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202章 整军备战

第202章 整军备战(1 / 2)

第202章整军备战

在定武朝廷的部署下,经过大半年的建设,长江沿岸,特别是沿着大运河,赣江,湘江等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的核心区域,绝大部分新建的武器工坊和民用工坊,都已经基本顺利完工。

李邦华,高弘图等大臣全力协调,户部和工部通力合作,数以万计的工匠如今正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工坊,装卸着将来生产所需的各类器械,厂房内全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

当然,这些工坊根据性质的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各不相同。

在各大城池外围的工坊,全都是专门生产民用物资的,军队的武器工坊则几乎全部集中在或依山傍水的新城,或易守难攻府城中,长沙城,荆州城,九江城,以及南京城等地,如今都新建了武器工坊。

这些地方的工坊,即便是厂房周边的围墙,也会比民用工坊的高上不少,更不用说每一个武器局,都驻扎着专门的卫戍部队,少则一个局,多则一个司,其中甚至还有骑兵。

换言之,如今定武朝廷治下,湘江沿岸的长沙,岳州,汉江沿岸的汉阳,赣江沿岸的南昌,大运河沿岸的苏州,松江,南京,以及沿海的广州,福州等地,都已然是工坊林立。

朱慈烺从登基开始,便在江南各地兴建工坊,招揽工匠,储备人才,经过三年的发展,才有了如今的遍地开。

这其中“汉阳兵器局”,“岳州兵器局”,“九江兵器局”,便是“长兵武器局”,“应天兵器局”共同援建的,这三个新的兵器局专门负责湖广和四川两地的军需供应。

而朱慈烺此前要建设“南昌兵器局”则是计划由“应天兵器局”独立援建,江西经过何腾蛟的治理,特别是中央插手指挥,基层治理体系已经十分完善,但因为长期增援湖广战场,加上何腾蛟施政错误,原本朱慈烺计划中的工坊体系,并没有建设完毕。

如今,随着局势的变化,尤其是湖广战场超乎预料的进展,武昌收复,清军对九江原本的威胁完全解除,其也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武器工坊的首选。

毕竟,武昌城经过长时间的战争,特别是清军的毁灭式破化后,此时的人力物力均不足支撑如此庞大的工程。

至于远在广东,和湖广陆路不同的“广州兵器局”,则是主要负责整个东南沿海水师力量和江南驻军的军需供应,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水师如今都在急剧扩张,各类军用物资紧缺,福建和浙江等地的军需供应严重不足,很多时候不得不向“广州兵器局”购买弹药和火器。

当然,这个时候,郑芝龙其实也一直在扩充自己的工匠队伍,督造新的武器工坊,还大力向南洋的夷人,以及日本进口军需物资原料,甚至是武器。

他到底是海寇出身,对于朝廷,始终是不信任的,早就存了两边闹翻的心理准备。

而且,对于郑芝龙来说,他根本不觉得在海上,有谁能够胜过他,特别是当前大明的水师,一半都是福建出身,他儿子带出来的,这让他更加无所畏惧。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没有经历过他的草莽时代,但却享受到了作为二代子弟的各种福利,对于他的做法,完全不认同。

朱慈烺对此并没有过于关注,在大明这个国家机器面前,郑芝龙还不算致命的威胁。

相比起来,他更加在乎广东,福建两省的火炮火枪生产,这对于北伐大战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重型火器和小型火炮,能在运动战中给清军意想不到的杀伤。

要知道,福建在明末清初原本就是和广东齐名的火器制造基地,生产出来的火炮甚至在某一时段性能优越于同类型的西方,如今郑芝龙间接控制了福建沿海的大片陆地,影响的人口数十万,工坊工匠无数,自然要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

不过,郑芝龙到底只是郑芝龙,他局限于这个时代,治下武器工坊的生产效率完全比不上“广州兵器局”。

毕竟,郑家并没有革新管理方式,也没有各种领先的生产工具,在经历了此前朝廷的工匠抽调和一轮征兵之后,福建各地的劳动力亦十分匮乏,无论是工坊的建设速度,还是武器的生产,都要比朝廷慢许多。

朱慈烺并非没有法子治他,也并非只能依靠郑森,他甚至完全可以和原本历史上满清一样,直接扣押软禁,拆分郑家。

但他也没必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这样毁坏自己的政治名声。

毕竟,郑森便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自然会把事情处理好。否则,他又如何会这么忠心耿耿呢?

南京紫禁城的大殿上,朱慈烺面前站着李邦华,高宏图,常登贵,田见秀,林昌峰,张煌言,郑鸿逵等人,他们正在向朱慈烺汇报近期各部各司的最新工作成果。

“陛下,南京,苏州等地的工坊,江淮地区的村堡和村堡,军营附近的商社供销站,严查整顿之下,全部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仅仅是南京和苏州的工坊,便抓捕了六十几人,从他们家中查抄的赃款总值近二十万两白银,村堡和商社供销站更是触目惊心。

而接下来,为了遏制当前日益严重的贪腐问题,钱庄和海贸的相关严查整顿行动,也会随之进行,户部,吏部,工部,刑部,兵部将会同时行动,将工坊的工头,村堡的堡长,以及商社供销站当值掌柜的权力,重新调整。

不过,现在大战在即,北伐已经箭在弦上,清军又虎视眈眈,战事的进展应该摆在第一位。按照陛下的指示,为了战时动员的效率,许多关键的位置,只是加大监督和惩罚,打击典型重犯。”

李邦华一字一句汇报道,事情才刚刚开始,但他已经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这样的监管之下,贪腐还是普遍存在,这也让他对于大明的官僚,深深失望了。

要知道,李邦华其实也算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虽然在官场多年,也知道那些家伙个个都是“衣冠禽兽”,可在朱慈烺和一部分文官武将的影响下,又不免旧态萌发了。

而朱慈烺就没有这么仁慈了,他为了惩治腐败,增加违法的成本,直接恢复了洪武时期的诸多刑法,其中连坐更是家常便饭。

朝中地方的官员,只要一人贪腐,若家在没有在朝为官者,便都会被投入大牢,定罪之后根据贪污大小,罪责轻重,再决定是分配到临近的工坊中劳动偿债,还是流放云贵两广,挖矿采盐。

朱慈烺已经在高薪养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可谓是仁至义尽了,对这些人自然不会再有任何心慈手软。

要知道,当初洪武一朝可是没有高薪养廉一说的,政策上存在极大的漏洞,许多所谓的“贪腐”,甚至是无可奈何。

“嗯,事情办得不错,各方的整顿继续展开,不得有任何松懈,这民政,工坊,还有工商业,如今都是朝廷朝政的基础,没有他们的持续产出,便没有这几年来的胜利,更没有大明当前的几十万强军。”

朱慈烺点了点头,然后又扭头看向了高弘图:

“研文,江西和湖广的村堡建设,现在进展如何了?”

高弘图闻言,当即出列,拱手拢袖汇报道:

“禀陛下,湖广各地州府的现存荒地,目前都已经丈量完,因为战乱产生的大部分流民,如今都已经暂时安置在了村堡中,还有一部分正在各地修路架桥,他们在完成修建任务之后,便会就近安置到附近的村堡中。

现在,村堡的建设十分顺利,唯一麻烦的,就是这两省的部分州府,尤其是江西,在某些官员的纵容下,许多缙绅拿着之前的地契来争地,说那是他们家族祖传下来的,这部分仍旧不好解决。”

朱慈烺为了安抚各地乡绅,避免激起地方动乱,此前便下令湖广和江西这两省的要妥善处理土地问题,尽可能与乡绅友好相处,为团结各地乡绅大族们树立榜样。

但他的意思其实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至少作为大明王朝的皇帝,这样的话他是必须要说的。但谁能想到何腾蛟居然真的如此实行,这使得派往江西的地方官吏,做起事情都十分畏手畏脚。

而湖广和江西这两个地方,特别是江西,并没有经历过湖广这样的大乱,原本的地方宗族力量就十分强大,见这些外来官员那么好说话,督抚大人也是缴一些欠税,便一切从宽之后,便全都硬气了起来。

如此一来,江西许多州府因为此前农民起义抛荒,在朱慈烺的计划中,要划作村堡的无主之地,在重整水利设施之后,相当一部分都被地方乡绅带着族人,胡搅蛮缠之下给占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何腾蛟又含糊其词,地方官员根本无计可施。要知道,在朱慈烺之前,这些乡绅为了占地,无所不用其极,这种无赖手段,还算是轻的了。

“研文,此事如何处理,说说你的打算。”朱慈烺沉思片刻指挥,面色依旧如初,根本看不出对此事的态度。

“是,陛下。”高弘图拱手抱拳,微微弓了一腰,抬头道:

“臣以为,对付那些争地的乡绅,特别是那些纠集了整村整屯几百上千人的,朝廷必须要用些雷霆手段,才能控制住局面。”他已经察觉到了朱慈烺的不满,知道自己必须拿出手段来了,否则在朝中的地位,必定受到影响。但高弘图到底是高弘图,他顿了顿,又继续道:

“若是处理不好,这些乡绅乱党为祸地方,恐怕江西会出乱子,到时候局面就难以控制了。”

最新小说: 洛阳锦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