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164章 再创辉煌

第164章 再创辉煌(1 / 2)

第164章再创辉煌

多尔衮在岳州,长沙等地行动不断,准备大展拳脚的同时,朱慈烺在荆州也开始了战前准备,这是他各个击破清军,迫使多尔衮撤军的大好机会。

这个时候,殿前中军,殿前左军,天骑军,甚至李过麾下的忠贞营,都已经恢复了一定野战的实力,只要八旗军的局部兵力不满一万,朱慈烺便很有信心取胜。

当然,他在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将反击的重点放在了岳州府城周边,以牵制长沙外围的清军主力。

只不过,随着局势的演变,特别是确定了洞庭湖水师的强悍实力之后,朱慈烺敏锐察觉到了荆州的战机,随即对原本五军都督府的既定战略做出了调整。

这些战略调整,自然都是基于战场前线传回的充足军事情报,朱慈烺一直到多尔衮领着主力大军包围长沙府城,鞭长莫及的时候,才开始行动。

而此时,荆州城外,八千余八旗军和披甲包衣兵,还有近万名绿营军,对于南面数万明军的秘密集结,还完全没有任何察觉。

他们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荆州城和北面,李过同样得到了一千多匹战马补充,他如今凭借城墙的掩护,频繁出击,使得这些留守的清军苦不堪言。

不仅如此,由于这个时候襄阳已经成为清军的后勤周转中心,又因为清军的南征主力各部都调到了前线,各地清军都十分担心明军对粮道的突袭,不得不派出大量兵马维护粮道。

荆州城东北方向的官道上,每一支运粮队,都有上百名清军押送,他们赶着民夫和骡马,将从襄阳出发,由汉江水道运抵潜江城之后,装卸上岸,改由陆路运输的粮草军资,小心翼翼地送入大营。

不过,由于清军大营北面,是一大片宽阔的湖泊,周边又几乎全都是平坦的田地,特别是随着雨雪天气结束,许多地方原本覆盖着的积雪此时已经开始融化,集结在长江南岸的殿前左军,在朱慈烺领着主力抵达前,并没有轻举妄动。

当然,朱慈烺并不是想着故技重施,利用夜色的掩护突袭,这样的招数对于防范严密的清军大营而言,很难奏效。

但清军也不可能轻易突围,否则他们在荆州城外费尽心思打造的坚固营地,就毁于一旦了。

而且,对于清军来说,野战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打法,无论是正面击垮攻来的明军,还是牵制住明军主力,等主力北上,都是更好的选择。

如今,荆州城东面,清军攻城壕沟阵地五里左右的位置,正是准塔和巴哈纳的中军大营,准塔是荆州留守大军的主将,巴哈纳作为他的副将协助统帅大军,而绿营军统帅,则是郧阳总兵王光泰。

多尔衮此前动用了河南,湖广各地强征而来的大量民夫,在荆州城东,西,北三面扎下了十几座连绵的大营,外围的壕沟甚至几乎连成了一体,后方还筑起了土墙,扎起了木栅栏。

清军的准备十分充分,在营寨中储备了大量粮草物资,安营扎寨和外围防守所需的铁蒺藜,鬼箭,小型弗朗机炮等军备,同样齐全。

而多铎在这个过程中,还亲自主持了各个大营外围防御的构筑,特别是壕沟,土墙,还有外围伏路军的布置。

叶臣惨败的教训引起了清军内部的巨大震动,准塔得知自己要留守江北之后,也不敢有任何松懈,每每都是跟着多铎,抽查巡视,以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清军自然也有着一整套安营扎寨,防御巡查,出击行军的军规,军中的工匠还能打造各种辅助扎营的器械。

此前,多铎为了显示自己对明军的了解和与明帝交锋的宝贵经验,还亲自巡视了营盘的建设,并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

他自然不仅仅是为了把大营修得更牢靠,更是为了趁机强化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毕竟,在多尔衮并没有和明帝交锋的经验,彼时叶臣又刚刚战败身亡,军中人心惶惶。

多铎其实并不认为朱慈烺还会派出兵马,奔袭数百里来夜袭,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作秀的好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很快,随着朱慈烺领着御营,天骑军两个营,殿前中军三个营的援军北上,陈福也立即开始了行动,他们在洞庭湖水师的协助和李过的牵制下,很快在荆州城东南方向的沙头,登陆长江北岸。

如今,整个荆州-岳州段的长江水道,包括洞庭湖在内,都已经由洞庭湖水师控制,郑森甚至派出水营,监视东面,特别是在道人矶一带的清军,防卫后者任何可能的突袭,并时时注意武昌方面的清军动向。

朱慈烺率领的援军在会合了殿前左军后,兵力达到了两万五千余,随即在沙头附近,扎下了三个大营,横贯在荆州城东面的旷野之上。

而随着明军主力在北岸登陆,清军也迅速做出了反应,双方的哨骑便围绕在两军营地之间的旷野和荒村中,进行了好几场哨骑战,甚至到了深夜,都没有罢休,两边都没有让对方的大队哨骑抵近营地,侦察到更详细的军情。

面对突然云集的近三万明军,准塔和巴哈纳惊讶之余,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们从明军哨骑和协助作战的骑兵的攻击性中,看出了朱慈烺强烈的决战意图。

两人立刻派出塘马,绕道岳州,南下长沙给多尔衮报信,并下令各部收拢兵马,以防被明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不过,明军的兵力优势并不算明显,荆州城内的精锐兵马不到两万,城外的明军主力,也不到三万,加起来不过四万余。

准塔和巴哈纳迅速收拢了兵马之后,包括绿营军在内,能派出野战的兵马超过一万五千,这在他们看来,绝对是优势在我,两人甚至开始筹划起了主动出击。

毕竟,明军野战的实力不强,即便是所谓的明帝亲军,也绝对没有八旗军的战力,区区两三倍的兵力优势,不值一提。

而且,他们还有坚固的营盘为倚仗,若是局势不利,退回营寨之中,坚守十几日,必定不成问题。

当然,明军的水师优势是他们无法战胜的,两人只能想方设法避免,并将驻扎在靠近南面江岸大营中的兵马撤出。

根据哨骑的汇报,他们其实已经发现了明军水师正在用船运走火炮,这他们坚守营寨的计划来说,十分不利。

荆州府城周边的地形,以及清军强悍的战力,决定了朱慈烺没有迅速展开决战的可能,他只能是尽可能集中兵力,形成局部战场的优势。

为了让多尔衮领着尽可能多的清军主力南下,朱慈烺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心里很清楚,这一战若是赢了,重创这上万清军,多尔衮围攻长沙府城的决心,必定动摇,天下四方也必然因此震动。

两军对峙的第三日傍晚,沙头的明军大营望楼上,朱慈烺脑中思考着当前的局势,长沙战场的清军主力,依旧牵动着他的神经,那才是决定了此战胜负的关键。

不过,等他回头看到此时已经悉数来到望楼上的一众心腹大将们之后,心中顿时便轻松了不少。

陈福,张煌言,林昌锋,林昌福,还有荆州城内突围出来接应的刘汝魁,马重禧两员大将,都在他的身侧。

李过自然是留在了荆州城内主持大局,牵制住城外的清军,使其不能趁朱慈烺立足未稳的时候,发动突袭。

郑森则是在江上忙着为大军运送火炮军资,协调后勤,同时他还将领着洞庭湖水师主力,进攻道人矶和白螺矶的清军,阻断清军的增援。

若是没有这些将领,他根本不敢倾尽集中兵力,在荆州城外和实力不容小觑的清军偏师,来这样一场生死决战。

“陛下真是用兵如神啊,多尔衮绝对想不到,陛下会在这个时候,领兵北上,等他派出的援军赶来的时候,恐怕黄菜都凉了!”刘汝魁兴奋道。

“没错,此战一胜,多尔衮便无法全心全意围攻长沙,否则他的粮道便不用要了,到时候就算他退而求其次,围攻岳州,咱们也可彻底免去后顾之忧!”张煌言紧接着道。

“清军在荆州城外,不过两万大军,其中半数还是绿营军,此战必败无疑,陛下定能获得大胜,再创辉煌战绩!”常登贵也出言道。

“.”朱慈烺听着几人的话,只是轻轻笑了两声,而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是纷纷点头表现赞同,并畅所欲言,似乎所有人对此战的结果,对大明的未来,都充满了信心。

这个时候,反而是此时最为紧要的军情,似乎不值得一谈了。毕竟,在这样的地形上,朱慈烺一旦发起进攻,准塔和巴哈纳,就不得不应战。

最新小说: 洛阳锦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