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295章 关外敌情

第295章 关外敌情(1 / 2)

第295章关外敌情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率领满清残余部队撤回关外后,与驻守辽东的关外八旗军会合,重新聚集了一支接近两万人的队伍。

他们为了迅速补充兵力,还强行从东北各少数民族中征集了一些人丁。

但其中真正能战的精锐不过一万五千余人,其他的都是十五六岁的新兵和五六十岁的“老兵”,还有一些被临时抓来的少数民族壮丁,根本无法胜任真正的战斗。

除此之外,他们还从掳掠走的几十万百姓中强制征发了五万多包衣兵。

这些人缺乏实战经验,几乎没有野战能力,顶多能用于守城。

此外,还有沈永忠等部的绿营军一万余人,这些兵士战斗力稍强,出身于东江军,类似于尚可喜、孔有德手下的东江兵,都是战斗力相对强悍的部队。

但是,面对这样的形势,满清已经失去了外藩蒙古的支持。

蒙古部落早已不愿再为清廷出力,甚至暗中觊觎,想着什么时候来劫掠一番,报当年的仇怨。

他们深知,如今满清内部空虚,早已无力支撑,更别提还想着征伐四方。

多尔衮在撤退途中破坏了北直隶北部地区,又破坏了辽西走廊。

而辽东已经是一片荒芜,经济凋敝、田园荒废。

他们甚至将战火烧到了朝鲜,趁乱进行掳掠,劫夺了大量的火器和粮食,以为靠着这些战利品,便能暂时高枕无忧。

然而,朱慈烺岂会让多尔衮如此轻松地脱身?

他更不可能给满清任何喘息的机会。

经过长达半年的精心筹备,朱慈烺已经集结了五万余大军,准备从山东出发,渡海直抵辽东,意在一举击溃满清的残余势力。

到了当年的十月底,朱慈烺在南京远处便接到了张煌言从登州发来的急报。

报中提到,辽东清军调动频繁,疑似分兵他处,形势十分异常。

朱慈烺立即意识到,清廷极有可能派兵进攻朝鲜,一方面补充粮草,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征集朝鲜的火枪兵。

但具体的作战部署依然不明。

他虽然可以推测清军的总体意图,但无法准确判断具体的攻势何时发动、由何人领军、以及出动多少兵马。

在这个时代的战争中,情报的传递极为迟缓,许多情况往往难以及时获悉。

战前的情报收集更是困难重重,即便通过塘马哨骑勉强探得一些动向,也很难准确掌握敌方的真实兵力和武器装备。

战争的迷雾使得决策者时常陷入黑暗,只能依靠模糊的推测和有限的信息作出应对。

不过,朱慈烺早已料到满清不会甘心退缩。

多尔衮在退回关外时,虽然拼凑了两万余军力,但其中一半以上皆为老弱残兵,新兵居多,战斗力有限。

相比之下,朱慈烺的军队虽经集结训练时间不长,但士气高昂,兵员素质相对较好。

而且,由于朱慈烺的大明政权已经逐渐稳定,财政状况也有所好转,军中的武器装备和物资补给也比清军更加充足。

此时的多尔衮正在孤注一掷,想通过打击朝鲜来缓解自己在关外的危机,甚至意图利用战利品进一步稳固满清在东北的根基。

然而,朱慈烺的步步紧逼,迫使他必须分散兵力应对,这使得他难以集结足够的军力来维持全线的防御。

朱慈烺的计划不仅仅是击溃多尔衮的残部,他更希望通过这次辽东远征,彻底摧毁满清的势力根基。

为此,他特意选用了训练有素的水师,准备渡海而攻。

战局瞬息万变,而朱慈烺的远征计划虽然准备充分,但也充满了风险。

辽东的地势复杂,加之敌我双方信息不对称,随时可能出现意外情况。

但只有彻底解决满清问题,才能为大明的复兴扫清最后的障碍。

而就在辽东局势紧张之际,远在北方草原的蒙古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

外藩蒙古不愿再受清廷压迫,趁着清军被迫分兵的时机,悄然集结兵力,准备再次进犯满清控制下的领土。

多尔衮此刻的局面,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内外夹击之下,他手中残余的兵力再也无法支撑全面防御。

这是击败满清的最佳时机。

他命令张煌言抓紧时间,加速远征部队的集结,同时不断派出哨探,进一步刺探清军动向。

随着局势的逐步明朗,朱慈烺已经下定决心,要在辽东战场上,一举灭掉满清。

不敢,辽东的局势始终复杂多变,尤其是与朝鲜隔海相望,距离遥远,且辽东与关内之间尚有大片荒无人烟的地区,信息传递往往滞后,许多情报无法及时获知,只能等事情发生之后再做判断。

如今,清廷已经在辽东展开了一系列的部署。

多尔衮逐渐加强了他对辽东的控制,但复州、盖州等地的防御却仍然只能依靠少数正规野战军,以及一些被迫协助作战的包衣奴兵。

粮草供给始终是个难题,前线补给十分紧张。

这些依附清廷的地方势力,早已成为八旗军的一部分。

清军的主力已经在之前的战役中溃退入关,这些人对再次入关的希望近乎渺茫,但他们依然选择留在清廷旗下。

只是,依靠这支临时拼凑而成的军队,能否抵挡住朱慈烺麾下大军的突袭,恐怕谁也没有把握。

可以说,当前的局势远比几年前更加危急,甚至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朱慈烺的水师依旧强大无比,尤其是在投放兵力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一旦清廷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

正因为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才不得不加快脚步,提前两个多月将兵力部署在复州、盖州一带,试图尽早占据战略优势。

而另一方面,朱慈烺早已筹划了对辽东的全面进攻,并且部署了与多尔衮所率的清军八旗主力展开决战的计划。

明军目前士气如虹,调集各地徭役民夫,发放粮草和赏钱,全国各地征集来的十几万民夫正全力以赴,修筑工事、准备粮草,整个决战的准备工作几乎未遇到大的阻力。

可以说,明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等决战的号角吹响。

在这次战役中,张煌言的中军再次被列为主攻部队之一。

朱慈烺对各地防务安排得当,他从各军中抽调精锐兵力,组成了一支新的部队,以此增强正面作战的力量。

最新小说: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 撩遍顶级哨兵后,我被全星际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