说是不敢评价。

“陛下,清军在武昌的准备比咱们预想中的要周全得多,江中不仅设有‘滚江龙’和‘铁索栏’,建了水寨,用以屏蔽我军水师的进攻和侦察,还在岸边架设了两个炮阵。”周世显见状,当即插嘴分析道:

最新小说: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 撩遍顶级哨兵后,我被全星际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