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原本以为自己并没有那么畏惧朱慈烺,但显然是高估了自己。他现在才发现,自己对于明帝的畏惧,是深藏心底的,连他此前也没有发觉。
而多铎则是喜忧参半,一方面他担心多尔衮也不是朱慈烺的对手,特别是对方如今似乎补齐了骑兵短板,居然能百里奔袭,大败叶臣;另一方面,他又感叹于自己终于洗刷了一直以来的屈辱,明明就是朱慈烺太强,根本就不是他不会打仗。
想到这里,多铎瞬间便挺直了腰杆,今后谁要是敢再说他不行,他便直接回怼过去,让对方领着兵马去和明帝决一死战。
不过,作为大清的“摄政王”,当前十几万大军的统帅,多尔衮倒是显得十分冷静,似乎根本没有因为这个突发的意外,有任何惊慌。而且,他的眼光当然不只在湖广,江西,四川等地,同样是他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地方。洪承畴此前向他提出的预案,他也没有忘记——去川入滇,迂回侧击。
但现在驻守在汉中,指挥陕西军事的,是他的政敌豪格,如果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多尔衮并不希望豪格攻取四川,那只会让对方声威大振。
“如今局势突变,明帝已成大患,其在荆州的兵马部署,必定更强,咱们便是派出大军,顿兵荆州城下,若是没有红衣大炮,也无法构成威胁,反而会使兵马日益疲惫。”
五日后,襄阳城府衙内,多尔衮看着派出的哨骑和阿尔津最新送来的军情,缓缓开口道:
“荆州的李过部,岳州的刘体纯部,还有九江的何腾蛟部,兵马都不少,而明帝的骑兵和亲军在此前的大战中,也没有重大损失。这些城池易守难攻,除非咱们主力大军南下,否则必定在兵马上处于劣势。”
“明帝当初在江北的时候也是一样,坚壁清野,咱们就是一个人,一粒米,也别想从附近的村子里找到。”
多铎听多尔衮说完,挺了挺腰板,随即又道:
“现在,明帝根本就是故技重施,但咱们除了强攻之外,又能有什么办法,即便是大军接着南下,可这么多兵马同时出动,周边又一粒粮都没有,粮道总得维持吧?”
随着叶臣部全军覆没,原本在汉江和岳州两个方向都十分被动的大明,已经掌握了主动权,不仅稳定了湖广的局势,还在荆州,岳州等地,对清军形成了优势。
与此同时,多尔衮派出的前锋和哨骑,此时也探查到了朱慈烺将天骑军,殿前军等兵马调入荆州,岳州的消息。
这其中,岳州的兵马调动最为频繁,阿尔津根据哨骑传回的消息,估计至少有五千的明军进入了这座坚城,而且相当一部分都是骑兵。
朱慈烺将大批精锐兵马调到了岳州,荆州,一南一北,完全就是早有预谋。这对于多尔衮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甚至已经打乱了他原本的部署。
“明帝应该是猜到了王爷的意图,想要用荆州,岳州的兵马,分散咱们的兵力,以确保咱们无法一面围攻长沙,一面南下衡州,补充粮草人力。”
博洛随即也在军议上出言,他同样以江北大战期间,朱慈烺的部署作为分析:
“若是我猜得不错,明帝很有可能会亲自领兵在长沙,或者岳州。若是明帝在长沙,那局势对于咱们来说,便是有利的,若他在岳州,那咱们就真的是进退维谷,失去主动权了。”
“这话怎么说?”谭泰满脸疑惑地问道。
他虽然对于多铎和博洛口口不离明帝,而且还十分畏惧不满,但叶臣这个老将都折在了对方手中,他也不敢再轻视。
“若是明帝领兵驻守在长沙,那咱们只需要在岳州留下一支兵马即可,以主力包围长沙,围点打援,明军必定不敢不来增援,最终计划的实施,一定会比咱们原本设想中的,还要更加顺利。”
博洛说着,眼神中都散发了光彩,但想到另外一种可能,也是最有可能的情况,他的眼神也随之黯淡了下来。
“但以我对明帝的了解,他恐怕不是那种龟缩长沙的人,岳州才是他的首选。明帝的战略眼光不凡,战略定力也极强,他必定是想要领着精锐大军守在岳州,让咱们不敢南下围攻长沙。”
“确实如此。”多尔衮听罢,也随即发言道:
“明帝若是连这点胆子都没有,就不敢千里奔袭,也做不到一战覆灭叶臣。而且若是明帝领兵驻扎在岳州,他还可以在水师的配合下,从洞庭湖突围,咱们即便是攻破了岳州府城的城墙,也没有任何用处。”
“若真是这样,岳州城岂不是不可能攻破,明军完全可以通过水路运粮运兵进城,除非整个湖广都已经被咱们攻克,否则根本阻挡不了明军水师的行动。”谭泰吃惊道。
“这便是明帝可怕的地方了,他和崇祯不同,他真的敢领着大军,守在前线。”多铎随即苦笑道:
“若是咱们只留下少数兵马防范岳州,直取长沙,明帝一定会迅速率城中的大军出战,就如同奔袭叶臣一般,将那些留守的兵马,杀个片甲不留。”
在原本历史上,除了入滇之后的大西军,南方各部明军,在野战中都打不过有八旗兵助战的清军,这也使得所谓的坚守,往往就是死守——要么守住,要么城破战死。
但现在,朱慈烺已经用战场上的胜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大明的军力虽然依旧弱于清廷,但已经不是只能死守的状态。
换言之,若是多尔衮不小心行事,一旦出现战略上的错误,造成了兵力上的巨大损失,那战场局势完全可能扭转,甚至是直接颠覆。
到那个时候,战场的主动权便掌握在朱慈烺的手上了,只要朱慈烺出击袭扰,多尔衮就不得不迎战,要不和明军一直耗着,要不就得撤兵回防,调集兵马去稳住荆州,岳州等地的局势。
当然,朱慈烺也不会轻易和清军主力决战,他必须集中自己麾下的主力,才有足够的把握,在特定地形下,击败万人以上的清军。
想到这里,多尔衮对于叶臣轻敌大意,以至于遭到明军的突袭,在荆门州城外全军覆没,损失了近三千八旗精锐马甲,还丢掉了大好的局势,忍不住勃然大怒起来。
“明帝既然猜到了本王的意图,那他必定是要坚守岳州的。”多尔衮暗暗收敛心中躁动的情绪,当即又冷冷道: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佯装不知,直接按照原本计划,领兵南下长沙,给他来个将计就计。到时候,明帝必定会出兵袭扰,那便是机会。”
“明帝虽说有可能上当,可岳州到长沙,南北间足足有四条大河,咱们的骑兵行动不便,想要设计埋伏明帝,恐怕很难成功。”多铎出言提醒道,他可一直记得多尔衮此前对他的嘲讽。
“若是明帝不难对付的话,就不用本王亲自出马了!”多尔衮再次冷笑道。
多铎不置可否,随即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情,淡淡道:
“要是真的知道明帝难对付,那摄政王还是小心些为妙,别以为将计就计有多厉害,明帝最擅长的,便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豫亲王,别在这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多尔衮突然提高了音量,怒道。
“王爷,若是能将明帝引出,那咱们就不用辛苦围城,攻城了,说不得还真的能毕其功于一役。”谭泰见状,赶紧出言道:
“咱们只要继续围攻长沙,明帝必定按耐不住,他只要领兵出城,那咱们就有机会在岳州的平野上堵住他。”
“没错,只要明帝敢浪战,那他迟早有一天栽在王爷的手上。”博洛见状,也当即站队。
而随着一众大将的附和,多尔衮无须多言,军议的结果便如他所愿,只等到后方的辎重和炮队抵达,大军便继续南下。
不过,荆门州城一战,在那数百名突围的八旗溃兵传播下,明军的威名已经在这支南征的八旗军主力中,传得上下皆知。
等多尔衮察觉到的时候,虽然立刻采取措施去阻止了,但收效甚微,军中的士气已经受到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决心,多尔衮带着大军进入襄阳城之后,只休整了五六日,雪一停,便下令大军加快南下的步伐。
而军中的将领们,也都纷纷支持他南下围攻长沙的计划,他们都意识到了明帝不好对付,若是争一时意气,最终必定还得吃亏。
朱慈烺对此自然是求之不得,他也顺应局势,提前从荆州城中撤兵,带着御营入驻岳州城,并在此之前,下令长沙城和衡州城等地的兵马全面戒严备战,周边的百姓全部撤到了湘西,湘南山区和各处城镇之中。
随着多尔衮率领的十几万大军迅速通过汉江沿岸的平野,进入荆州府,战事一触即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