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161章 各有准备

第161章 各有准备(1 / 2)

第161章各有准备

岳州城的临时行宫内,朱慈烺放下李过派塘马连夜送来的最新军报,抬头看了看屋内的一众大臣和将领。

如今,除了正在荆州府城坚守牵制清军主力的李过,刘汝魁,马重禧等忠贞营将领和留守九江府城的左镇统帅马士秀,总兵徐勇,马进忠之外,湖广和赣北战场的各部主将,都聚集到了岳州。

自从多尔衮领着八旗主力南下,明清双方在湖广战场的力量对比,便立即发生了逆转,清军迅速在战场上获得主动,朱慈烺见状,也随即按照原本的计划,率领大军转移到了“岳州府城”。

上一次,朱慈烺在南昌城内主持军议的时候,因为时间急促,局势恶化,湖广战场的大部分将领都没能参加。

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荆门州一战,沉重打击了清军的嚣张气焰,明军各部备受鼓舞,便是赣北的马进忠,也频频主动出击,袭扰驻守在武昌的阿尔津部清军。

而随着战局的改变,多尔衮领兵南下,直扑岳州,长沙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朱慈烺也必须得根据最新的军情,调整自己部署。

当然,无论多尔衮的兵马有多强盛,湖广的山河地势,依旧是他的重要倚仗。

因为长江贯穿东西和两边山脉的分割,清军无法直接从荆州府城附近迅速渡河南下,而武昌府城周边的地形十分崎岖,若是无法直接从岳州北面渡河,清军绕路的损耗将会十分之大。

但问题是,荆州,岳州这两座坚固的大城直接钉在了湖广段长江的中游两端,洞庭湖湖口,城里分别驻扎着实力颇为强悍的李过和此时已经让清军产生了畏惧心理的明帝朱慈烺,多尔衮不得不小心应对。

朱慈烺固然无法在荆州,岳州,长沙的任何一处,集中兵力和清军主力进行决战,但他堂堂大明皇帝,领着麾下最为精锐的天骑军和殿前军驻扎岳州城,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威慑。

这不仅使得多尔衮在岳州北面寻找渡江点的计划受到了多铎,博洛等人的质疑,军中争吵不断,人心涣散,更是让他领兵南下围攻长沙的风险,大大增加。

多尔衮若是集中兵力围攻岳州府城,长沙府和湘南,湘西各地,则可以通过水路,源源不断为岳州送来粮草,器械,民夫和兵马,朱慈烺更是能随时离开,清军就算围上几年,也毫无作用。

但如果多尔衮直接领兵南下,那他就是主动将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朱慈烺完全可以在岳州城主动出击,寻找战机。

岳州和长沙之间距离虽然不算遥远,但多尔衮无法迅速展开兵马,而朱慈烺也不可能打无准备的仗,等多尔衮反应过来,那将会使得他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之中。

而且,李过现在虽然被围在荆州,暂时安分了,但实力犹存,荆州城内还有上万忠贞营将士,只要多尔衮所领的八旗主力一南下,他不可能还会如此畏缩。

更不用说,大明还有水师优势,多尔衮为了粮道的安全,必然要在江北和岳州等地布下重兵,以牵制明军。

换言之,如今的湖广战局,依旧在朱慈烺的掌握之中,明军不会选择在湘江平原上和清军一点点消耗,这并不是朱慈烺想要的结果,也不是多尔衮,多铎等人希望看到的。

“多尔衮所领的这支八旗主力,战力还是十分强悍的,李过前几日领兵出城打了一仗,背靠城墙,在火炮掩护两翼的情况下,依旧是铩羽而归。

多尔衮不好对付,他手下的那些将领,每一个都战场经验丰富,同样不是好对付的。”

朱慈烺顿了顿,然后又缓缓道:

“朕今日把大家都叫来,开这个军事会议,便是要确定下一步的对敌方略。多尔衮这次亲自领兵南下,不到熬不住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撤的。”

屋内的一众将领全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荆门州一战得胜之后,各部的士气都十分高涨,但是随着最近这小半个月来,荆州的忠贞营和朱慈烺留下助战的殿前军和八旗军的小股部队频繁交锋,所有人又都恢复了清醒。

战场上的胜负,永远都是军力强弱的最强有力证据,这支南征的八旗主力,如今依旧是不容小觑的敌人!

在这样的变局之下,往后的战事要怎么部署,什么时候和清军决战,都成了朱慈烺必须要迅速调整和决断的事情。

“清军主力的强悍虽然有些超出预料,但总体依旧在咱们原本的预料之中。多尔衮想要掌控整个战场,就必须派出偏师四处留守。

现在,他派叶臣拿下荆门州,然后攻取夷陵州,荆州,直接在北岸立足的计划,已经被陛下挫败。清军现在渡河,更加吃力,若是咱们全力袭扰,单单是渡河,清军恐怕都要耗费一个多月。”

陈福紧接着便开始了这次军议的主持,战局发展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看似杂乱无章,但其实大体的脉络是清晰明确的,混乱原本就不可避免,而对于意志坚定,洞察局势的人来说,有混乱才有机会。

“不过,咱们不好直接沿江阻击,特别是清军直奔岳州而来的话,若是其在西面发力,到时候袭扰澧州,常德等地,荆州城内的忠贞营将士,恐怕会军心动摇,他们的家口可都安置在那一片。

所以,咱们还得按照原本的计划,以退为进,把清军主力引到岳州,咱们预设的战场之上,然后再寻找机会,集中兵力重创之。”

“清军在荆门州吃了大亏,损失了数千八旗马甲,多尔衮心中必然不愤,从他这段时间用兵的情况来看,攻击的欲望十分强烈,只要有机会,他必然要主动来攻。”

常登贵也在一旁道:“咱们若是想要引诱其进攻岳州,在东边渡河,那西面就得布下重兵,让多尔衮以为咱们顾此失彼。”

郝永忠闻言,偷偷瞥了一眼其他人,也立即接话道:

“没错,那些鞑子若是抓住了机会,一定会立刻咬上来,而且仗着自己兵强马壮,纠缠不休。若是能将他们引到岳州,咱们也不必调动大队兵马西进,八旗马甲速度极快,咱们的步军恐怕难以迅速摆脱。”

屋内的其他人闻言,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大部分人都很清楚地认识到:清军向来轻视明军,特别是南兵,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积累出来的优越感和自信,并不会因为一次歼敌数千的胜利,就立即改变。

叶臣这个满清老将战死,数百八旗军溃兵逃回,固然对明军威名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多尔衮并没有被吓到,同时还有许多八旗军军官对于荆门州一战的结果,并不认可,在多尔衮的刻意引导下,清军中的士气很快又得到了恢复。

而朱慈烺听完麾下一众将领的看法,点了点头,随即又继续道:

“这一次,清军是倾巢南下,多尔衮麾下的大军实力远在朕之上,他对于此战,必定是十分有信心的。

不过,他有信心对咱们来说,反而是有利的。朕若是佯装不敌,后退了一步,将收缩兵马到了几座坚城之战,多尔衮必定以为朕不敢和他决战。”

“多尔衮兴兵南下,一定很想和陛下打一仗,特别是此前荆门州一战的失利,他若是不打一仗,恐怕不会轻易撤兵,否则到时候摄政王的位置,恐怕就不稳了。”

堵胤锡冷声笑了笑,然后又继续大声道:

“而且,就算不谈这些东虏内部权势斗争上的猜测,多尔衮领兵十数万,千里迢迢而来,不就是为了在湖广开辟战局吗?

如果这一仗不打,或者是没有成果,清廷恐怕也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他们在北地还算不上站稳了脚跟。”

他对于清廷中的权势斗争,也是有所了解的,政治斗争对军事的影响,也一直都是朱慈烺强调的重点。

“说得对,清廷如今在江北,湖广,四川三地用兵,为此还在北地各省大额催饷征粮征丁,搞得民怨沸腾,多尔衮此次所领的南征八旗主力总兵力超过十万,这一路下来恐怕单单是粮草,便是一笔天文数字了。就算多尔衮有这个耐心,他必定也不想再来一次。”

何腾蛟也随即出言道,他从九江风风火火赶来,可不是看堵胤锡表现的,这个时候自然也要彰显出自己的能力来。

且说,何腾蛟虽然在朱慈烺的影响下,战略战术水平并没有显著提升,但他作为一方大臣,绝对不是毫无水平。

要知道,他原本就是专门筹措钱粮的,很清楚现在制约战争规模的,其实就是钱粮。清廷在毫无议和的态度,不到一年,就领兵南下,其实就是因为北地的钱粮无法支撑清廷的统治。

只不过,多铎在江北遇挫之后,面对愈来愈强的明军,多尔衮不得不选择进攻湖广,至少这里是有粮的。

屋内的将领们随即附和起了这两个督师,他们对于何腾蛟和堵胤锡的看法,都十分赞同。这支清军实力强大,在哪里决战,如何击败对方,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而朱慈烺环视一圈,随即敲了敲面前的长桌,然后道: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想办法引多尔衮从岳州北面领兵过河,然后找机会伏击,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无论如何,朕都要从多尔衮的身上,撕咬下几块肉来。但咱们想要半渡而击,恐怕是很难成功的,多尔衮必定有所防备。”

朱慈烺并不愿意太过冒险,在远离岳州府城的地方和清军交战。否则,一旦发生意外,被清军缠住了,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野战实力强大的清军,明军必须紧紧围绕着几大据点,和清军消耗,这才是掌握战场主动权的关键。

“多尔衮现在应该也在绞尽脑汁,想办法过河,而所谓的办法,无非就是调虎离山,然后迅速运送两三千八旗马甲到南岸,掩护主力渡江,咱们只需要将计就计,假装中了他的调虎离山之计便可。

最新小说: 洛阳锦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