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195章 各方反应

第195章 各方反应(1 / 2)

第195章各方反应

随着朱慈烺在岳阳府城的临时行宫中一步一步盘活整个南方的局势,清廷在北面,也随即加紧调整部署,多尔衮同样在为军队的粮草和军饷发愁。

不仅如此,他还得解决多铎,阿济格,豪格,济尔哈朗等满洲亲贵在政治上的咄咄相逼。否则,对于多尔衮来说,那就不是失去权力的问题了,而是要丢掉性命。

在原本历史上,陕西各地的绿营军起义平定之后,多尔衮派豪格领兵南征四川,豪格借着击杀张献忠的机会,以极小的损失便击败大西军主力,并成功将西军残部驱逐到云贵,可谓是立下了赫赫功劳。

但他二月凯旋回京,三月便被多尔衮构陷削爵,事后还遭到了幽禁,并最终于同年四月莫名其妙死在了狱中,就如同当年的阿敏一般。

若是多尔衮在这个时候失势,他的下场绝对不会比原本历史上的豪格好到哪里去,这一点对于满清的这几个亲王来说,都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多尔衮在“山海关大战”中的表现,已经为他攒下了巨大的政治资本,入关之后的跑马圈地,更让他在八旗中下层收获了大批簇拥。

而在此后灭顺攻明的战争中,更是由于他的准确判断,多铎攻破潼关,不费一兵一卒夺取西安,阿济格连战连胜,一路追击,最终李自成死在九宫山,鼎盛一时的顺军四分五裂。

但多铎,阿济格两人又因为战场指挥不当,先后在凤阳和九江遇挫,多尔衮作为满清摄政王,直接登顶清廷的权力巅峰。

毕竟,他的及时反应和准确判断,是推动清廷鲸吞华北,西北的关键,而多铎和阿济格两人在战场上的失利,则更多是两人在战场上的军事指挥问题。

换言之,当多尔衮决意亲自领兵南征的时候,他的威望也随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多铎和阿济格两人都因为此前止步凤阳,九江,威望受损,尤其是多铎,在荆门州之战,长沙之战,荆州之战前,在八旗军中,已经成了败给南兵的笑话。

那个时候,多尔衮可谓是寄托了满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几乎所有人的希望,完完全全就是灭明的保证。

但随着南征湖广的失败,他的威望也受到了严重打击。这次战败不仅损伤了八旗军的士气,更是让清廷内部暗戳戳的权力斗争,直接浮出水面。

在清军主力败退回北京之前,多铎和阿济格,这两个在军事上同样威望甚高的兄弟,便开始对他发难,企图夺取多尔衮窃取的,原本属于顺治的权力。

不过,两人的计划最终都没能成功,甚至刚刚开始,就胎死腹中了。

阿济格虽然未曾在战场上遭遇大败,在入关前,军事才能也是当前满清的几个王爷中,最为卓越的,但在政治上却毫无头脑。

多尔衮仅凭几句恭维挑拨的话,便使得他甘心顺从,将矛头转向了豪格和济尔哈朗,以及多铎。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多铎是阿济格更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皇太极的多年分化下,两人关系并不好,这使得多尔衮得以分而治之,稳固自己的地位。

而无论是阿济格,多铎,还是豪格,济尔哈朗,始终都未能获得汉臣的支持。

多尔衮入关以来主持的大规模抬旗运动,加上满八旗在两次南征中的巨大损失,使得清廷中的汉臣势力日益壮大,已经成为多尔衮的重要依仗。

而在这样的局势下,汉臣与满臣之间的矛盾同样不可调和,这也成为了多尔衮在朝堂全力斗争中,可以利用的筹码之一。

但此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洪承畴依旧是多尔衮最信任,也最为重用的汉臣——这个文武双全,曾任明廷督师,对南北局势,风土人情都有所了解的大汉奸,现在成为了多尔衮手下最为得力的谋士。

当然,除了洪承畴以外,随着局势的恶化,祖大寿这个老头子,关宁军降清将领们的老上司,因为与祖泽清,吴三桂等关宁旧部的密切关系,也得到了多尔衮的特别重用。

这一点,他倒是和皇太极一样,为达目的,不拘一格。

此时,睿亲王府内,多尔衮单独召见了洪承畴与祖大寿,屋内气氛十分凝重,便是空气中,也似乎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

“洪承畴,明帝如今在襄阳,兖州都停止了袭扰,但在海上却加强了兵力,登莱不胜其扰,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多尔衮缓缓问道,但语气中却自始至终透露着他对未来局势的不安。

洪承畴闻言,沉思片刻,答道:“王爷,当前鲁南,豫南,川北的局势均错综复杂,尤其是明帝朱慈烺此人,行事深不可测,老奴也对其了解不深。”

多尔衮听了,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虽然败了,而且深以为耻,但并不否认朱慈烺的强大,随即示意洪承畴继续。

“依臣看来,明帝朱慈烺乃是雄才大略之辈,如今得了喘息之机,可以缓缓备战,必定不会坐以待毙。若是老奴猜得不错,明帝很快就会组织大军北伐,如今在襄阳,兖州暂停攻势,在海上袭扰,恐怕都是为了北伐做的准备。

若是如此,王爷也应当早作准备,以免到时明帝三路北攻,咱们会措手不及。”洪承畴一字一句分析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

多尔衮听罢,深吸了一口气,他其实也是这么想的,朱慈烺北伐的意图并不难猜,但如何应对,就是真正的难题了,他不禁皱眉问道:

“洪承畴,应对明帝北伐,你有何良策?”

洪承畴俨然是早有准备,闻言当即昂首挺胸,扬声答道:

“明帝北伐,必定来势汹汹,兵马也定然在十万以上,而战场已经到了鲁南,豫南一带,若是我大军战意盎然,那便可能主动出击,给明军一个迎头痛击。

但在当前的局势下,老奴以为,我朝难有足够的备战时间,若是条件允许,应当先与明帝议和,乱其战心,为我大军恢复元气,备战迎敌,争取时间。”

“议和?”多尔衮有些惊讶,下意识扭头看向了洪承畴边上的祖大寿,发现对方似乎早有准备。

而洪承畴见状,当即继续道:“祖大人在南方有旧友,其子又在南京,大可以好好利用一番,甚至还能将龙渊救出虎穴,让祖大人父子团聚。”

“王爷,洪大人所言极是。”洪承畴话音刚落,祖大寿便连忙拱手称是,随即又道:

“犬子倒不足为惜,若能暂时议和,我大清便可争取时间整顿军队,调整战略。南京方面,奴才确实有几个旧友,犬子也与南京朝中的几个大臣有些联系,若是王爷希望促成议和,犬子定能从中助力,安排妥当。”

多尔衮听完,登时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当前局势十分严峻,若不及时应对,满八旗子弟再遭到重创,恐会危及大清的根基。而洪承畴与祖大寿的建议无疑是可行的,但他心中仍有些许顾虑,这两个人毕竟是汉人,忠心与否,他其实也不能完全确定。

“洪承畴,议和若是能成,倒是有利于我大清的,但本王担心明帝不会轻易妥协,甚至是假意答应。”多尔衮说罢,目光陡然锐利起来。

不过,洪承畴却是微微一笑,道:“王爷,这便是您有所不知了,明帝虽雄才大略,但明廷内部却不是铁板一块,内阁六部中的许多大臣,老奴都认得,一个个都是争权夺利的好手,但却不懂得打仗。”

“你的意思是?”多尔衮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若咱们能提出合理的条件,明帝就算不考虑,朝中的那些不会打仗,但又想争权夺利的大臣们,也必定会考虑,到时候,咱们也可以虚与委蛇,暂时稳住明帝。”

洪承畴顿了顿,又继续道:“打仗可以立功,但不打仗同样可以立功,若是有得选,那些大臣恐怕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全都力主议和。这样,他们才有立功表现的机会啊!”多尔衮点头表示赞同,面带微笑道:“洪承畴,你所言确实有理。那具体的议和条件,特别是议和的由头,又该如何拟定?”

洪承畴略一思索,便立刻答道:

最新小说: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 撩遍顶级哨兵后,我被全星际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