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领着大军秘密誓师出征的同时,在川北保宁城的西面,大概五六里之外的一座小山坡上,陈福带着上百名骑兵正在侦察,身边是大军的前锋统帅刘文秀。
保宁城位于汉中城西南方向,遏住了从川北往陕南的通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和汉中府城遥相呼应,就如同一颗钉子,牢牢地扎进了四川的北门户。
自明军招抚西军余部,在川南站稳脚跟指挥,陈福,高一功两人,也和吴三桂一样,都派出了大量斥候侦察敌情,这段时间更是愈演愈烈,双方斥候和小队骑兵在这里反复交战,几乎每日都会有士兵战死。
而距离这座小山数里之外的地方,一辆辆军需马车,牛车,驴车连绵不绝,无数士兵的身影从山间涌出,往临时扎下的军营鱼贯而去,他们队列整齐,盔甲鲜明,一看便知道是强军。
刘文秀领兵完成了一开始的试探之后,陈福算着日子,便开始了正式进军,他此时已经不担心清军察觉到自己的行动,反而生怕对方察觉不到,明军主力出现在保宁的消息,传不到多尔衮耳朵里。
“提督,清军在保宁城中的主将是吴三桂麾下的大将,吴国贵,此人能征善战,末将此前在凤凰山的时候,还和他交过手,十分不好对付。”刘文秀指了指北面的保宁城,一字一句道:
“保宁城内的守军,若是算上八旗军,绿营军,应该有八千多能战的兵马,其中绿营总兵是刘芳名,也算能战,不是酒囊饭袋。”
多尔衮为了支援其他战线,几乎抽干了陕甘绿营,如今为了确保汉中的安全,连刘芳名都已经派出来,还有不少绿营军也被派到了汉中城,而汉中城内的清军主将则是阿尔津,同样是经验丰富的老将。
“锦衣卫那边,还送来了什么情报?”陈福把视线从保宁城收回,重新看向了刘文秀问道。
他现在十分赏识刘文秀,这个西军统帅完全不同于傲气自负的李定国,对于招抚十分配合,也热衷学习新的东西,还精通民政治理,可谓是文武双全。
当然,李定国在这方面展现出了更高的天赋,尤其是军事一块。但他对于陈福并不尊重,也一直对大明有所保留,陈福自然不会重点培养他。
刘文秀闻言,当即拱手抱拳道:
“锦衣卫送来的密报上说,清军近来正在往汉中城内增兵,而且新增的兵马大部分是八旗军,还有不少包衣兵,看样子都是战力不俗的老包衣。”
“岳乐在陕西若是紧一紧,至少有四五万能战之兵,保宁城和汉中城这两座关键之城的守军加起来,却只要两万左右,这不合理啊!他若是要固守消耗的话,保宁城和汉中城应当多些兵马才是,虽然吴国贵和阿尔津都是老将,刘芳名也颇有实力,可我大军一截断保宁和汉中两府的通路,保宁又能守多久?”
陈福听罢,眉头微皱,又接着说道:“难不成,他还想固守西安不成?”
军情出乎此前的预料,陈福一时之间还没想明白其中的原委。
毕竟,丁国栋根本不足为惧,清军完全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粮草弹药,增兵加固保宁和汉中两处城防的。要是粮草充足,兵马又够,两座坚城,他很难攻下,最起码能一两年,甚至是更久。
难道,多尔衮根本不用引诱欺骗,就断定了陛下真正的北伐方向是襄阳和南阳?
要真的是这样,他估计做梦都能笑出声来。毕竟,保宁和汉中一战而下,那整个陕甘,除了西安城之外,根本无处可守,清廷在陕西的部署,很快就会崩溃。
不过,陈福再深入一想,便又立刻否决了自己的想法,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清军在陕甘有数万大军,吴三桂所部战力强悍,又几乎没有太大损伤,陕甘的绿营军也颇有战力,会不会是岳乐想要埋伏咱们?”
刘文秀听完陈福的话,当即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保宁到汉中,路上虽说有官道直通,但山高路险,若是急行军,咱们很容易就会被埋伏。”
陈福听罢,一时眉头紧锁,西路战场太重要了,若是没能取得预先计划的进展,整个北伐方略,都将难以推进。
岳乐和吴三桂虽然因为兵力问题,无法南下扩大战果,但没有足够的战马,天骑军和骁骑军都难以在河南,山东取得突破性进展。
“陛下在湖广那边,有传来什么军情吗?”陈福想了想,又问道。
这是他在无数次局势推演中,满满领悟的能力,从整体的局势,去分析局部的对错,才能避免一叶障目,确保分析的结果不偏不倚。
刘文秀回忆了一下,随即又道:
“陛下现在已经发兵包围了襄阳,殿前军前锋已经抵达襄阳城下了,并收复了南阳府南面的四个州县,马士秀的兵马则进入了唐县,新野等地,这些城池中的绿营乡绅迅速响应,南阳府南面许多地方很快就光复了。
不仅如此,如今洞庭湖水师在这些地方出动,我军主力已经汇聚在汉江南岸,只是陛下目前还在等咱们的消息,还没有完全摊牌,暴露真正实力的想法。”
“南阳城乃是湖广北上,进入河南的门户,清军在那里经营了一年多,城高墙厚,还是绿营中的悍将高第驻守,即便是殿前中军,短时间应该很难直接攻下。”
陈福听了,一时没有没有说话,他所处的位置至关重要,局势又最为复杂,这使得他现在无法放开手脚去打,也不敢轻易放开手脚去打。
“陛下原本部署从海上袭扰清军的水师,现在进到哪一步了?”陈福再度发问,他需要更准确的军情,才能做出判断。
“除了洞庭湖水师之外,陛下还让林昌峰率三千骑兵对南阳外围的清军展开了驱赶,并部署了两个营的战兵驻守在了镇平县南面,百董山东南,但主力大军仍旧还在襄阳,并没有进攻南阳的意思。”
“张名振和黄蜚在登莱,辽海那边,有什么行动吗?”陈福又问道,他需要确定己方的进展,来推断清军的行动
“张名振和黄蜚.”刘文秀在脑中回忆了一下,很快又接着说道:
“这方面的情报并没有传来,但是按照五军都督府的部署,他们两人应该已经各自率领一支水师北上,现在应该在辽海活动。不过,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这恐怕无法确定。”
“海上的局势,不会有什么意外的,除非是遇到了大风浪。”陈福听罢,眉毛微挑,然后又道:
“这些部署都没有问题,清军现在的实力已经不算雄厚,海战根本不可能,多尔衮若是猜到了陛下的计划,应该会有所反应才对。”
“末将倒是觉得,清军现在是没有察觉到咱们的行动,所以才表现得迟钝了。鞑子主力虽然还没有被击败,吴三桂之流现在确实不会倒戈,但是也必定留了心眼。”
刘文秀顿了顿,很快又缓缓分析道:“以往清军的行动,都是收买了内奸,了解了咱们的情况,才有了所谓的用兵如神,但现在局势不同了,他们没了这些情报,暂时没有调动,也是正常的。”
陈福听罢,眯着眼睛沉思了一会,最后似乎是认同了刘文秀的说法,点了点头道:
“你说的没错,若是陛下全力一战,清军必然会在南阳等地,被全线牵制,甚至是兵败。
而且,那种情况下,尚可喜和孔有德,还有高第等人,举旗反正,也是极有可能的。王体忠,王得仁手下那许多人,据守坚城,都投了陛下,更何况是他们。
看来我倒是高估了这些鞑子,想多了!”
陈福说着,当即掉转马头,扬鞭策马就要下山,他对着陈福道:
“既然如此,那咱们只需要管好自己的这一路,尽快攻下保宁和汉中,若是岳乐和吴三桂真的敢派兵埋伏,那咱们就和他们好好消耗,看谁能把谁耗死。”
刘文秀见状,赶紧策马跟上,他对于陈福的转变,以及背后的整体战局考虑,其实是似懂非懂,但现在也只好先唱“喏”跟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