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辽东(2 / 2)

随着浮桥被烧毁,清军迅速撤回北岸,而明军也按照原计划推进到清河南岸,迅速扎营整顿。

朱慈烺一面指挥各部进行警戒部署,一面命令军工铺设临时浮桥,并着手在河岸布置防御,以应对可能的突袭。张名振则派出多支哨骑沿河岸侦查,确保清军没有埋伏。

在夜幕降临时,明军的临时浮桥已初步完成,部分兵力随之成功渡河,为后续攻势做好准备。

然而,清军在北岸早已设伏,大量骑兵埋伏于平坦的河岸之上,借助地势伺机待发。多尔衮亲自坐镇北岸指挥,筹谋如何一击摧毁明军的渡河阵地。

此刻,朱慈烺的决策尤为关键,眼前的河岸战场局势复杂,一场硬仗在所难免。

为确保部队稳步推进,他下令主力分批次渡河,以避免因清军突袭而陷入被动。

与此同时,他命令张名振的先锋军在东面山间穿插,探明敌军是否有埋伏的薄弱之处,以便实施两翼夹击。

这次的决战决定了盖州城的成败,甚至关乎辽东的未来归属,双方都集结了大量精锐部队,士气高昂,河两岸战鼓声震天,杀气腾腾。

多尔衮也深知局势无法再拖延下去,他决定利用冬季寒冷的天气和本土作战的地理优势,尽快对明军发起打击。

朱慈烺选择此时进攻,正是看准了多尔衮难以承受持久战的压力,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对方继续拖延时间,错失良机。

在清河沿岸,渡口附近仍然分布着清军新建的堡垒,作为瞭望和防守的重要设施。

然而,经过一轮激烈的轰炸,这些原本坚固的防御工事被明军前锋的炮火无情摧毁,如今只剩下满地断瓦残垣。

炮火的威力让清军措手不及,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宛如一片废墟。

明军的主力部队随即抵达,渡口和浮桥也在数以万计的民夫努力下迅速修复。

那些刚被清军摧毁的桥梁与渡口焕然一新,重新成为通往北岸的要道。

很快,明军便在清河南岸扎下了大营。然而,他们并没有急于渡河与清军决一死战,而是稳扎稳打,为决战时机做好准备。

朱慈烺深谙战机的重要性,他的耐心在于等待南线的张煌言、西线的常登贵、以及东线的李霄林同时对清军施加压力,逐步削弱对方的兵力部署,逼迫清军不得不四处分兵。

待到时机成熟,清军陷入被动,朱慈烺才会发动渡河行动,打破僵局。

随着清河上的渡口和浮桥修复完成,明军随即派出大量哨骑,向清河北岸展开侦察,并频频对敌人进行骚扰行动。

南岸明军的哨骑规模庞大,相比之下,北岸清军的侦察兵力仅有三四十人,显得捉襟见肘。

南岸的侦察战异常激烈,双方哨骑为了摸清彼此动向,频繁深入对方阵地,遭遇小规模的冲突已成为家常便饭。

站在新墙河南岸一座高大的瞭望台上,朱慈烺眺望着北岸的广袤平原,那片土地此刻长满了枯黄的野草,正随风摇曳。

他身旁的常登贵随行而立,等待皇帝的问话。

朱慈烺凝视片刻,终于开口道:

“现在清军在各处的兵力部署情况如何?有任何新的调动吗?”

常登贵立刻躬身拱手,语气严肃地禀报道:“陛下,哨骑侦察显示,清军在盖州的主力全部集中在城池附近的十座大营里。

除了少量的哨骑巡逻,敌军明显减少了其他兵力的出动,显然是在紧缩防线,严守固守。”

朱慈烺边听边点头,目光依旧锁定在远方,似乎正在盘算着什么。

他沉默片刻,继续问道:

“西线的情况如何?”

常登贵答道:

“张名振来报,西线的清军正缓缓向盖州北侧收缩,逐步撤退,似有意龟缩防守,但具体兵力尚不明了。

西线地形陡峭,张将军有所顾虑,不敢贸然深入,担心清军会借助险要地势进行伏击。”

朱慈烺思索片刻,略显从容地说道:

“西线清军以包衣兵为主,八旗正兵十不存一。尽管他们不轻易降服,但整体战斗力有限。

只要不出意外,张名振应能按计划推进,逐步逼近预定的战略位置。”

话音未落,他已转身走下高台,背对着常登贵,步伐稳重而有力。

行至台阶下,朱慈烺稍作停顿,冷静地问道:

“依你看,若是我们渡河之后,在北岸何处扎营最能确保我军的战略优势?”

常登贵一听,略一思索,回答道:

“陛下,以末将愚见,若要取得渡河后的稳固立足点,可以选择北岸一片稍高的丘陵地带。

那里地势开阔,有利于观察周围的动向,既可抵御清军突袭,也便于明军的集结和进攻。

但具体位置还需根据对方哨骑活动区域进一步判断。”

朱慈烺闻言,略微颔首,脸上浮现出几分沉思。

他知道,在敌军重重防御下要抢占北岸,绝非轻而易举,但机会稍纵即逝,必须拿捏得当。

渡河之后的立足点至关重要,既关系到是否能够立稳脚跟,也关系到明军的下一步战略推进。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一个传令兵策马而来,停在朱慈烺面前行礼道:

“陛下,最新侦察回报,清军的前哨部队已经开始向北岸南移,似乎是加强沿河防守。”

朱慈烺微微一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传令下去,让各部保持警戒,切勿轻举妄动,继续侦察,等待时机。”

常登贵应声而去,传达命令。

朱慈烺转身望着远处清河的滚滚流水,心中逐渐形成一幅战局的蓝图,北岸的防御虽重,但敌军兵力分散,一旦自己发起突袭,清军的防线势必难以快速回防。

更何况,在各线战友的支援下,清军不可能对所有方向顾及周全。

当夜幕逐渐降临,明军的营地中点起了星星点点的篝火,朱慈烺依旧伫立在瞭望台上,凝望着对岸的黑影。

他的眼神犀利而冷静,胸中谋略早已周密布置。

他低声自语道:“只要时机一到,清河的阻隔将不再是障碍。”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洛阳锦 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隆万盛世 偏执竹马真香了 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 强制娇宠金丝雀 炮灰觉醒以后[快穿] 下等关系 摆烂后,社恐真少爷被宠坏了 鬼夫来临