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294章 理论基础

第294章 理论基础(1 / 2)

第294章理论基础

朱慈烺计划在各省建立书院的消息早已在各地传开。

得益于钱谦益、王夫之等人的努力,再加上金陵书院、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的盛名,几乎所有稍有名气的文人都跃跃欲试,想要参与其中。

在新朝即将确立的背景下,文士们看到了新的机会。

传言说,若能成为书院的讲师,便可获得正式官职与朝廷俸禄。

虽说这些职位的品级不高,大多数俸禄每月仅为一两五钱银子,但对于那些长期无官无职的文人而言,聊胜于无,足以吸引一大批人前来竞争。

更为重要的是,进入书院系统意味着成为新朝的一部分,顺利踏入朱慈烺统治下的官僚体系。

时局风云变幻,一旦错失机会,名额可就被他人占去了。

因此,许多文人都不敢懈怠,纷纷行动起来,试图早日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不少那些依附于富商豪绅之家、出身寒门的赘婿和远房亲戚,也借助自己老丈人和亲戚的支持,积极运作。

甚至一些富商也广撒网,资助了几十名书生,力图通过他们在书院中谋得一席之地,这种情势让各地的书院竞争更加激烈。

钱谦益是南京文坛的风云人物,早已见识到了金陵书院的巨大影响力。

他深知,未来各省新建的书院,势必将在地方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因此,尽管已年过甲,他依然四处奔波游说,试图成为其中一所书院的院长,借此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名留青史。

朱慈烺的计划不仅仅是在各省设立“书院”,这些书院其实就是后世“大学”的雏形。

他所设想的书院体系,将通过学习和改良西方学科体系,加速华夏文明的进步。

南京的金陵书院,经过两年的改造,已经成为朱慈烺建立新式书院的模范。

早在登基之初,朱慈烺便通过欧洲传教士和远洋使团,将西方的学术体系和文明成果带回大明,融入到本国的学术和思想体系中。

他并非单纯地引进,而是精挑细选,取其精华,辅以本土文化精髓,力图加速华夏文明的跃迁与进步。

书院不仅仅是为了科举考试或钻研技术,朱慈烺的宏大设想是,这些书院将成为东方文明的“科学革命”、“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策源地。

因此,这些书院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权,成为国家推动思想进步的前沿阵地。

坊间关于新书院的传闻也在流传,“新设的书院里,听说真的可以结社?”某些好事之徒不免好奇。

“胡说八道!”张煌言不禁笑骂:

“那不是结社,顶多算是读书会罢了。

读书人的事,怎能叫结社呢?”

南京秦淮河畔的一家酒楼里,张煌言和黄宗羲一边看着日渐恢复生机的南京城,一边讨论着关于书院的各种传言。

如今的南京,虽经历了战火的摧残,但在新朝的治理下,已渐渐恢复往日的繁荣景象。

黄宗羲的背景颇为复杂。

在历史上,他原是鲁王阵营的支持者,官至左副都御史,曾奉命出海前往日本乞求援兵,共伐满清。

然而,黄宗羲的此行未能成功,心灰意冷的他最终归隐家中,不再任职。

如今的黄宗羲依旧忠于大明,并渴望在新朝中谋求一官半职,为朝廷效力。

“陛下所设想的书院,怕是要改变整个大明的学术和官僚体系。”张煌言若有所思地说道:

“你我这些人,倘若能够参与其中,或许还能在乱世中搏得一席之地。”

“是啊。”黄宗羲点头同意:

“书院不仅仅是讲学之地,更可能成为新思想的发源地。如今朝廷对文人的重视,已然超出预期。

陛下显然意识到,唯有文化的振兴,才能真正改变一个朝代的命运。”

“不过,不论如何,我们都要保持清醒。”张煌言低声道:

“书院虽好,但毕竟还是官方机构,入仕即意味着要遵循朝廷的规矩。”

“这倒也是。朝廷规矩森严,稍有不慎,便可能卷入政治斗争之中。”黄宗羲叹了口气:

“但如今这局势,想要完全置身事外,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了。”

两人相对沉默,望着酒楼外川流不息的人群,心中都清楚,书院的设立,既是皇帝推动文治武功的一环,也是新的权力格局的开端。

毕竟,那个曾经强盛的大明再次崛起,鞑虏终究被逐出了关外。

明帝国再度立于东方,可是,黄宗羲心中却十分清楚,如今的大明,早已不再是当年的大明。

几年的变迁,让百姓心中的旧大明不再显得那么值得怀念。

如今,民众看重的是新帝朱慈烺统治下的“新明”,这个国家已经在迅速蜕变,朝着一个更有效率、更稳固的方向迈进。

不过,黄宗羲与东林党之间的积怨深重,这使得他与钱谦益这些昔日的党魁人物素来谈不拢。

而被朱慈烺亲自点名召至南京,黄宗羲不禁感到一丝意外。

然而,张煌言的主动示好,又让他与这位昔日的同僚重新热络起来。

至于为何陛下会特意将自己请来,黄宗羲也并不十分清楚。

几天以来,他耳闻目睹了许多关于新朝改革的传言,这让他渐渐明白了其中的缘由——陛下的许多施政理念,竟与他自己的一些学术构想不谋而合。

这种默契,让黄宗羲对这位从未谋面的年轻皇帝产生了一丝认同感。

在一场酒席间,黄宗羲试探性地问道:

“那‘读书会’是否有人数限制?书院出来的官员,是否与书院保持着密切联系?陛下难道不担心他们结党营私?”

张煌言淡然一笑,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说道:

“如今这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即便真有结党之举,陛下也不见得会太在意。

陛下的旨意既出,言出必行,不容置疑。”

他放下酒杯,继续说道:

“不过这限制仅限于书院内部。若是出了书院还敢私下结党,恐怕就不会有这么好的结果了。

到那时,不论是读书会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集会,都逃不过督察司的耳目。”

黄宗羲听后不禁笑了笑,道:

最新小说: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 撩遍顶级哨兵后,我被全星际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